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 平面圖形的拼組》教學設計課題 平面圖形的拼組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例2主要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教材先從簡單的相同圖形拼組入手,如用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拼出一個長方形,用兩個同樣的三角形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用同樣的正方形拼出長方形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圖形拼組的方法和效果。接著過渡到形狀、大小相同,顏色不同三角形的拼組,逐步增加難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圖形之間的拼接規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如 “拼一拼”,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自主探究圖形拼組的可能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知道能用相同的圖形拼組成不同的圖形。2.學習內容分析:學生在之前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對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平面圖形的拼組”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探索圖形之間的關系,是對前期圖形認識的深化。為后續學習圖形的周長、面積以及更復雜的圖形組合與變換奠定基礎。通過拼組活動積累的對圖形特征及相互關系的經驗,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后續學習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通過拼一拼等多種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表象,積累拼組平面圖形的活動經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在豐富的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重點 會用幾個相同的平面圖形拼出更大的圖形或其他圖形。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圖形朋友!還記得嗎?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師:回憶一下,這些平面圖形都有哪些特點呢?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種玩具。課件出示: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轉圈圈。(打一玩具)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課件出示: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師: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那么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嗎?師巡視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然后提問: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師: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學生獨自認一認。學生1:長方形長長方方的,4條邊都是直直的,有長有短。學生2:正方形四四方方的,4條邊直直的,且都一樣長。學生3:三角形有3條直直的邊,還有3個尖尖的角。學生4:平行四邊形有四個尖尖的角,四條直直的邊,有2條斜斜的邊的。學生5:圓沒有直直的邊,也沒有角,它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學生獨自猜一猜:是風車。學生:需要用到正方形的紙。學生動手做風車。學生:我發現有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通過復習舊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為后面學習新的知識做準備。借助風車引入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三種圖形,為后面的探究新知做準備,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熱情。講授新課 任務一: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拼一拼課件出示:師:把這樣的2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拼在一起,你認為會拼出什么圖形?課件出示——要求:拿出學具袋中1、2號長方形,看看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請你動手拼一拼,完成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拼的?師巡視指導,然后提問:你們拼成的什么圖形?展示:師:還有不同的答案嗎?展示:師:這樣的2個長方形可拼成一個正方形,也可拼出一個長方形。是不是任何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都能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呢?課件出示——要求:拿出學具袋中3、4號長方形,看看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展示:師:同樣都是用兩個一樣的長方形拼組,為什么有的可以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而有的只可以拼出長方形呢?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只有短邊是長邊的一半的長方形才能拼出大的正方形,一般長方形只能拼出大的長方形。 師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一般情況下可以拼一個大長方形,如果它的短邊是長邊的一半,就可拼成一個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還有著這樣有趣的聯系。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拼組。學生:用2個同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一個新的長方形。學生:還可以拼出了一個正方形。學生獨自拼一拼,然后回答:這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只能拼成長方形,不能拼成正方形。 利用兩種不同的長方形進行拼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直觀地感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聯系。 任務二:用兩個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師:兩個一樣的正方形又能拼成一個什么圖形?課件出示:要求:請你拿出2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學具拼一拼,看看可以拼出我們學過的哪個平面圖形。展示: 師:請大家想想,用幾個同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呢?先猜一猜,再拼一拼驗證。展示: 學生拿出正方形拼一拼,然后反饋:用兩個同樣的正方形只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學生先猜一猜,然后再拼一拼,反饋: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通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成學過的圖形,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并為以后的學習積累一些感性經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的能力。任務三:用一樣的三角形拼圖師:用兩個同樣的長方形、正方形都可以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那么用2個同樣的三角形會拼成怎樣的圖形呢?課件出示——要求:用學具袋中的幾種三角形分別拼一拼。師巡視了解情況,然后提問:誰來說說你們拼圖的結果?展示:展示: 展示:展示:師:小朋友們,通過拼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你有什么收獲嗎?師:如果用4個3號三角形拼圖,你又能拼出什么學過的圖形?動手試一試。課件出示:展示:師:如果用4個和4個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圖形?課件出示——試一試:用和拼一拼。師: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圖形?