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妙的二氧化碳課題 奇妙的二氧化碳學科 化學 課型 新授課教材及章節(jié) 上海教育出版 九年級 上冊化學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學教學要求掌握的氣體之一,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空氣、氧氣的相關知識和一些氣體研究方法,為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提供一定的知識基礎,本節(jié)教材內容呈現(xiàn)方式有以下幾個特點:難度不大、實驗較多、聯(lián)系生活和生產實際的內容也較多,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情分析 CO2 氣體是學生熟悉的物質,是在學生學習探究了O2之后的又一重要氣體,對于本節(jié)內容,學生學會怎樣探究另一種新物質,了解掌握該物質的性質,在現(xiàn)實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課時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三態(tài)變化、CO2 的檢驗、CO2 與滅火、CO2 與H2O的反應。最后聯(lián)系到CO2 用途。第二課時包括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與人體健康。學生分析能力不夠成熟,很多地方需要再詳細講解,讓學生建立學習化學的方法。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和結合生活經驗,掌握CO2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其用途。 2、通過CO2和水反應實驗的探究,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步驟。 3、通過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和碳酸的分解反應,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4、通過二氧化碳“功”與“過”的討論,學習全面的認識與評價自然界中的物質,形成“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的認識觀。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性質和用途,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教學難點】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教學方法 歸納總結法 對比分析法 實驗探究法資源與技術準備 多媒體設備:投影儀設計思路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用猜謎語的方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首先讓學生們對CO2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更進一步認識,接著從CO2在生活中的循環(huán)過程引出CO2“奇妙”之處,從設問:既然二氧化碳作用如此之大,那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引導學生認識“溫室效應”的產生,并提出解決溫室效應的方法。再以一瓶可樂展開探究,以及結合實驗,總結C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接著就繼續(xù)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去探究CO2和水反應后的生成物碳酸的特點(二氧化碳+水 碳酸),再進一步分析碳酸的不穩(wěn)定性,加熱易分解,寫出反應方程式(碳酸 加熱 二氧化碳+水),接著就以上反應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概率,本節(jié)課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再將結論運用到生產、生活當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充分展示化學美的一面,從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僅化學有用,而且化學還很美。課堂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請同學們猜猜這是什么? 農民說它是植物糧食。消防官兵贊它是滅火先鋒。建筑師傅稱它是粉刷能手。環(huán)境家卻指責它是造成全球變暖的罪魁禍手。 思考,學生基本上能回答出這是二氧化碳。 從二氧化碳與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些作用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引出今天學習的新內容。新課第一部分: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同學們回答很正確。那同學們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是怎樣產生和消耗的呢(表格)?讓我們一起看一組圖片 【投影二氧化碳循環(huán)過程圖片】 思考,歸納總結,完成二氧化碳生成和消耗的表格 讓學生根據(jù)圖片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過程,歸納總結出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消耗,提升歸納學習能力。設問 從以上總結我們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那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思考,回答:不是,因為二氧化碳太多會產生溫室效應 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繼續(xù)看書,辯證看待事物,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會有不利的一面,我們需要控制一個度進一步引導 看來同學們生活經驗很豐富,課本也預習得很好,知道二氧化碳的增多導致了“溫室效應”。那我們來歸納一下溫室效應的危害,并提出緩解溫室效應的方法。 【投影二氧化碳危害和緩解方法表格】 回答表格內容 表揚學生的回答和對生活的觀察,再引導學生歸納溫室效應的危害和緩解方法,建立學生環(huán)保意識,提升社會責任感。過渡 【設問】剛才的學習讓我們了解到了自然界中的氣體二氧化碳,那同學們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會和水一樣,也是有氣、液、固三態(tài)存在的嗎? 回答:有 提出新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對了解二氧化碳其他狀態(tài)的興趣。第二部分: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既然同學們回答如此肯定,那必須滿足一下同學們的好奇,我們一起看看,并歸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等會兒請同學回答。 【展示二氧化碳三種狀態(tài)的圖片】 根據(jù)圖片和書本知識,自主完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其液體和固態(tài)二氧化碳的用途。 以圖片的形式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碳不同狀態(tài)的印象,通過讓自行歸納總結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增強學生課堂參與感,提升歸納總結能力。引導歸納 【引導】同學們完成了,那我們接下來請三位同學來回答一下。 三名學生分別回答所提問的三個問題(回答不上或不全的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以及學生積極性過渡 同學們都完成得很好,那接下來我么了解一下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和水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反應。 思考 引起學生對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實驗準備 同學們看書上的“觀察與思考”,我們接下看實驗視頻,觀察現(xiàn)象。觀看實驗視頻 【視頻】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以實驗視頻的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及發(fā)生的變化。完成現(xiàn)象歸納 【引導】通過以上視頻,我們發(fā)現(xiàn),氣態(tài)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溶于水之后能使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變紅。 得出實驗現(xiàn)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變紅。 讓學生根據(jù)視頻實驗現(xiàn)象自行歸納現(xiàn)象,老師再進行總結,同時通過實驗視頻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設問 【設問】那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問題,使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變紅的是二氧化碳,還是新生成了的物質呢? 思考 以設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講解實驗設計方案 現(xiàn)有一個表格,是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其他物質的可能現(xiàn)象探究,同學們等會兒通過實驗視頻記錄現(xiàn)象,完成表格,然后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結論。 【表格】①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醋酸,②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干燥二氧化碳氣體,③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水,④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加有水的二氧化碳。 思考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對于當下學生的學,給學生預設一個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完成推論,得出使得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引導分析 ①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醋酸--變紅(醋酸(酸性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②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干燥二氧化碳氣體--不變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 ③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水--不變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④紫色石蕊試液的小花與加有水的二氧化碳--變色(二氧化碳與水生成酸性物質) 二氧化碳+水 碳酸 學生核對自己的表格 引導學生再次進行現(xiàn)象歸納總結,然后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論,讓學生感受“控制變量法”“對比分析法”探究實驗,感受化學變化之美。過渡 在剛才的實驗中,我們還看到吹干第四組實驗的小花,可以又恢復紫色,說明碳酸分解了,分解成我們熟悉的二氧化碳和水了 碳酸 加熱 二氧化碳+水引入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設問】同學們仔細觀察以上碳酸的生成和分解,從反應前的物質種數(shù)和反應后的物質種數(shù)分析,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歸納出什么? 思考,回答,碳酸的生成,有兩種物質生成一種,屬于化合反應;碳酸的加熱分解,有一種物質生成兩種以上的新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補充 同學們回答非常正確,但老師需要強調一下,化合反應,可以是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不局限于只是兩種,但生成的物質必須是一種,且是新物質,不是反應前的物質;分解反應,分解之后也可是多種新物質,不局限于只分解成兩種,且必須是新物質,反應前原本就在的物質不屬于生成或分解的新物質。小結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顧這節(jié)課上了什么內容,同學們學到了什么。我們請同學給我們分享一下。 學生暢所欲言,分享這節(jié)課所獲 讓學生先小結老師再總結的方式,了解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效果。板書 奇妙的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產生和消耗 2、溫室效應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1、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氣態(tài) 加壓、降溫 液體 加壓、降溫 固態(tài) 無色無味 白色固體,俗稱“干冰” 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 滅火(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二氧化碳+水 碳酸 碳酸 加熱 二氧化碳+水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二氧化碳+水 碳酸 多變一(化合反應) 碳酸 加熱 二氧化碳+水 一變多(分解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