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A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期末階段檢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時間 : 90 分鐘 滿分 : 100 分)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 21 22 23一、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的選項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1.2024 年 10 月 1 日,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周年。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體中國人民: 以( )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今天,我們慶祝共 和國華誕的最好行動,就是把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A.75 高質量發展 B.70 中國式現代化C.70 高質量發展 D.75 中國式現代化2.2024 年 11 月 28 日,新疆于田縣,隨著最后寬 50 米、長 100 米沙地栽上胡楊、梭梭、紅柳等固沙苗 木,環繞( )沙漠邊緣全長 3046 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全面鎖邊“合龍 ”。A.毛烏素 B.巴丹吉林 C.騰格里 D.塔克拉瑪干3.2024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將召開第七屆進博會。進博會吸引了眾多國家和企業參 展,展品范圍廣泛,涵蓋了多個領域,展現了全球貿易的多樣性和活力;不僅是一個商品交易的平 臺,更是一個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綜合性平臺,推動了全球貿易和經濟合 作的發展。進博會的成功舉辦說明①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影響著世界②中國已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③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④改革開放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4.2024 年 9 月 10 日下午,華為備受矚目的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正式亮相,這是華為的又一力作。它 不僅標志著科技幻想向現實的華麗轉身,更象征著華為品牌與技術實力邁上了嶄新的臺階,也說明 了歷經美國數年極限打壓,華為不僅沒有倒下,而且還不斷向世界遞出驕傲的科技名片。對此,你 的正確理解是①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③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④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5.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的首要任務。下列屬于高質量發展的做法是①某省采取措施積極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②我國堅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居民收入持續增長③某市多項消費惠民政策出臺,重視消費新場景的培育④某市堅持推行“ 四議兩公開 ”,切實保障了群眾利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2024 年 10 月 16 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廈門聽取福建省委和省 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 “聚焦人民群眾所思 所想所盼,優先抓好民生領域各項改革。 ”習近平總 書記的講話彰顯了①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推進改革開放④國家堅持同步富裕原則,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2024 年 11 月,一批新規開始施行,惠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鐵路客運全面推廣電子發票,差旅報銷更 加便利; 電動自行車加強準入認證,交通參與者更有安全保障;依法加強突發事件應對管理,預防和 減少突發事件發生……這些規定的出臺和實施①能讓所有公民都做到尊法守法用法②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③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體現④表明我國已經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2024 年 5 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 現代化的決定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這表明①我國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②黨外人士座談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唯一形式③人民當家作主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和空話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利益的民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9.2024 年 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保護和運用好紅色資源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臨 沭某學校欲組織以“重溫習語 傳承紅色基因 ”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下列可選為研學項目的有①感悟愛國精神,參觀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②追尋文化之旅,探訪北溝頭龍山文化遺址③感受科技魅力,走進臨沭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④緬懷革命先烈,祭掃濱海革命烈士陵園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0.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之一,是中華民族 5000 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 理念。下列做法符合“和諧 ”理念的是A.與人發生沖突時,逼迫對方讓步B.參加班級勞動時,袖手旁觀C.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D.不聽父母勸告,沉迷網絡游戲11.2024 年 6 月 8 日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 ”。 期間,全國文博單位組織開展相關活動 7300 余項。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A.繼承革命文化 B.提高法治意識C.堅定文化自信 D.吸收外來文化12.2024 年 5 月 26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印發了 《關于依法懲治“ 臺獨 ”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于 2024 年 6 月 21 日發布施行。