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參考答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D B A D B C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A B C C二、非選擇題15.(1)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②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違反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該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⑤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圍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遵守社會規則,增強法治意識回答可酌情給分,共6分)(2)小寧同學的觀點是片面的(1分)網絡時代人人都能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有人為了發泄情緒,吸引流量而故意歪曲事實,所以網絡上會出現大量謠言;但并非所有的網絡信息都不可信,我們應當關注官方信息,提高辨別信息的能力,讓謠言止于智者。(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16.(1)①承擔社會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②心懷善意,盡己所能關愛他人;③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等等。(每點2分,共6分,其他精神品質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2)頒獎詞示例:一人興善,萬人可激。一碗涼茶,三十年堅守,她用大愛展現最溫情的一面,成為大山里的價值導向和行為標桿。于樸實中描繪最美的人間風景,于平凡中書寫偉大的人生傳奇。向她致敬,感謝她溫暖了我們的生活。(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17.(1)①航空母艦是維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武器裝備,建造屬于自己的航母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②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③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國家安全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共6分)(2)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②學習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③積極參與國家安全教育活動;④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協助;⑤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建言獻策;⑥檢舉、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⑦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等等。(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共6分)八年級歷史:一、單項選擇題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D A A D C D B B A A C C二、非選擇題30.(1)特點:①注重自然科學;②兼顧理論和實踐;③課程設置豐富多元;④以西方為參照。 (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2)作用:①成為中國革命的骨干力量;②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③促進中國近現代自然科學和近代教育的發展;④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發展。 (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3)因素:①西方教育模式的影響;②近代自然科學的啟蒙;③民族危機的刺激;④西方思想文化的傳入;⑤社會變革的需要。 (每點2分,任答一點即可,共2分)31.(1)特點:①斗爭頻繁;②反帝反封建;③具有一定的合作性。 (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2)變化:①形成工人運動高潮;②工人斗爭覺悟提高(斗爭目標從經濟目標到政治目標);③工人斗爭的組織程度增強。 (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32.(1)原因:①前方將士和后方同胞不怕犧牲、共同奮斗;②集中國力全民族抗戰;③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2)意義: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②徹底粉碎了日本法西斯通過戰爭奴役中國稱霸世界的野心,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③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④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共4分)33.評分標準:(共10分)標題 論述標題準確(2分) 7—8分 觀點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緊扣自己的觀點并運用歷史史實加以論述,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5—6分 觀點明確,能夠圍繞觀點運用相關史實進行論述,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基本做到史論結合,條理基本清晰。3—4分 觀點明確,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1—2分 沒有凝練出觀點,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空白卷0分【示例一】觀點: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呈現向下“沉淪”的趨向論述: 1840-1842年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人內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再次戰敗,1901年,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綜上所述,隨著列強一次次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反映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呈現向下“沉淪”的趨向。【示例一】觀點:中國近代社會不斷走向進步、走向現代化論述: 兩次鴉片戰爭后,隨著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不斷涌入,中國社會各階層也隨之開始了學習西方救亡圖存的探索之路。