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5一起做家務 教學設計課題 一起做家務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0以內數與加法》中第五課時內容《一起做家務》。本節課通過“湊十法”,幫助學生快速計算6和5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強化學生的數感。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6,5加幾的加法;在計算過程中培養數感,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學習內容分析:本節內容是在7、8、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繼續探索6和5加幾的計算方法。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本節內容安排了更為豐富的學習形式,保證了必要的計算技能的形成與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數學應用的意識,能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除了發展了“智育教育”,還用“一起做家務”的情景體現了“勞育教育”。重點 掌握6和5的進位加法計算方法。難點 進一步體會了“湊十法”在進位加法中的運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問題導入。1.師:上節課讓大家,使用計數器撥一撥進位加法的算術題,不知道大家練習得怎么樣呢,現在老師請兩位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師:兩位同學,誰撥得對呢?板書課題:一起做家務。 被指名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方法。 通過上一節課預留的作業的展示,既讓學生發揮想象能力自主思考計數器在加法中的使用方法,又引出了本節課的內容。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一:6的進位加法(1)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一個能用加法解決的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呢?①直接數數②利用6的“湊十法”輔助計算6+4=10;10+3=13。③利用7的“湊十法”輔助計算7+3=10;10+3=13。④利用小棒驗算計數器的計算結果。 ⑤根據分式,綜合列出算式7+6=13(個) 學生1:一共洗了多少個盤子?學生2:一共疊了多少件衣服?學生從7接著數下去,數出一共洗了13個盤子。學生跟隨老師撥動計數器,并寫出撥動過程的算式。學生跟隨老師撥動計數器,并寫出撥動過程的算式。學生自行拿出小棒擺放,驗算計算結果。 通過動手實踐,學會了列出并解答6的進位加法,進一步加深“湊十法”的印象。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二:5進位加法(1)一共疊了多少件衣服?撥一撥,說一說有什么計算的好方法。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問題。①直接數數②利用5的“湊十法”輔助計算③利用6的“湊十法”輔助計算④根據分式,綜合列出算式6+5=11(件)(2)課堂小游戲:1.以4人為一組,一個人寫出算式,其余人用計數器撥出正確的珠子,并計算出正確答案。2.一人操作計數器,撥動珠子,其余人寫出相應的算式。 學生跟隨老師撥動珠子后,自主列出算式:5+5=10;10+1=11。并與老師展示的答案核對。學生在臺下自行撥動計數器,并正確列出算式。6+4=10;10+1=11。學生分組完成小游戲。 在適當引導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推導5的進位加法,并通過休息鞏固知識。課堂練習 圈一圈,算一算□+□=□(個) □+□=□(棵)2.看一看,填一填□+□=□3.把得數是 12 的算式涂上粉色,得數是 11 的涂上綠色。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學生獨立完成。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語言,有效應用。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教師總結。 指名說一說。生1:我學會了用計數器表示6和5的進位加法了。生2: 我學會了用“湊十法”解決加法問題。 通過師生回顧全課,說說本課所學內容,總結知識,升華認識。板書 一起做家務7+3=10;10+3=13。6+4=10;10+3=13。5+5=10;10+1=11。6+4=10;10+1=1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以內數與加法》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20以內數與加法》單元是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中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中指出:(1)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20以內數的意義,理解數位的含義;(2)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比較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3)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整數加減法。(4)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2)能描述四則運算的含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在“教學提示”中指出:(1)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具有密切的聯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關注二者的聯系。數的認識是數的運算的基礎,通過數的運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2)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20以內數與加法》本單元內容主要圍繞20以內的進位加法展開,這是學生學習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通過具體情境,學生體會加減法的意義,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法。教材注重算法多樣性和優化,特別是“湊十法”的掌握。此單元還強調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三)學生認知情況一年級下冊學生在學習本單元時,通常已具備初步的數感和計算能力。他們開始理解加法運算的實際意義,能借助實物或圖形輔助思考,逐步掌握“湊十法”等策略。然而,面對較為復雜的進位問題,學生可能會感到困惑,需要反復練習以鞏固技能。此時,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正在發展,對加減法運算的靈活應用尚需時日。