出臺該《意見》 旨在A.促進臺灣地區繁榮發展 B.加速“一國兩制 ”方針形成C.確立兩岸關系政治基礎 D.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13.小涵同學復習道德與法治內容時翻開了自己的筆記,但是其中有幾個地方被老師批注“錯誤 ”,需要 修改,請你看看錯誤的是A.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B.中國精神: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C. 自信的中國人需要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D.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4.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只有喊著同一個號子、朝著同一個方向同舟 共濟,才能奮力駛向夢想的前方 ”。這里的“時代 ”和“夢想 ”分別指A.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改革開放新階段、振興中華實現現代化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基本實現現代化15.2024 年 6 月 7 日,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由中國提出的決議、宣布每年 6 月 10 日 為文明對話國際日,以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加強全球團結。文明對話有助于①尊重文化多樣性,美美與共②文化多樣性成為當今時代主題③增進理解信任,消除文化差異④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發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6.2024 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于 9 月 4 日至 6 日在北京舉行。中非領導人圍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 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 ”這一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為中國主導世界新格局奠定了理論基礎②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路③已經得到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認同④充分表達了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愿望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17.10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提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球發展倡議,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國的 做法①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②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形象③讓各國人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④消除了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無論是北國的冰天雪地,還是江南的詩情畫意,人們對“詩與遠方 ”的向往意味著創新消費模式的無 限可能。從“特種兵式旅游 ”到 citywalk,從“進淄趕烤 ”到圍爐煮茶,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 消費熱點層出不窮。當前有越來越多的消費新亮點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這表明① 我國經濟已由高質量增長階段轉向高速發展階段② 層出不窮的消費熱點為我國經濟注入了強大的活力③ 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④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瀾湄合作,是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共同發起和建設的合作機制。瀾湄合作啟動 以來,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推動瀾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成為湄公河合作機制中最成功的典 范。中方設立的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在所支持的項目數量和資金量上均居湄公河國家前列。完成下 面 19-20 小題。19.材料體現了A、國家間只有合作,沒有競爭B.合作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C、國際間的合作主要是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D.中國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20.青藏高原是瀾滄江的發源地,如果下一次瀾湄合作招待會在西藏舉行,面對來自各國的友人,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①尊重差異,理解不同,包容多樣文化②堅定民族自信,展現唯我獨尊的中國影響力③文明有禮,平等相待,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中國風貌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二、非選擇題21. (21 分)材料一 2022 年 7 月,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憲法關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維護國家統一和民 族團結等規定,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牽頭啟動愛國主義教育法起草工作。材料二 2023 年 6 月 26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 會第三次會議審議,28 日起,法制工作委員會將草案印發中央有關部門、部分地方人大、基層立法 聯系點、全國人大代表和研究機構等征求意見,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上海虹橋居民區的立法信息員郅阿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立法意見討論時, 對第六項第五款“ 國旗、 國徽、國歌和壯美河山 ”內容,建議把壯美河山單列一條。她說,中國有句老 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我們找到中國 5000 年文明史的痕跡,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復興。2023 年 10 月 24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郅阿姨 提出的建議被采納了。她激動地說, “放眼世界有哪個國家能讓普通百姓參與國家法律的制定修改, 還能被采納,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1)根據材料,看我國全過程民主,你得到哪些認識 (8 分)(2)從法律與道德的關系角度分析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原因 (9 分)(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如何建設法治中國的認識。 (4 分)22. (20 分)材料一 以竹代塑 ”是中國政府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倡議。竹子作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質 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為減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 《加快“ 以竹代塑 ”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行動目標——到 2025 年“ 以竹代塑 ”產業體系初步 建成。 “ 以竹代塑 ”為減少塑料污染提供了一條可探索的希望之路。(1)這一舉措體現了我國堅持怎樣的基本國策和發展理念 (7 分)材料二 【閱讀與感悟】一個塑料瓶的命運一個塑料瓶可 能 會 有 廢 ” 或“寶 ”兩種裁 然不同的命運 命運一 不分類 塑料瓶直接焚燒會造成大氣污染。被埋進土壤、扔入河湖大約需要 450 年才能 完全降解。埋入地下的塑料瓶, 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流入海洋的塑料 瓶, 難免會被一些海洋生物誤食, 最終又通過食物鏈循環, 讓人類自食其果。命運二 分類(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從垃圾是“廢 ”還是“寶 ”兩個角度分別談談你的看法。 (4 分)(3)請完成環保倡議書。美麗中國,你我共建共享。在此,我們倡議: (9 分)23. (19 分)材料一 據經濟日報報道,我國從 1950 年講出口總值僅 11.35 億美元,到 2023 年達 5.94 萬億美 元,中國貨物貿易總額已連續 7 年位居全球第一,搭建起一系列廣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在全球 經濟治理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材料一體現了當今世界特征有哪些 (2 分)(2)材料表明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9 分)材料二 2024 年 11 月 18 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 九次峰會。在峰會第一階段圍繞“抗擊饑餓與貧困 ”議題討論時,習近平發表題為《建設一個共同 發展的公正世界》的重要講話。(3)請你談談為消除貧困,世界各國作出了怎樣的努力 (8 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1-5 ADADA 6-10 ACDBC 11-15 CDBCC\ 16-20 CACDD二、非選擇題21. (1)①我國全過程民主體現人民當家作主。從愛國主義教育法的起草到通過,各環節都有民眾參與, 保障了人民民主權利。②民主決策科學民主。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使法律反映人民意愿,符合社會發展 需求。③民主具有真實性與廣泛性。普通百姓能參與法律制定修改且建議被采納,彰顯民主制度優越性。④我國民主制度充滿活力,人民能切實參與國家治理。(每點 2 分,共 8 分)(2)①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②愛國主義是傳統美德,制定該法能以法律強制力強 化愛國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道德踐行。③法律為道德建設提供制度支撐,推動公民道德素養 提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每點 3 分,共 9 分)(3)①科學立法,提高立法質量,使法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利益。②嚴格執法,確保法律有效實施。③公正司法,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④全民守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識。(每 點 1 分 ,共 4 分)22. (1)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 以竹代塑 ”體現對資源的節約和 環境的保護,推動產業綠色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基本國策 3 分,發展理念 4 分,共 7 分)(2)垃圾是“廢 ”:不分類處理的塑料瓶會造成大氣、土壤、水污染,危害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凸顯環 保緊迫性。垃圾是“寶 ”:分類回收的塑料瓶可重新加工利用,實現資源循環,減少資源開采和廢棄物 排放。(每個角度 2 分,共 4 分)(3)①樹立環保意識,學習環保知識。②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綠色出行。③積 極參與垃圾分類。④監督舉報破壞環境行為。⑤宣傳環保理念,帶動他人參與。(每點 3 分,共 9 分)23. (1)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我國貿易情況體現經濟全球化下與世界經濟融合及在全球經濟格局中 的地位,也反映世界多極化趨勢下各國經濟關系及我國影響力。(每點 1 分,共 2 分)(2)①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龐大的貿易規模和 持續增長的態勢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與合作, 在全球經濟循環中發揮著關鍵的鏈接和推動作用。②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通過積極搭建國際合 作平臺,如“一帶一路 ”倡議等,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影響力日益增強,促進了國際經濟規則朝著更 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提升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包容的全 球經濟秩序。③提供廣闊市場與投資機遇。中國不斷擴大的市場規模吸引著全球各國的商品和投資,同 時中國企業也積極“走出去 ”,在海外開展投資與合作,為世界各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商業機會, 促進了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共同繁榮。(每點 3 分,共 9 分)(3)①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和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改善 生產條件,如援建交通、能源等項目,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增強其減貧能力。②國際組織發揮重 要作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通過提供低息貸款、扶貧項目資助等方式,協助貧困國家制定 發展規劃,實施減貧項目,推動貧困地區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③各 國政府制定并實施本國的減貧政策和戰略。如一些國家通過實施農村發展計劃、提供小額信貸、開展職 業培訓等措施,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就業能力,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④鼓勵企業參與減貧行動。推動企業在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發展產業,創造就業崗位,帶動當地經濟發 展, 同時引導企業開展公益活動,改善貧困地區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條件,助力脫貧攻堅。(每點 2 分 ,共 8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