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五單元天山之音目 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二)藝術表現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塔塔爾族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民族音樂文化;通過歌曲的欣賞或學唱,感受塔塔爾族的音樂風格特點,如節奏、速度、音色等。(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或欣賞《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感受歌曲中的悲傷與思念之情,并增進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及對我國多元化文化的自豪感。(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分析、討論和實踐等方法,引導學生從歌曲的不同方面感受、體驗、探究作品情緒和情感。(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新知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歌曲《青春舞曲》下面請跟琴再次演唱?這首歌曲由誰作曲?《青春舞曲》由著名作曲家王洛賓先生作曲,今天我們繼續欣賞他的作品《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新知講解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源自俄羅斯民歌,后被“西部歌王”王洛賓于1938年在新疆記錄并改編為華語歌曲的作品。它也被視為塔塔爾族的一首民歌,中速,抒情地。歌曲表達了什么?歌曲表達了男青年對失去愛人的無限悲痛以及對愛情的美好向往。歌曲通過描繪沙灘、月光、幻夢、蹤影等景色,展現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下面再次聆聽音樂,聽聽這首歌曲由幾個部分組成?歌曲為3/4拍,中庸速度,三段體結構(即:A+B+A'的單三部曲式)。A段和再現段均為”E大調調性,B段(中間段)則為b小調調性。什么是三段體?三段體又稱單三部曲式。它包含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三個部分同等重要,作用各不相同,組成為完整的統一體。聆聽第一部分:1.聽聽第一部分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A段以回憶往事的內容為基調,其旋律多下行的級進,顯得抒情流暢。但也有些樂句以跳進或大跳為主,這就在抒情歌曲的情緒中蘊含了某種激動的成分。因此,給人以思念和憂傷的感覺。下面我們邊聆聽音樂,邊哼唱聆聽第二部分:1.聽聽第二部分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B段以回憶往事為基調,音樂材料基本上是A段的變化發展,但它已轉人A段的同主音小調:整個樂段星現在b小調上,與A段的’大調形成鮮明的對比,色彩顯得比較暗淡。歌曲B段的旋律以下行為主。偶爾有些上行的旋律,也會很快地轉為下行。這就使音樂情緒顯得更加悲傷和惆帳,表現了年輕人失去愛人的內心痛苦。其中的第三樂句,把歌曲情緒推向高潮,表現了年輕人仍對姑娘抱有無限的留戀和期望。下面我們用聲勢動作表現音樂聆聽第三部分:1.聽聽第三部分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3.這段音樂你熟悉嗎?6小節的間奏,作為歌曲轉調的過渡,然后再現段。這段音樂以表達青年人追求幸福的愿望為基調。其旋律基本上再現了A段的內容,并且在調性上由第二樂段的b小調轉回到'大調,色彩稍顯許明朗。只是在結束時,將屬和弦分解和弦那種原來向下的進行方式改變為向上進行的方式。并且在結束時采用了“弱”力度的處理,這無疑會給聽眾留下無限的遐想。下面我們邊聆聽音樂,邊哼唱整體聆聽課堂展示下面我們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音樂課堂拓展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課堂達標1.作品《在那銀色的月光下》的節拍是 。2.作品《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是由 改編作曲。3.包含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三個部分同等重要,作用各不相同,組成為完整的統一體稱為 。答案:1.3/42.王洛賓3.三段體又稱單三部曲式課堂總結《在那銀色的月光下》1=bE 3/4 拍 中速抒情地王洛賓謝謝觀看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在那銀色的月光下.mp3 bc5e6cd6358eb4cb16d0cf65432a4d84.mp4 e2a2bc8203497081b1270d41f63542f2.mp4 【2025新版教材】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在那銀色的月光下》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