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學情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部編版)(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60分)得分 評卷人1.中國共產黨第 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 15-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 )A.二十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B.十九 擴大對外開放C.二十 貫徹新發展理念 D.二十 全面深化改革2.中學時代是一段充滿挑戰的人生旅程。它會讓我們 ( )①收獲更多成長的喜悅 ②聽到拔節生長的聲音③增強奮進的勇氣和信心 ④與朋友盡情享受玩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進入中學后,我們迎來了新的起點,我們要規劃自己的初中生活。下列同學的初中生活規劃正確的是( )①小明:按照父母要求,制訂發展目標 ②小華:明確實施細節,形成具體計劃③小山:依據興趣愛好,堅持特立獨行 ④小川:應當持之以恒,落實具體行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在新學期的第一次班會活動中,同學們輪流做自我介紹。小琪聽了同學們的發言后,對大家的發言進行了分析,其中分析有誤的是 ( )A.進入初中后,我個子是全校最高的——從生理狀況認識自己B.我性格開朗,是同學們的開心果——只接納優點,不接納不足C.我擅長長跑,可以代表班級參加運動會——認識自己的稟賦能增強自信D.我雖然個子不高,但我風趣幽默——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需要樂觀、勇氣和智慧5.“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這啟示當代少年要 ( )A.有擔當 B.有理想 C.有潛能 D.有本領6.對下圖《研學旅行》說法恰當的是 ( )①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生活中的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②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到社會大課堂去讀好“無字之書”④學習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有歌曲唱道:“如果你要寫年,就不能只寫年,要寫站臺上一雙雙期盼的眼,寫母親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寫千里歸途,向著一處團圓……”這些飽含深情的歌詞讓我們感悟到 ( )①父母的真切關懷和溫暖牽掛 ②建設美好家庭只是父母責任③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都相同 ④家人間割舍不斷的親情之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行為能夠體現同學間真正友誼的是 ( )①我們在一起無話不談,他新買的文具都要與我分享②上課老師提問,我回答不出,他悄悄提醒我③我做錯了事,他邊批評邊幫助我④老師問我為什么上課遲到,他為我打掩護,說我有些感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2024年1月10日,是北斗衛星立項整整30年的日子,許多北斗人在采訪中流露出對家人的愧疚。“自古忠孝難兩全”,北斗人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共同的夢想,接續前行。這表明 ( )①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完全沖突 ②美好集體擁有共同的夢想③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責任感 ④要堅持集體主義,放棄個人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9月1日是我國第18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食要三減,減掉不良生活方式;體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確定該主題日是因為 ( )①愛護身體應當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②愛護身體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滋養我們的心靈 ④我們要掌握防護和急救知識和技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習近平總書記在其重要文章《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中強調: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告訴我們青少年 ( )A.確立人生目標,找準人生方向B.理想總是指向未來,因而理想實現的可能性很小C.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能力等情況,適當調整理想D.要長期做一件事情,驚艷世界12.小瓊同學在這一學期中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老師也多次表揚她。最近她的作文還獲得了全市作文競賽的一等獎。興奮之余,小瓊想用名言來警示自己不能松懈。以下適合的是( )A.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B.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D.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4分)得分 評卷人敬愛的老師: 感謝您組織我們參加各項活動,傾聽我們的心聲,陪伴我們成長。還記得那次我不認真聽課,您嚴厲批評了我。我知道您是為了我好。正是因為您的批評,使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我愿呵護好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 祝您新年快樂! 您的學生:小明13.2025新年將至,某校道德與法治老師組織七年級(1)班學生給自己的任課教師寫一封信,改善師生交往狀況。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1)信中小明的老師扮演著哪些角色 (4分)(2)小明對待老師批評的做法,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4分)(3)劃線部分說明,小明通過什么途徑認識自己 (2分)得分 評卷人材料一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貧困,只好通過自學求得學問,遇到難題多方求教;仕途不順,周游列國。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被后人稱為“圣人”。司馬遷被處以宮刑,后來寫出一部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著作——《史記》。(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馬遷的經歷對我們正確面對逆境有何啟示 (4分)材料二 錢七虎院士是我國防護工程學家。7歲那年,父親臨終前叮囑他“要干一番事業”,他銘刻在心。60多年里,他參與了許多重大國防工程,牽頭制定了我國首部城市人防防護等級標準,創建了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了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他說,“為國家和人民安全貢獻心血,有價值”。截至2022年,他資助了584位困難學生,將自己的院士津貼、獲獎獎金、工資等捐助慈善事業,累計超過1800萬元。(2)錢七虎院士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體現了什么 (4分)(3)你們班要開展“端正人生態度·實現人生價值”主題活動,請你設計兩種活動方式。(2分)得分 評卷人15.某校七年級(1)班開展了以“珍愛我們的生命”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任務。(14分)【認識生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1)從生命的特點的角度,談談上述詩句帶給我們的啟示。(4分)【探尋生命】第二十七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晨老師用溫暖音符點亮殘障兒童心田。為了學習音樂,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用耳朵去聆聽世界,用手指去觸摸琴鍵。經過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張晨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創辦了一所音樂學校,專門為盲童提供音樂教育,十幾年如一日,續寫著用音樂照亮盲童人生的精彩故事。(2)人生難免有挫折,請你談談面對挫折,如何磨煉意志,增強生命的韌性。(2分)【呵護生命】(3)上面的圖片告訴我們應該怎樣保持身心健康 (4分)【綻放生命】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人生要在奮斗中創造生命的價值,實現生命的意義。(4)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準備怎樣點亮青春最亮麗的底色。(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26分)1-5 DADBB 6-10 ABCCA 11-12 AB二、非選擇題(共34分)13. (1)①組織者,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活動。②傾聽者,傾聽學生的心聲。③引導者,通過批評引導小明認識自身缺點。(每點2分,答出2點即可,共4分)(2)①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②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每點2分,共4分)(3)他人評價。(2分)14. (1)①逆境是生命成長的一部分,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逆境。②要學會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不斷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每點2分,共4分)(2)①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錢七虎院士為國家和人民安全貢獻心血,資助困難學生,捐助慈善事業,實現了人生價值。②我們要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在為他人和社會的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每點2分,共4分)(3)①開展主題班會。②舉辦演講比賽。(活動方式合理即可,每種1分,共2分)15. (1)①生命是不可逆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朝如青絲暮成雪”體現了生命一去不復返的特點。②生命是短暫的,人生從青春年少到白發蒼蒼時間短暫,我們要珍惜生命。(每點2分,共4分)(2)①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②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每點1分,共2分)(3)①要愛護身體,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②要養護精神,滿足精神需求,豐富精神生活,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發揚民族精神。(每點2分,共4分)(4)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理想打下堅實基礎。②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③勇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磨礪堅強意志。④關愛他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傳遞溫暖與愛。(每點1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