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攀枝花市鹽邊縣 2024-2025 學年九年級上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把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用 2B 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回答非選擇題時,用0.5 毫米黑色墨跡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試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0 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 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60 分)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列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黨的領導并駕齊驅、相互制約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選舉民主這一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圖示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以下概念間的關系可用下邊的圖示表示的有( )①國家權力機關與全國人大代表②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③根本政治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④中國國家機構與中國國家主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即日起至全國兩會閉幕,人民網推出“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誠邀社會各界圍繞家鄉發展和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建言獻策,下圖是一網友的建議。此活動( )我向部長獻一策網友托民政部部長捎話:建議關注雙職工家庭托育問題。小學生放學時間早,雙職工家庭若無老人幫忙,便只能輪流請假接孩子。希望能延遲小學階段托管,為雙職工家庭排憂解難。A.能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B.能廣開言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C.能及時解決網友提出的所有問題D.能保障人民直接參加國家的管理4.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是公民政治素養提高的重要表現。下列民主生活與行使民主權利形式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序號 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① 小明爸爸積極到社區投票點參與投票選舉某縣人大代表 民主管理② 某小區業主討論商量整治寵物隨地排便污染環境的方案 民主協商③ 小軍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學校周邊車輛亂停交通秩序混亂 民主監督④ 某市舉行調整天然氣價格聽證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民主決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為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某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民主實踐和調查。學生調查的下列事例對應的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正確的是( )選項 事例 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① 某縣舉行縣人大代表投票選舉活動 民主管理② 羅某實名舉報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失職行為 民主監督③ 小紅媽媽在公交調價聽證會上積極建言獻策 民主決策④ 小閩向小區物業反映車輛亂停放問題 民主協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追求民主價值"主題學習中,同學們收集了以下信息,你認為解讀正確的是( )A.公民在人大換屆選舉中鄭重投票——選舉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B.小澤打市長熱線反映路燈故障未處理——民主監督,有序參與民主生活C.市民就生態公園建設向政府提出建議——民主決策,擴大公民政治權利D.某市落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發展基層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某社區依托“家常理短”議事平臺,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發動居民參與共同治理,用心用情化解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這有利于社區居民( )①積極參政議政,廣泛凝聚共識②完善根本制度,提高治理效能③增強民主意識,激發參與熱情④參與民主生活,直接行使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目前,我國城鎮低效用地占 40%以上,農村空閑住宅達到 10%至 15%,處于低效利用狀態的城鎮工礦建設用地約 5000平方公里,占全國城市建成區的 11%。由此可見①對資源的粗放利用導致我國資源形勢嚴峻②我國土壤污染嚴重③當前我國環境形勢難以改變④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刻不容緩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9.下圖是中國老年人口數量變化及趨勢預測圖,對此圖解讀正確的是( )①我國人口增長速度較快②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③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仍需要堅持④應科學決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0.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這給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下列選項中對圖表信息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逐年上升,已成為我國主要發電源B.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新能源成功取代傳統能源C.我國日益重視新能源體系建設,但新能源行業發展還任重道遠D.要完成 2035年“碳達峰”“碳中和”的國際承諾,我國必須加大力度發展新能源11.我國新能源汽車近兩年來高速發展,連續 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 1月中汽協發布: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958.7萬輛和 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35.8%和 37.9%,市場占有率達到 31.6%。2023年, 新能源汽車出口 120.3 萬輛, 同比增長 77.6%。這說明我國( )①轉變發展方式,培育競爭的新優勢②經濟形勢向好,正向高速發展階段轉變③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④堅持對外開放,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從“賣石頭”到“賣風景”,余村的昔日礦坑華麗變身為油菜花田、荷花藕塘,一年四季皆有景,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路。這些驚人變化表明余村( )①生動踐行了“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②正確處理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③嚴重影響了本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④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下圖是小亮同學總結的我國生育政策變化情況。我國人口政策不斷調整( )①是立足人口國情,順應人口發展規律的需要②說明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已經發生根本改變③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④意在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4.近年來,新疆棉花種植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使棉農播種播行直、接行準,采棉實現精準采摘。如今,新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發展成就有目共睹。新疆取得上述發展成就,得益于( )①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本原則③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④新疆各族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我國每年 3月份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族人大代表歡聚一堂,共商國是,不管哪個民族,就是人口最少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這充分體現了( )A.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B.