二、單元目標擬定1. 能夠準確識別、讀出和寫出20以內的數,理解這些數的順序和大小關系。2. 能夠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法運算,包括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性。3. 通過具體情境,學生能夠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4.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觀察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后續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能準確識別、讀寫20以內的數,理解數的順序和大小關系。2.能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法運算,特別是進位加法,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二)教學難點1.培養學生的數感,建立符號感,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方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知道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值;數的運算教學應讓學生感知數的加減運算要在相同數位上進行,體會簡單的推理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義。”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 教材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應用場景,如分配物品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2.通過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等輔助手段增強對問題的理解,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3. 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互動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應用和反復練習,形成深刻理解。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20以內數的認識和進位加法 20以內數與加法 古人計數(一) 1古人計數(二) 1搭積木 1開心農場 1一起做家務 1小兔子安家 1做個加法表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1.1《古人計數(一)》 目標: 認識11-20,會用11-20這10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觀察、操作實際物體(如石子、小棒等)或圖形,初步理解并體驗計數的實際意義,學會一一對應的方法。 任務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認識古人的計數方法 → 任務二:11~20的認識。 → 1.能知道古人的一一對應數數法。 2. 掌握11-20的讀法和寫法,并能正確數出11-20。1.2《古人計數(二)》 目標: 經歷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的操作活動,認識“個位”與“十位”,感知“滿十進一”的規則,并初步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任務一:作業展示,導入新課 → 任務二:認識“個位”和“十位”。 → 任務三:2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 1.能大方上臺展示作業,并能說出設計想法。 2. 知道“滿十進一”的規則,能分清兩位數左右兩數字所占數位是:“個位”和“十位”。 3.能正確比較出20以內數字的大小1.3《搭積木》 目標: 結合搭積木等活動,進一步體會簡單的加減法的實際意義;探索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任務一:情景導入,數出灌木叢中的花朵 → 任務二:20以內不進位的加法→ 任務三:20以內不退位減法→ 1.通過一一對應數出灌木叢中的花朵總數。 學會20以內不進位加法,并能正確計算。 學會20以內不退位減法,并能正確計算。1.4《快樂農場》 目標: 結合擺小棒的活動,學會用“湊十法”正確口算出9、8、7三個數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任務一:情景導入,認識農村→ 任務二:9的進位加法→ 任務三:8和7的進位加法。→ 1.能自信發言,說出在農場的經歷。 2.能在老師的帶領下,正確擺放小棒,并列出9的進位加法算式。 3. 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推導出8的進位加法計算方法;能獨立自主完成整個7的進位加法探究過程。1.5《一起做家務》 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6,5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6,5加幾的加法;在計算過程中培養數感,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并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任務一:作業展示,導入新課 → 任務二:6的進位加法 → 任務三:5進位加法→ 1.能大方上臺展示作業,并能說出設計想法。 2.能根據情景,說出加法計算問題,并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正確使用計數器探究6的進位加法方法。 3.能正確使用計數器,并獨立歸納5的進位加法方法。1.6《小兔子安家》 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熟練利用數的“分與合”和“湊十法”相結合的方法,快速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并解決實際問題。 任務一:習題導入,復習10以內的加法計算 → 任務二:用“湊十法”解決實際問題→ 任務三:觀察規律→ 1.能正確完成練習。 2.學會用“湊十法”解決20以內進位加法問題,并能靈活運用“湊十法”降低計算難度。 3.能將散亂的算式歸納匯總。1.7《做個加法表》 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獨立或合作完成一張的加法表,加深對加法規律的理解。 任務一:習題導入,歸納算式 → 任務二:做個加法表 → 1.能正確完成練習,并能回顧歸納匯總的方法。 2.完成整張加法表的制作,并能說出加法表中的規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一下《20以內數與加法》單元整體設計.docx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1.5《一起做家務》(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