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課型】欣賞課課型【教學內容】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天山之音》第6課《賽乃姆》。【教材分析】《賽乃姆》是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天山之音》第6課欣賞課。《賽乃姆》是新疆維吾爾族民間一種富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藝術價值,歌曲旋律優美,節奏鮮明歡快。《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大型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選段,樂曲多使用重復手法及切分節奏,誼染出歌舞的藝術氛圍。木卡姆我國維吾爾族的一種傳統大曲,由民歌、歌舞和器樂組成。維吾爾族的木卡姆種類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十二木卡姆”。2005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音樂學習熱情較高,處于變聲期,對音樂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識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節拍,部分學生有一定演唱基礎,但在音準、節奏把控上參差不齊。多數學生對流行音樂興趣濃厚,喜歡跟唱。然而,音樂理論知識較為薄弱,對復雜音樂作品理解不足。學習能力上,接受能力較強,但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課堂上有時注意力不集中,參與度有待提升。【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對課件的欣賞,知道新疆歌曲的風格特征;通過表現創造,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與協作的精神。(二)藝術表現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潑的情緒哼唱《賽乃姆》;(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體驗作品的內涵,懂得珍惜寶貴的青春的道理;加深對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的了解與喜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賽乃姆》,體驗作品中的情緒;了解維吾爾族舞蹈音樂的基本特點。(二)教學難點理解并表達賽乃姆中的情感內涵,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感知力和演奏經驗;準確掌握維吾爾族舞蹈的體態、動律,并能將其貫穿始終;把握賽乃姆舞蹈基本動作、節奏、風格。【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了解維吾爾族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維吾爾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外貌上看,維吾爾族人大多有深邃的五官,高挺的鼻梁和明亮的眼睛。在語言方面,他們使用維吾爾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是維吾爾文。維吾爾族有燦爛的文化。在音樂上,十二木卡姆是其藝術瑰寶,集傳統音樂、演奏、舞蹈于一體。舞蹈方面,他們擅長旋轉的動作為主的舞蹈,如大家熟知的維吾爾族舞蹈,動作優美、熱情奔放。今天我們欣賞作品《賽乃姆》(書寫板書《賽乃姆》)【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同學們對于本節課有一個預熱的感覺,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走進音樂(一)聆聽音樂,感受情緒教師: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賽乃姆》是新疆維吾爾族民間一種富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藝術價值,歌曲旋律優美,節奏鮮明歡快。賽乃姆選自于《十二木卡姆》,什么是木卡姆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木卡姆是流傳于我國新疆維春爾放地區的一種傳統大曲。這種大曲具有統一的調式體系、曲訓模式、演唱方法等名種含義,并由歌、舞、樂三種藝術形式綜合而成。那么什么是“賽乃姆”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賽乃姆融歌、舞、樂為一體,具有綜合藝術的表現特征。賽乃姆的舞蹈動作優美抒情。其主要特點是:頭、肩、手、腕、腰、小腿等部分的舞蹈動作協調一致。【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提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初步的聆聽對音樂的情緒、速度建立初步的認知,為后續的教唱奠定基礎】(二)分析音樂,表現音樂教師:《賽乃姆》以是2/4拍為主,有時在其中混合進5/8拍;樂曲的旋律主要呈現在以“3”為主音的七聲音階上。下面我們再次聆聽音樂,邊聽音樂邊用聲勢動作表現音樂預設:表現音樂教師:下面我們哼唱音樂預設:哼唱教師:下面我們學習維吾爾族民間歌曲舞蹈動作預設:學習教師:邊聽音樂邊舞動預設:表現音樂教師:整體聆聽預設:欣賞【設計意圖:通過感受樂,體驗音樂表現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對于音樂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我們用不同的伴奏形式表現音樂。預設:表現音樂【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預設:欣賞視頻教師: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作品欣賞體驗作品的內涵,懂得珍惜寶貴的青春的道理;加深對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的了解與喜愛。】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六、課堂小結本次賽乃姆課題聚焦這一維吾爾族特色舞蹈。經研究,我們掌握其動作風格,像移頸、翻腕等盡顯靈動與熱情,搭配獨特節奏音樂,由手鼓等民族樂器奏響,滿含民族風情。賽乃姆源于生活,承載著維吾爾族歷史文化與精神。但當下傳承遇阻,面臨人才斷層、創新不足等問題。我們將成果整理成冊,舉辦匯報演出,期望喚起大眾關注,助力賽乃姆傳承發展,讓這民族藝術瑰寶綻放光彩。七、課堂達標1.作品《賽乃姆》是一首 民歌。2. 是流傳于我國新疆維春爾放地區的一種傳統大曲。答案:1.新疆維吾爾族2.木卡姆【板書設計】《賽乃姆》1=bG 2/4 5/8拍《十二木卡姆》選段新疆維吾爾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