各民族團結互助C.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D.漢族對少數民族的照顧16.2024年 3月,香港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成香港基本法第 23條立法,彰顯了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的愛國愛港新氣象。要書寫歷史新篇章,香港必須( )A.凝聚廣泛共識,確保各方的絕對民主和自由B.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完全自治的原則C.擔負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責任D.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17.2024年 4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到廣東、陜西、北京等地尋根、交流,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等活動并參訪。臺灣青年到大陸尋根、交流,參訪,有利于( )①臺灣青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共圓“中國夢”③消除兩岸各族人民之間的文化差異④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合作的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4年 3月 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允許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攜帶熟肉、乳制品、蔬果等進入合作區,便利了澳門居民生活。此舉( )①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探索②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④實現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4年 4月 26日,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四川成都開幕。下圖是成都世園會吉祥物“桐妹兒”。作為一只有巴蜀特色的文化使者,這一形象設計( )吉祥物以鳥為主造型設計,有一個極具成都特色的昵稱——“桐妹兒”。它頭頂著綻放的珙桐花,身體和翅膀的靈感源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鳥”,臉部可愛的紅暈融入芙蓉花元素。①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②為世界了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③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④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世界不同文明的元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24年是“中國夢”提出十二周年。中國夢,我的夢。這十二年,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實現中國夢奮斗著,我們既是追夢人,也是筑夢人。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實現中國夢就是經濟發展要由高質量轉向高速發展階段②中國夢不僅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③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④實現中國夢需要凝心聚力、鍥而不舍,奮力開啟全面小康新征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第 II 卷(非選擇題)二、分析說明題(共 20 分)21.(本題 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材料一表明我國實施什么發展戰略?(4分)請列舉三點實施這一發展戰略的原因(6分)材料二 M市種植棗樹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地出現了“種不出好棗,賣不出好價格的”情況。當地政府決定從“把傳統農業改造成現代農業”入手,振興棗業。該市與省果樹研究所以及農業大學合作,培育新品種,對土壤進行改良。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種植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實行數字化管理,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控溫度、濕度和土壤情況,實現自動測溫、自動施肥、智能施肥。打造智慧云平臺,將電商、物流、供應商、收購商聚集到同一平臺,并開展各種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打響棗鄉品牌。引進和培育棗產品深加工企業,通過技術革新,開發出 20 多種產品。規劃建設千畝園、萬畝林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線路,使特色產業與旅游觀光相結合。(2)材料二中,M市是如何依托創新,助力鄉村振興的?(5分)材料三 天地對話,點亮科學夢想。2021 年 12 月 9 日,我國“天宮課堂”開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全國各地學生或參與互動,或觀看直播。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3)結合材料,談談“天宮課堂”對于青少年成長的意義。(5分)三、綜合探究題(共 20 分)22.(本題 20分)【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為弘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讓全會精神人腦人心,落地生根。你所在的學校準備以此召開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任務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材料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請你搜集兩句古語來印證這一觀點。(6分)材料二 46 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從昔日貧困荒蕪,到今日繁華生機;從科技蹣跚學步,到創新引領風騷;從交通信息閉塞,到海陸空四通八達……這一切,都是改革開放的杰作,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杰作。2024 年 7 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黨對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的新部署、新要求,為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2)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部署,新要求?(6分)任務二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緊跟一步、前進一步。黨的二十大鮮明指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繼續強調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這些重要論斷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實踐需求和所面臨的各種挑戰的積極回應,也是關于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關系的莊重聲明。——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3)請就如何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從國家、社會、個人角度分別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8分)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D C B D A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B B C C A A C C21.(1)①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目前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2)①技術革新,發展智慧農業,培育和開發新品種,提高產品質量。②創新生產經營銷售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收益。(3)①有利于激發青少年學習興趣,點亮科學夢想②有利于青少年開拓視野,播撒科技創新的種子,培養創新精神。22.(1)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2)①發展經驗:我國過去 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②新矛盾: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③新常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新挑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⑤時代特色: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①國家: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②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③個人: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