地主階級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則開啟了改革之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領域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黨人,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閥門。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 綜上所述,在民族危機的刺激下,中國社會各階層都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探索,這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不斷走向進步、走向現代化。參考觀點: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侵略與反抗交織的歷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就中國;……2024年秋季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道德與法治:60分,歷史: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共8頁)和答題卡;全卷33小題,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3.1—14小題為道德與法治選擇題,18—29小題為歷史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上無效。4.非選擇題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道德與法治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詞:“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角度來看,這表明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個人的發展會決定社會的進步③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④我們的社會生活日益絢麗多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小明在作文中寫道:“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下列語句與這一主旨相一致的是A.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枯萎。鳥在林則樂,離群則傷悲。B.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C.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境入深林,復照青苔上。D.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3.今年國慶期間,八年級某班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參觀本地紅色文化紀念館,了解相關歷史并為家人或同學進行一次紅色文化講解。布置此項作業A.會增加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 B.有利于青少年塑造健康人格C.讓所有學生都實現人生價值 D.能迅速提高中學生社交能力4.從圖中可以看出①網絡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擴大了公民的監督權④網絡拓寬了民主互動渠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乘車時,我們要排隊,依次上車;旅游時,我們要遵守景區規定,保護文物古跡;自習時,我們要保持安靜,不大聲喧嘩……這說明①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秩序 ②違反規則會受到法律制裁③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保障 ④講秩序只會限制人的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下列對古文理解恰當的有①“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 ②“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誠實守信 ③“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換位思考 ④“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平等待人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7.某校開展“身邊的榜樣”評比活動,同學們紛紛推薦小明同學:★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友愛每個同學★每天穿干凈整潔的校服,舉止自然大方★公共場所保持安靜,與人交談親切溫和根據同學們的推薦理由,小明同學應被評為A.勤奮之星 B.進步之星 C.學習之星 D.文明之星8.下列微點評與案件對應正確的是案件 微點評A 家住12樓的男子陳某因與家人吵架,情緒激動之下竟將燒水壺從窗戶拋下,砸壞了他人的車輛。陳某因高空拋物罪被判處拘役5個月,緩刑1年。 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B 中學生小閩發現鄰居行跡神秘,通過觀察懷疑他們在實施違法行為,于是撥打110報警電話,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線索。 我們要敢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C 所謂小微違法行為,一般指情節輕微,不會即刻對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造成較大影響的違法行為,如行人闖紅燈等。 雖然違法但危害不大,可以不與計較D 李某在體育館觀賽時,擾亂比賽秩序,經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被民警帶走。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李某警告處罰。 警告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的責任9.陳先生在超市購買了某品牌的蛋糕,食用時發現變質,他要求超市十倍賠償,多次協商未果后,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最終在消費者協會的調解下獲得了賠償。這告訴我們A.訴訟是應對侵害最權威的手段 B.只有消費者協會能維護消費者權益C.遇到侵權行為時應當依法維權 D.必要時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10.圖示法可以有效梳理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A B C D11.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下列屬于對自己負責的行為是A.小明主動向老師承認弄壞教室前門的事情 B.小林在校園亂扔垃圾被抓謊報自己的班級C.小芳總是以學習任務重為借口,不做家務 D.小剛為了早點回家吃飯,騎自行車闖紅燈12.截至2024年11月,我國注冊志愿者已達2.38億。無數青年不計個人得失,活躍在不同領域,在傾情奉獻中讓愛國的宏大主題具象化,讓胸懷“國之大者”成為踏實行動、點滴日常。無數青年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①有利于實現自身人生價值 ②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質回報③有利于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④有利于增強安全防范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總決賽中,中國選手王楚欽和王曼昱分別在男單和女單決賽中奪冠,彰顯了國乒的強大實力。