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五單元天山之音目 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二)藝術表現(xiàn)了解柯爾克孜族的音樂文化、民族樂器庫木孜的特點以及歌曲的曲式結構和主題旋律等。(四)文化理解感受柯爾克孜族音樂的優(yōu)美動聽和節(jié)奏活潑鮮明的特點,以及歌曲所表現(xiàn)的開朗豁達的民族性格,增進對柯爾克孜族音樂的了解和喜愛。(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分析、討論和實踐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中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等音樂要素,以及它們對表達歌曲情感的作用。(三)創(chuàng)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音樂新知導入同學們,聽老師演唱的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這首歌曲是作曲家王洛賓創(chuàng)作的新疆歌曲《達坂城的姑娘》。同學們知道新疆歌曲有什么特點?新疆歌曲采用切分節(jié)奏,旋律跳躍性強。今天我們學習另外一首新疆歌曲《青春舞曲》新知講解大家了解維吾爾族嗎?維吾爾族的飲食風俗中,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維吾爾族人一般以面食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類、乳類,蔬菜吃的較少,夏季多拌食瓜果。他們通常一日三餐,早餐吃馕喝茶或烏馬什(玉米面粥),中午為面類主食,晚飯則是湯面或馕茶。維吾爾族人民長期重視園林生產(chǎn),絕大多數(shù)維吾爾族群眾都有自己的果園,因而有常年食用瓜果的習慣。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通過聆聽我們能想象這首歌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歌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歌曲的旋律優(yōu)美流暢,節(jié)奏鮮明生動,具有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和模擬手鼓演奏的風格。它短小精練,雖簡單之極,但韻味別致,唱起來朗朗上口。背景:1939年,王洛賓在甘肅酒泉搜集到這首民歌,回到青海西寧之后將它修改定稿。他在歌詞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原詞中的“別的那喲喲”是維吾爾語的漢語譯音,具有“小鳥喲”的意思。這首歌曲的歌詞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現(xiàn)實告訴年輕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復返,有些事物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鳥兒一樣,飛去后就不再回頭。因此,這首歌詞是在真摯地告訴年輕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時光。下面我們再次聆聽歌曲,聽聽這歌曲有幾個部分組成?歌曲為大調式,是4/4拍,A+B二段體結構。由二個部分組成,下面我們學唱第一部分,大家看看第一部分由幾個樂句組成?第一部分由五個樂句組成,下面我們學習第一個樂句注意十六分音符、大音程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習第二個樂句注意十六分音符、大音程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習第三個樂句注意十六分音符、大音程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習第四個樂句這一小節(jié)大家熟悉嗎?這一樂句是第一樂句的完全重復,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習第五個樂句這一樂句大家熟悉嗎?這一樂句是第二樂句的重復,請再次演唱跟琴整體演唱第一部分下面聆聽第二部分:1.聽聽這部分音樂有什么特點?2.歌詞有什么特點?第二部分加入了襯詞,節(jié)奏發(fā)生了變化,情緒方面進入了歌曲的高潮,下面我們學唱第一樂句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唱第二樂句下面我們學唱第三樂句這一小節(jié)大家熟悉嗎?這一樂句是第一樂句的重復,請再次演唱下面我們學唱第四樂句這一小節(jié)大家熟悉嗎?這一小節(jié)是第二小節(jié)的重復,請再次演唱跟音頻整體演唱課堂展示下面我們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xiàn)音樂課堂拓展王洛賓(1913-1996)作曲家,北京人。王洛賓一生創(chuàng)作歌劇七部,搜集、整理、創(chuàng)作歌曲一千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冊。其中,《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并榮獲國家頒發(fā)的“金唱片特別創(chuàng)作獎”。《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瑪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那銀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已成為中華音樂寶庫中的經(jīng)典之作。你們聽過他的哪首歌曲?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課堂達標1.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 民歌。2.歌曲《青春舞曲》的曲作者是 。答案:1.維吾爾族2.王洛賓課堂總結 《青春舞曲》1=G 4/4 拍 中速 稍快維吾爾族王洛賓 謝謝您的觀看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0484659f873dfbf65e3d76cb237f51d.mp4 1.青春舞曲.mp3 2.青春舞曲(伴奏一).mp3 3.青春舞曲(伴奏二).mp3 d6ff8d98497d4ab041a76ba648842b08.mp4 【2025新版教材】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青春舞曲》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