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春》 學習任務單——————— 核心任務:遵路繪圖尋美景———————學習目標1. 進一步學習朗讀的重音和停連,讀出情景交融之美。2. 梳理行文思路,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之美。3. 概括景物特點,聯想想象文章的意境之美。重難點:1. 進一步學習朗讀的重音和停連,讀出情景交融之美。2. 梳理行文思路,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之美。學習資源《春》、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任務一:梳理、積累學過的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同學們,回憶你們學過的關于春天的古詩,選一首你認為最能表現春天特點的詩背誦給同學聽,好嗎?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村居 [清] 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詠柳[唐]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唐]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絕句[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憶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ān)。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漁歌子[唐] 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鄉村四月[宋]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游園不值[宋] 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絕句 [宋]志南和尚古木陰中系短篷,仗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讓人陶醉,春天令人振奮。現代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作《春》里,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圖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好的春天。任務二:疏理行文的思路,體會情感之美。通過前面幾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朗讀的重音和停連是為了更好的表情達意。對寫景抒情的文章來說。就是以聲繪景、以聲傳情。因此我們要通過朗讀來疏理行文的思路,概括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朗讀是我們學習本課時的主要方法。1.聽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春天的感情。2.按照下面的方案,朗讀開頭,說說這樣設計的理由。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3.人們為什么那么喜歡春天呢?請從課文里找出依據來,談談你的感受。4.按照下面的方案,朗讀結尾三段,說說這樣設計的理由。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5.反思上述學習過程,閱讀下面的知識卡片,完成本課結構思路導圖。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心情,寄寓在景物中,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借景抒情是寫景抒情散文的主要特點。有的時候,感情是直接表達出來的,這就是直接抒情。但更多的時候,作者并不直接抒情,而是間接抒情,借由描寫景物來抒發,景物描寫和作者感情融合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這樣寫能讓感情抒發落到實處,具體而不空洞,富有感染力又有啟發性。比如,《春》的開頭,“盼望著,盼望著”就是直接抒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是間接抒情,通過描寫“東風”“春天的腳步”來抒發對春天來臨的渴盼、激動、驚喜之情。寫景抒情散文以“間接抒情”為主,因此,我們在閱讀時就要把握好“景”和“情”兩個方面。“情”——通過朗讀,用心體會融匯在景物中的情感。“景”——通過概括景物特點,聯想想象出融匯著情感的美的情景。《春》的2-7段就是描繪春天美景的部分,字里行間充盈著對春天的喜愛。第2段寫了春天的“一切”,以及“山”“水”“太陽”,是對春景的總寫,可以概括為“春日輪廓圖”,下面五段,每段以一種景物為主分別描繪春景。請同學們自己去概括吧。【測評】完成下面的結構思路導圖。任務三: 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朗讀課文。小組選擇“春日圖景”中的一幅圖景,根據要求完成以下任務。學習任務:①自由朗讀課文,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結合具體詞句,寫出你喜歡的理由。②明確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朗讀。③小組交流,確定小組朗讀片段,在全班展示。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