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秋學期初中學生階段性評價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考試用時:60 分鐘; 滿分 50 分)注意:1.本試卷分第 I 卷和第 II卷兩個部分。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第 I 卷 共 20 分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1.有人說,中學時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有人說,中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十字路口;有人說,中學生 依然是懵懂的孩子;有人說,中學生正在長大成人。在中學時代,我們應該①努力學習,勤于思考,拒絕參加任何活動 ②珍惜時光,挖掘潛能,隨意發展自己個性③明確目標,挑戰自我,做有理想的中學生 ④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做敢擔當的中學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進入新校園,遇見新老師、新同學,我們將度過精彩紛呈的初中階段。 以下是幾位同學為自己的初中 生活制訂的“誓言便箋 ”,你認為恰當的是A.小新:我決定不參與社會實踐,專心學習 B.小華:我要從點滴做起,實現永保第一C.小陽:我想提前規劃,更好迎接初中生活 D.小天:我的主要任務是結交朋友3.唐朝時期,魏征敢于進諫,直言唐太宗李世民的不當之處,而李世民也虛心聽取魏征的意見,最終成 為“一代明君 ”。唐太宗曾言: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 以明得失。 ”這說明①他人評價比自我評價的效果更好②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主要靠他人評價③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④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巴黎奧運會冠軍孫穎莎在香港都會大學做了有關“夢想、成長和幸福 ”的演講,她在演講說: “胸前的國旗永遠大于背后的姓名 ”。從夢想的角度,這給予我們的啟迪是①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②有志向的少年一定能站在時代的潮頭③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 ④青少年要增強志氣,做自強的中國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從小父母就要求小昭吃飯時不準剩飯剩菜;衣服鞋子整潔干凈、可以御寒即可,不可與同學攀比或追 求名牌;文具需要多少買多少,不得浪費。據此推測,小昭父母所秉承的家訓是A.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B.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C.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D.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6.人工智能(AI)賦能教育變革,推動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以下對AI 背景下師生關系描述恰當的是①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 ②老師是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③學生不必再理解尊重老師 ④學生在學習中不再需要老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小鋼回顧了升入初中以來與朋友小川相處的一些細節,同學們作了微點評,其中最合理的是A.剛進入新的班級,小川主動與我交流——交友需要熱情B.我不想說的事,小川會一直追問我——交友不能有秘密C.遇到困難的時候,小川積極地幫助我——交友需要慎重選擇 D.在自習課的時候,小川總想和我講話——交友需要順從對方8.對于“集體的溫暖 ”,小榮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集體中,我們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當有人遇到 困難時,大家會紛紛伸出援手,給予幫助和鼓勵。這種關心并非出于義務,而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 露。下列做法中能體現集體溫暖的是①小李生病在家休息,同學們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為他補習功課②小明每次都會借用哥哥的身份證,帶同學們去網吧長見識③小楊犯了錯,為了不挨老師批評,同桌幫他隱瞞事情真相④小張在 1000 米體能測試中跑在最后,同學們為他加油鼓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美好集體是一點一點逐漸成長起來的,它的成長有你、有我、有他,有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列關于 美好集體建設的階段任務邏輯順序正確的是①成員分工協作 ②集體活力盎然 ③確立共同愿景 ④溝通合作順暢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10.2024 年 11 月,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過水門、覆國旗、騎警開道……每個 細節都是最崇高的敬意, 以國之名,迎接英雄兒女回家,傳承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們活在我們 心中。這啟示我們①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 ②要有序參與集體生活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 ④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 年 5 月 1 日凌晨,在廣東梅大高速公路上,黃建度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下跪,逼停前方不知情 況的來車,避免繼續沖入塌方深坑,沒有讓悲劇變得更糟。黃建度用這一跪啟示我們①生命至上,生命價值高于一切 ②敬畏生命,不漠視他人的生命③守護生命,學會自救自護方法 ④漠視自我,在平凡中創造偉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遠離危險,方能平安生活,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下列句子中體現了這一觀點的是A.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B.