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1.A 2.C 3.D 4.B 5.D 6.B 7.B 8.C 9.B 10.C11.D 12.D 13.C 14.C 15.D 16.A 17.D二、非選擇題:18.(8分)①這三名男子的行為是一種強迫他人交易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法律是社會規則的一種,這三名男子的行為違反了社會規則。②社會規則的種類很多,除了法律,還有道德、紀律等社會規則。違反了法律應受到法律制裁,但沒有觸犯法律,只是違反了道德、紀律等社會規則,則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因此,認為違反社會規則就應該受到法律制裁,是錯誤的。③違反了法律以外的其他社會規則,雖然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但也會破壞社會秩序,應受到道德譴責、紀律處分等。④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增強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堅定維護社會規則,與規則同行,創造美好生活。【評分建議】觀點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分析透徹,表述規范,給8~7分;觀點正確,層次比較分明,邏輯比較嚴密,分析比較透徹,表述比較規范,給6~3分;觀點模糊不清,層次不分明,邏輯不嚴密,分析不透徹,表述不規范,給2~1分;觀點錯誤,只作判斷不作分析或表述與主題無關,給0分。19.(10分)(1)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 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 關注社會發展變化, 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④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4分)(2)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分)(3)預防手機沉迷;預防近視;呵護學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學生專心學習;等等。(4分)【評分建議】第(1)(3)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2分,每問最高可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者亦可酌情給分。20.(8分)(1)①在我們國家,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體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 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 ③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 ④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4分)(2)①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助力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③我們要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④我們要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4分)【評分建議】第(1)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2分,最高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第(2)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2分,最高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1.(10分)(1)①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②努力學習,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③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公益,助人為樂。(3分)(2)包括活動主題、活動目的、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收獲等。(3分)(3)增強了社會責任感,養成了親社會的情感和行為,有利于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增強了合作意識,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分)【評分建議】第(1)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1分,最高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第(2)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1分,最高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第(3)問,答出任意一點即可給2分,最高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024一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2024年4月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征儀路學校200余名師生登上了“林海雪原”研學列車,開啟為期兩天的“追尋紅色記憶,體悟勞動精神”紅色研學活動。中學生參加這樣的研學活動()①是親社會行為的表現②浪費時間,影響學習③有利于養成良好習慣④必定塑造健康人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有人在網上帶節奏,誤導輿論走向,對持不同觀點人群大肆攻擊: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謠言,引發社會恐慌而受到法律制裁。這啟示我們()①自媒體是新生事物,應積極參與②網絡自媒體存在社會危害,應當回避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身高超高情況愈發常見。為惠及更多兒童旅客,從2023年1月1日起,全國鐵路按年齡實行兒童優惠票。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可購買兒童優惠票,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為分界線。這一調整說明()①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重要保障②規則一旦失去合理性,應該立刻廢止③完善規則是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④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調整和完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的類別相匹配的是(選項案例違法類別A李某因盜竊、搶劫,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年行政違法B孫某因合同糾紛打官司,被判賠償對方5萬余元民事違法C王某因多次惡意撥打119電話,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8日刑事違法0王某銷售沒有衛生許可證的“三無”產品,被罰款5000元刑事違法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以下搭配合理的是()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一尊重他人,以禮待人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有禮,用語文明③“衣食以厚民生,禮義以養其心”—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④“不學禮,無以立”一一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2024年5月24日,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曹某受賄、泄露內幕信息一案,對被告人曹某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該案認識正確的是()①曹某觸犯了刑事法律②曹某行為的本質特征是應受刑罰處罰性③曹某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④曹某所受刑罰中包括主刑和附加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為確保2024年五一假期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各地積極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酒醉駕、超載超員、涉牌涉證等違法行為,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引導人民群眾守法守規。這有利于()①維護正常交通秩序②根除道路交通事故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④保障群眾人身財產安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道法期末質量監測參考答案.docx 政治.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