光鮮的背后,是一年四季宿舍和訓練館兩點一線的生活,他們用頂尖的實力和拼搏精神,為年輕球員樹立了榜樣。這啟示我們 ①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完全一致 ②要勇于追夢,積極進取③要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 ④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夢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這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A.珍惜勞動成果,享受美好生活 B.增強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C.積極參加勞動,創造燦爛人生 D.學會自我調節,促進健康成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5小題10分,第16小題10分,第17小題12分,共32分。15.【網絡生活 依法參與】(10分)某校八年級(1)班開展了“拒絕網絡謠言,做合格的網絡參與者”的主題班會活動,下面是小嫻同學收集的一則案例:網民王某某、覃某某為博取流量、漲粉獲利,事先編造“劇本”,在某網絡直播平臺組織雙方人員互相謾罵,煽動對立情緒,隨后王某某、覃某某雙方10人在鄭州千璽廣場附近直播擺拍約架,吸引7.8萬人次網上圍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目前,王某某、覃某某等10人被鄭州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請運用所學知識闡述這則案例帶給你的啟示。(6分)(2)小寧看到上述案例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網絡謠言真是太多了,任何網絡信息都不能相信。請你對小寧的觀點進行評析。(4分)16.【凡人小善 溫暖人心】(10分)“石灣有個老媽媽,思想品德真不差。橋頭燒了一缸茶,路人喝了都念她……”涼茶奶奶徐桂梅是一位來自湖北通山縣的老人,她從60歲開始,每天在自家煮好茶水再送到村口路邊,給過往行人送上一口甘爽的涼茶,這一堅持就是三十余年。她的善舉感動了無數人,鄉親們特地用山歌傳頌她的事跡。7月30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94歲的徐桂梅登上榜單。(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涼茶奶奶”能登上“中國好人榜”的原因。(6分)(2)“百善能行千里路,三山共煮一壺茶”,徐桂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中國好人”當之無愧。請你為“涼茶奶奶”徐桂梅撰寫一段頒獎詞。(4分)17.【守護安全 強國有我】(12分)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5周年。75年浴血榮光,75年砥礪前行,記錄著人民海軍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奮斗征程。提到人民海軍發展歷程,大多數人會想到被稱為中國的“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的劉華清將軍。1980年劉將軍訪美登上美國航母,美方以保密為由,不讓碰儀器,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將軍墊起腳尖、前傾著上身……投過去的眼神里是強烈的渴望和期盼……此后劉華清夢牽航母,他生前曾說:“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而如今,我們國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航母,不用再踮起腳尖,羨慕他人。(1)劉華清將軍曾說“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說說建造屬于自己的航母對國家發展有何意義。(6分)(2)筑牢國家安全防線不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責任,也是每一位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你圍繞“維護國家安全,我們責無旁貸”,寫下自己的行動宣言。(6分)歷史試題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8.從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到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再到秋瑾的“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些詩句共同體現了中國近代進步人士強烈的A.實業救國思想 B.自強求富思想C.維新變法思想 D.愛國主義思想19.圖一是商代晚期的酒器雙羊尊,曾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收藏于北京皇家園林。但1860年它慘遭掠奪,現藏于大英博物館。導致雙羊尊“慘遭掠奪”的歷史事件是A.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C.英國軍隊強占香港島 D.八國聯軍侵占北京20.歷史學家陳旭麓這樣評價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一場悲壯的斗爭,其悲劇意義不僅在于它失敗的結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沒有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這句話意在強調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由于A.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B.清王朝的腐朽統治C.中外反動勢力勾結 D.曾國藩湘軍的強大2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國華資紗廠的紗錠,由48.4萬余枚增至128.4萬余枚,增長了157.9%;織布機由2016臺增至5825臺,增長188.9%。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鼓勵民族工業的發展 B.民族工業技術優于列強在華企業技術C.民族工業得到大量外國資本 D.西方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22.讀圖二、圖三,兩幅圖片反映出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是A.從屈辱走向獨立 B.從封閉走向開放C.從專制走向民主 D.從落后走向富強23.圖四是近代漫畫家沈泊塵創作的《南北之爭》,描繪「南」、「北」兩軍閥互相爭斗的場景。此漫畫主要反映的是A.軍閥的目的是爭奪北京政權 B.軍閥依附帝國主義擴充實力C.各派軍閥依仗武力無視國法 D.混戰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24. 1917年成立的“國語統一籌備會”主張兒童教育使用白話文;之后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編寫的教科書等均采用白話文。這種做法A.實現了教育體制變革 B.有利于傳播新思想C.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 D.遏制了列強的侵略25.《吳玉章回憶錄》提道:“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他認為A.