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C.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D.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13.過年期間,很多同學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為了增強學生們的安全意識,有同學編寫了一段順口溜, 其中正確的有A.新年到,放鞭炮,人多時候煙花爆 B.不亂扔,不瞎玩,安全時刻放心中C.火柴棍,打火機,用完切記貼身放 D.遇火災,不慌張,勇敢上前去滅火14.“趁年少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于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養料,所以年輕 時應努力求知,這樣,年老時才不致空虛。 ”達 ·芬奇的話主要啟示我們A 要滋養心靈,豐富精神世界 B.要以頑強不屈的精神戰勝挫折和困難C.養護精神比愛護身體更重要 D.等年老后,我們再開始關注心理健康15.人生如同航船,把準方向,才能確定航行的線路,駛向幸福的彼岸。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在青 少年時期就確立了人生目標,找準了人生的前進方向。我們樹立人生目標的必要前提是A.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C.考上大學,找到滿意的工作16.從漫畫中我們能夠獲得的感悟有①要取得成功必須經歷挫折和失敗②消極的人生態度使人心灰意懶、消極懈怠③經歷挫折和困難不利于我們成長④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A.①② B.①③B.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D.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利C.②④ D.③④1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體現出的積極人生態度是A.滿足現狀 B.認真務實 C.勤奮進取 D.樂觀向上18.2024 年,共有 1088 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他們中有工程師、一線工人、醫生、快遞員、農 民工等。這說明①人們通過勞動為社會作貢獻 ②所有職業都有高低貴賤之分③不同行業的勞動者都值得尊重和學習 ④勞模對國家貢獻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勞動課已正式成為一門獨立課程。今年國慶假期,某校給學生布置了烹飪、整理家務等勞動作業。這 些作業的布置有利于引導學生①樹立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 ②重視課外實踐,積極奉獻社會③學會學以致用,承包家務勞動 ④尊重勞動成果,體會人生價值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在討論“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 ”這個內容時,同學們發表了不同的觀點。下列同學的觀點,你不贊 同的是A.我們可以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B.無論平凡還是偉大,都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充滿精彩C.平凡的人同樣可以在踏實奮進中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D.平凡的人雖然也創造了價值,但與偉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第Ⅱ卷 共 30 分二、簡析題(要求對問題作簡要的分析與說明。2 題,共 15 分) 21.學校開展“生命的思考 ”主題論壇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論壇一:感悟生命】同學們選擇了關于生命的名言,表達對生命的感悟名言 對生命的感悟人生不售來回票, 一旦動身, 絕不能復返 ①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②仁者愛人, 推己及人 ③(1)運用所學,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3 分)【論壇二:守護生命】同學們在一起討論守護生命的話題:甲:我在學校認真參加安全演習活動,還學習了緊急救護的知識和技能。 乙:我每天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沉迷網絡,杜絕不良嗜好。丙: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潤心行動 ”掌握自我調節方法,還擔任了班級的心理委員。 丁: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和同學一起去博物館參觀。(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談談我們該如何守護生命 (4 分)22. 【明理導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情境一:好朋友亮亮被一個高年級的學生欺負了,他要小元跟他一起去教訓那個學生。 (1) 小元的正確做法 : 。 (1 分)理由 : 。 (1 分)情境二:小奇上課有時注意力不集中,沒能回答出老師的問題,被老師批評,感覺很沒面子, 就不高興繼續聽課了!(2) 小奇的正確做法 : 。 (1 分) 理由 : 。 (1 分)(3)請從兩個不同角度說明圖片體現道理的依據。 (4 分)三、實踐探究題(要求緊密結合材料,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來探究問題。15 分)23.2024 年 4 月 28 日慶祝“五一 ”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 民大會堂舉行。255 個集體和 1088 名個人分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 1034 個集體獲全國工人 先鋒號。某校七年級(1)班據此開展了“增強勞動觀念,發揚實干精神 ”的主題班會活動,現請你一 起參與探究。【中國夢 ·勞動美】勞動者的一分鐘 消防隊員: 1 分鐘, 完成整裝、上車、出發, 這是消防隊員的出警速度。他們和時間賽跑, 與火魔競速! 建筑工人: 1 分鐘,綁幾十個箍筋結。一分鐘又一分鐘, 他們白天黑夜忙碌在鋼筋水泥之間, 用雙手筑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 人民教師: 1 分鐘, 喚起情感、啟迪智慧、打開心扉。那是人民教師無數個日夜的積淀, 他 們鍛造的不只是課堂, 還有人生!(1)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思考為什么要表彰這些勞動者 (5分)【中國夢 · 品勞動】2024 年五一勞動節表彰大會表彰了多個行業的勞動者,涵蓋了 19 個行業大類。表彰對象中,有 48.6%的獎狀、33.7%的獎章、35.5%的先鋒號屬于新質生產力對象。