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三單元序曲賞聽目 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二)藝術表現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旋律特點、節奏規律以及和聲與配器等音樂知識。(四)文化理解通過欣賞音樂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欣賞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分析、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音樂特點和情感表達。(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新知導入同學們:我們過節的時候會用什么方式老表現?你知道哪些表現節日的音樂?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序曲,你們還記得嗎?序曲指歌劇、舞劇等開幕前演奏的短曲,亦稱"開場音樂",由管弦樂隊演奏,其使命在于綜合地敘述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劇情的縮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作品《節日序曲》新知講解聆聽音樂:1.通過聆聽樂曲,你想到了什么畫面?2.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3.旋律有什么特點?《節日序曲》是朱踐耳于1958年創作的一首管弦樂曲,內容描寫了人們歡度節日的熱鬧場景。該作品在音樂教材中常作為欣賞曲目,旨在讓學生通過聆聽和感受,體會節日的歡樂氣氛和民族音樂的魅力。你們了解作曲家朱踐耳嗎?朱踐耳(19226-2017)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管弦樂曲《節日序曲交響組曲《黔嶺素描》,管弦樂音詩《納西一奇》,民樂合奏《翻身的日子》,歌曲《接過雷鋒的槍》《唱支山歌給黨聽》等。通過聆聽我們判斷這首作品由幾部分組成?作品為奏鳴曲式結構,包括引子、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和尾聲等部分,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旋律明快活潑,節奏鮮明有力,富有動感,能夠生動地表現出節日的熱鬧和喜慶。聆聽引子部分,聽聽引子部分的音樂有什么特點?引子部分簡短而有力,通過強烈的節奏和鮮明的旋律線條,迅速營造出節日的喜慶氛圍。使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等音色,增強了音樂的張力和動力感。聆聽呈示部部分,聽聽引子部分的音樂有什么特點?呈示部包含多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具有獨特的旋律特點和節奏型。主題之間通過對比和呼應的手法進行展開,形成了豐富的音樂層次。下面我們聆聽發展部部分,聽聽引子部分的音樂有什么特點?發展部是對呈示部主題的進一步發展和變化。通過主題的拆分、重組和變奏等手法,創造出新的音樂材料和旋律線條。發展部的音樂更加復雜和多變,但仍然保持了節日的喜慶氛圍。下面我們聆聽再現部部分,聽聽再現部分的音樂有什么特點?再現部對呈示部的主題進行了回歸和再現。在旋律、節奏和調性上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上保持了原主題的輪廓和風格。通過再現部,作品在情感上達到了高潮,強調了節日的歡樂和熱烈。尾聲部分對前面的音樂材料進行了總結和回顧。使用了漸弱和漸慢的手法,使音樂逐漸平靜下來。整體而言,朱踐耳的《節日序曲》在曲式結構上采用了典型的序曲形式,通過引子、呈示部、中部、再現部和尾聲等部分的精心布局和巧妙安排,成功地營造出節日的喜慶氛圍和歡樂情緒。同時,作品在旋律、節奏、調性和音色等方面都展現出了作曲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才華。接下來我們聆聽另外一首序曲,聽聽這首序曲和《節日序曲》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卡門序曲》你們聽過嗎?歌劇《卡門》講述了唐·霍賽鐘情于卡門,但卡門卻與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在一次斗牛活動中,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后,他自己也自殺身亡的故事。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女性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作為全局的結尾,充滿了悲劇色彩。這首作品是誰創作的?作者喬治·比才,法國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后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沖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于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還有歌劇《唐普羅科皮奧》。下面聆聽音樂,聽聽這部作品給你怎樣的感受?這部作品表現了斗牛場上的歡騰氣氛和斗牛士英武颯爽的形象,樂曲一共分為幾部分 樂曲一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為ABACA的回旋曲式;第二大部分為一個展開性段落。下面聆聽樂曲A段,聆聽并思考①這段音樂是什么情緒 音樂表達了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了西班牙斗牛場上的喧鬧、狂熱的氣氛。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A段音樂節奏緊湊,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這種熱烈歡快的場面。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下面聆聽樂曲B段,音樂結束后小組進行討論,主題B表現的是什么情緒 這段音樂表現的是婦女、兒童人們匯聚在一起熱鬧、歡快的場面。下面請學生跟隨旋律小聲哼唱B段主題。下面聆聽樂曲C段,音樂結束后小組進行討論,主題B表現的是什么情緒 樂曲C段音樂描繪了斗牛士的英勇形象。下面整體聆聽并寫出全曲結構1.大家說一說A主題出現了幾次?2.B主題出現了幾次?3.C主題出現了幾次?A主題出現了3次;B主題出現了1次;C主題出現了1次。這種曲式結構叫作回旋曲式。具體講:回旋曲式是主題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在其重復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因此這首樂曲的回旋曲式部分的結構是ABACA。課堂展示下面我們請同學上臺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音樂課堂拓展下面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通過學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課堂達標1.《節日序曲》由中國作曲家 作曲。2.奏鳴曲式的結構是 。3.《卡門序曲》由 (國家)作曲家 作曲。4.主題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 在其重復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這種曲式是: 。答案:1.朱踐耳2.引子、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和尾聲等部分3.法國作曲家 喬治·比才4.回旋曲式課堂總結《節日序曲》朱踐耳奏鳴曲式結構,包括引子、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和尾聲等部分《卡門序曲》喬治·比才,法國作曲家ABACA的回旋曲式感謝聆聽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b512bb24d5aaa08b69ad989ccc8602e.mp4 f584ee9387e5de10571877e08ae9311c.mp4 【2025新版教材】中學音樂人音版七年級下冊《節日序曲+卡門序曲》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