展示:展示:展示: 學生獨立完成拼組。學生1:我用兩個1號三角形,能拼出長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學生2:我用兩個2號三角形,可以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學生3:用兩個3號三角形,可以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4:用兩個4號三角形,可以拼出兩個平行四邊形。學生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擺放的位置不同,擺出的形狀也會不同。學生2:不同種類的三角形,擺出的形狀也會不同。學生嘗試拼一拼,然后回答:我拼成了2種不同的圖形,一個是三角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學生獨自拼一拼。學生1: 1:我拼出了一個正方形。學生2:我拼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3:我拼出了一個長方形。 讓學生用多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在拼一拼的過程中不僅體驗了圖形之間的聯系,還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課堂練習 基礎題:1.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圖形,不可能得到下面圖形的是( )。2.下面的圖形按虛線折起來是什么形狀?連一連。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提高題:3.請你按照要求在圖形上畫一條線。拓展題:4.照樣子,拼一拼。想想你還能拼出什么圖案?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平面圖形的拼組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1.下面第( )組三角形不可以拼成正方形。2.用你能用8個正方形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嗎?選做題:1.從以下墻磚中選出兩塊放進左邊的墻洞中,成為一堵完整的墻。2.照樣子,拼一拼。【綜合實踐類作業】在生活中找找用相同圖形拼成的圖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認識平面圖形》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認識平面圖形》單元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 在“內容要求”中提出:“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能對圖形分類,會用簡單圖形拼圖。在圖形認識與測量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量感。”。在“學業要求”中提出:“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能直觀描述這些平面圖形的特征。能根據描述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分類。會用簡單的圖形拼圖,能在組合圖形中說出各組成部分圖形的名稱;能說出立體圖形中某一個面對應的平面圖形。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教科書充分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從描(畫、印、拓)出簡單的立體圖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圖形,既滲透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舊知識去探索新知識。本單元的內容有3道例題:例1,在由立體圖形描畫出平面圖形并分類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例2,通過用同樣的平面圖形進行拼組的活動,初步體會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例3,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圖形,進一步直觀感知圖形的特征。(三)學生認知情況此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認識平面圖形時,他們對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圖形和實例更感興趣。他們善于通過觀察、觸摸、操作等活動來獲取知識,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圖形間的關系。但對于抽象的圖形概念和特征,理解起來存在困難,需要教師多采用直觀教學手段,如利用實物、模型、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圖形表象。二、單元目標擬定1.能從立體圖形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2.能利用所學圖形,進行折、拼、剪、比等活動,進一步感受圖形的特征,幫助學生體會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3.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等一系列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感知它們的特征。(二)教學難點能利用所學圖形進行折、拼、剪、比等活動,對圖形進行拼組。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中提出,圖形的認識主要是對圖形的抽象。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認識圖形的特征,感悟點、線、面、體的關系;積累觀察和思考的經驗,逐步形成空間觀念。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特點如下:1.強調動手實踐操作,通過豐富多樣的操作活動,如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等,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平面圖形的特征及相互關系,真正做到 “做中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2.教材內容編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先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平面圖形,再深入認識圖形的特征,最后進行圖形的拼組。在認識圖形特征時,從觀察、比較入手,逐步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本質特點。3.教材在引導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圖形與幾何 認識平面圖形 認識平面圖形 1平面圖形的拼組 1用七巧板拼圖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1.1《認識平面圖形》 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面從體上來”,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任務一:感知“面”在“體” → 任務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 → 1.能從立體圖形上描出平面圖形。 2.知道所描平面圖形的名稱和特征,能說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1.2《平面圖形的拼組》 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知道能用相同的圖形拼組成不同的圖形。 任務一: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拼一拼 → 任務二:用兩個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 → 任務三:用一樣的三角形拼圖 → 1.能用兩個一樣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 2.能用兩個、4個一樣的正方形圖。 3.能用兩個、4個一樣的三角形拼圖。1.3《用七巧板拼圖》 目標: 學生能夠認識七巧板,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并且能夠準確說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和數量。學會用七巧板拼出一些簡單的圖形。 任務一:閱讀與理解 → 任務二:分析與解答 → 任務三:回顧反思 → 任務四:試一試 → 1.知道要解決的問題,能說出七巧板中每種圖形的名稱和數量。 2.能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 3.能發現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規律。 4.能用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一下1.2《平面圖形的拼組》(教案).doc 人教版一下《認識平面圖形》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