面向基層、一線、普通勞動者:表 彰對象中,產業工人占 40.3%,其他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占 25.0%,科教人員占 21.9%,表彰了貨 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先進典型, 占 2024 年獎章對象的 4.1%。(3)有同學認為:表彰科學家、專業技術人員值得肯定,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大,但貨車司機、快 遞員、外賣配送員……就是普通平凡的勞動者,是不應該的。請結合所學,對此觀點進行評析。 (5分)【中國夢 ·靠實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個人擼起袖子加油干,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斗。(3)請你從自身角度,圍繞“美好人生我追求,你我共筑中國夢 ”為主題,運用所學,為助力中國夢的 實現擬一份行動方案。 (5 分)要求:僅需列出要點;恰當運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層次清楚,表述規范,書寫工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D A A A B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A A C D B B D二、簡析題(共 30 分)21. (1)①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有的人雖然生命已經結 束,但他們的精神和貢獻卻永遠被銘記。③我們要關愛他人生命,如同愛護自己生命一樣,做到推己及 人。(每點 1 分,共 3 分)(2)①甲同學參加安全演習和學習救護知識技能,說明守護生命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提高安全意識和自 我保護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②乙同學合理作息、不沉迷網絡和杜絕不良嗜好,表明要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愛護身體。③丙同學參加“潤心行動 ”和擔任心理委員,體現了守護生命要關注 并養護我們的精神,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調節情緒。④丁同學參觀博物館,說明養護精神需要豐 富精神文化生活,傳承優秀文化,在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每點 1 分,共 4 分)22. (1)小元的正確做法:拒絕亮亮,并勸阻他不要去教訓那個學生。(1 分)理由:友誼不能沒有原 則,當朋友的要求不合理時,我們要加以勸阻,不能盲目跟隨朋友去做違法違紀的事情。(1 分)(2)小奇的正確做法: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調整心態繼續認真聽課。(1 分)理由:老師的批評是對 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是為了幫助我們改進不足,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把 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1 分)(3)從挫折角度: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人們面對挫折的態度和反應不同,結果也不同。積極 面對挫折,能發掘生命的力量,培養堅強的意志,戰勝挫折,走向成功;消極對待挫折,則可能一蹶不 振。(2 分)從人生態度角度: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激發自身的潛能,勇敢面對困 難,努力奮斗;而消極的人生態度會使人喪失信心和動力,陷入困境。我們應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勇 于挑戰,實現人生價值。(2 分)三、實踐探究題 23.(1)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這些勞動者通過辛勤勞動,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了巨大的 價值,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②無論是消防隊員的快速出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筑工人 的辛勤勞作建設城市,還是人民教師的教書育人塑造靈魂,他們都在勞動中踐行著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彰顯了勞動的偉大意義。③表彰勞動者能激勵更多人熱愛勞動,弘揚勞動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 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每點 2 分,共 5 分,任答 3 點即可)(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1 分) ①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從事不同的勞動,但都在為國家和社會的 發展做出貢獻。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他們在社會的日常運轉中發揮著 不可或缺的作用,保障了物資的流通和人們生活的便捷。②科學家、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固然重要,但 普通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同樣值得尊重和認可,他們共同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都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③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和價值。(每點 2 分,共 4 分, 任答 2 點即可)(3)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責任。②努力學習科學文 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科技創新、志愿服務等,在實踐中鍛煉自己。④弘揚勞動精神,熱愛勞動,積極 參與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⑤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社會發展,積極為社會發展 建言獻策,勇于擔當,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每點 1 分,共 5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