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B.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C.革命主力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 D.革命需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26.《毛澤東選集》寫道:“由于國共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成就。”這次革命的“巨大的成就”指的是A.北伐勝利進軍 B.中華民國建立C.南昌起義勝利 D.解放戰爭勝利27.從1932年春到1934年,十余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東北的南滿、東滿、北滿和吉東地區相繼建立。僅據日方的統計,至1935年末,日本關東軍遇襲戰歿者4200人,傷病者17.13萬人。這說明A.中華民族局部抗戰取得突出戰果 B.東北三省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C.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已被徹底打敗 D.國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已初步形成28.“縱橫十幾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層層封鎖,粉碎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前進至陜甘寧地區。”材料描述的是A.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B.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C.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29.1914年,北京建成了新式商業劇場第一舞臺,女性需坐在樓上的包廂中,即使夫妻也不得坐在一起。到1930年,女性可以與男性一起自由就座。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A.社會發展的區域差異 B.崇洋逐漸趨向明顯C.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 D.共和觀念日益深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0小題10分,第31小題8分,第32小題8分,第33小題10分,共36分。30.【近代中國教育發展】(10分)材料一:近代新式學堂(部分)課程開設情況表學堂 開設課程京師同文館 數理啟蒙、幾何原本、微積分學、萬國公法、練習譯書等福州船政學堂 英語、地理、代數、幾何、航海天文學、船舶駕駛術等天津電報學堂 電磁學、電測試、材料學、電報地理學、電報實習等——摘編自章開沅等《中國近現代史》材料二:甲午中日戰爭后,赴日留學出現高潮。在孫中山發動的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時留學生起到了關鍵作用。民國時期,從世界各國歸來的留學生成為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涌現出一批中國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隨著中國革命的發展,產生了一些馬克恩主義理論家和革命家。——摘編自李喜所《百年留學潮與中國現代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些學堂課程設置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甲午戰爭后到民國時期留學生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作用。(4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推動中國近代教育發展的因素。(2分)31.【中國工人運動】(8分)材料一:中國工人階級從它誕生后,就不斷進行斗爭。據統計,1914年到 1919年五四運動前,工人罷工108次。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較大規模的罷工斗爭鋒芒往往指向帝國主義和軍閥的統治。工人在罷工中已開始互相支援,舉行同盟罷工,并成立近代工會組織。——摘編自王檜林《中國現代史》材料二:從1922年1月到1923 年2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續時間達13個月之久。黨的二大后,工人罷工從主要是為增加工資、改善待遇而進行的經濟斗爭,發展到主要是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而進行的政治斗爭,出現了地方總工會和產業總工會。——摘編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1) 根據材料一,概括當時工人階級斗爭的特點。(4分)(2) 根據材料二,簡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工人運動的變化。(4分)32.【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8分)材料一: 蔣介石在臺兒莊大捷后的電報中說:“此次臺兒莊之捷,幸賴我前方將士不惜犧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奮斗,乃獲此初步勝利。”甚至連日本軍人也承認,他們的失敗是由于中國方面集中國力,因此日方提出要摧毀抗日力量的最大因素——國共合作勢力,促使國共兩黨的分裂。——摘編自董助才《中共在臺兒莊戰役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二:面對民族危亡,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義無反顧地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經過 14 年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突出作用和貢獻,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摘編自姜廷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戰役勝利的原因。(4分)(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4分)33. 【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走向】(10分)材料一:1840 年以后中國社會的發展,呈現出兩種相互矛盾的趨向:從遭受列強侵略的角度說是向下沉淪;從接受資本主義先進文化而開始走向現代化的角度說,是取得了進步……在列強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中國社會也存在著不斷走向進步、走向現代化的一面。——摘編自劉宗緒《歷史學科專題講座》材料二: 下表為近代中國社會進程中的兩條線索:線索一:遭受侵略 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線索二:救亡圖存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摘編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根據上述材料,圍繞“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走向”,自擬標題,運用中國近代史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年級道法歷史參考答案.docx 8年級道法歷史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