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C D A A D C D B C D A C B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A B C A C D A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個小題,共 50分。26.(10 分)“清風”在貼吧發布丑化小林的照片,侵犯了小林的人格尊嚴,是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分)小林的行為不僅不能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且會危害他人的合法權益,這種做法不可取。(2分)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2分)“清風”應主動刪除侵犯小林人格尊嚴的相關照片,并向小林賠禮道歉,爭取小林的諒解。(2 分)小林應學會通過合法的途徑維權,為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而努力。(2分)27.(10 分)(1)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分)臨街商戶按照“一米線”的規定有序擺放物品,不再占道經營,是具有規則意識、依法行使自由和權利的表現。(1 分)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2分)“一米線”的設置,讓市場經營更加有序,更好地保障了臨街商戶的利益。(1 分)(2)經營者通過“返現”誘導消費者對商品作出虛假“好評”,是違背誠信原則的表現。這樣做不僅擾亂網絡市場經營秩序、破壞信用評價體系,還會因此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4分)28.(16 分)(1)①民事違法行為 ②行政違法行為 (4 分)(2)他們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社會影響惡劣,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4 分)(3)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校園欺凌的危害,遠離違法犯罪;依法自律,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糾正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等等。(答出兩條即可,4 分)②學會尋求老師、家長等成年人的幫助;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答出兩條即可,4分)29.(14 分)(1)①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②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④維護糧食安全,有利于使人民群眾獲得安全感,進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來。(8分)(2)①樹立國家安全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②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協助;③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建言獻策;④檢舉、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⑤監督和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開展等;⑥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意識等。(6分)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I卷和第I1卷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問為60分鐘2.答第I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卡規定位置上,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3.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號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慕千凈,再改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無效」4.第II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的區域內,在試卷上答題不得分;如需政動,先劃神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9項。A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B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C北京中軸線一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D.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2.在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巴黎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勇奪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取得了我國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A.39B.40C.41D.423.2024年8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同志誕辰120周年。A毛澤東B.周恩來C鄧小平D.劉少奇4.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A.67B.68C.69D.705.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一“”號在廣州正式入列,這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A夢想B.蛟龍C.奮斗者D.深海勇士6.下面漫畫表明父年、同體、老師、社會不停地在“白張”上加“瓶“料”有撫有幫助、關愛…逐步成長為出生時的“白紙”合格的社會成員“白紙”到合格的社會成員的蛻變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6頁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有、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③每個人都能從“白紙”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④合格的社會成員應具有競爭意識和實踐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社會關系依據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下列句子與其體現的社會關系對應不正確的是A.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血緣關系B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一地緣關系C,曾記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夢魂憨一一業緣關系D.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一業緣關系8.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成為一座擁有海量信息開放的移動圖書館,不僅給人們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檢索渠道。這說明網絡A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能夠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讓信息傳遞變得方便迅捷D.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9.據《青少年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2024)》顯示,青少年青少年各類上同活動的衡況各類上網活動的情況如右圖所示。由此可見A.網絡信息泥沙俱下B.網絡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在我社=3.3%C.在線社交將會代替現實的人際交往49wD網絡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附2.9%10.清代官員葉存仁離任之際,僚屬們為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給他送了一批禮品。葉存仁見此情景,當即寫下一首四5,4%詩“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已知?!比~存仁將禮品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堅定表明了自己的“慎獨”心跡。這啟示我們A遵守規則,需要完全依靠外在約束B遵守規則,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C要維護規則,并幫助他人遵守規則D.要改進規則,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11.從立法工作情況看,在我國現行有效的303件法律中,屬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新制定的法律有78件,如民法典這樣分量重塊頭大的立法:對303件法律中的147件先后累計修改334件次,修法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由此可以看出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②我國公民可直接參與法律的制定和修改③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要與時俱進④)規則應該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管子·心術下》指出:“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边@啟示我們在生活中要A換位思考B.誠實守信C.樂于助人D.以禮待人13.組毒民警魏卿(化名)和妻子平時工作繁忙,父母每天都去他家為女兒做午飯。為了不讓年邁的父母擔心,魏卿囑附妻子,每天把他的衣服晾曬在陽臺,裝出一副他每天加班“晚歸”的樣子。對于魏卿的“撒謊”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用誠信智慧B符合職務要求C.履行法定義務D.珍惜誠信記錄14.下列圖示描述的概念間關系正確的是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參考答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pdf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法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