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期末學業質量監測試卷道德與法治第Ⅰ卷(選擇題 共 30 分)第Ⅰ卷共 15 小題,每題 2 分,共 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農民伯伯為我們種糧食,建筑工人為我們造房子,司機師傅為我們提供便利的交通……這表明A.青少年要養成親社會的行為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個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社會 D.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2. 2024年 11月,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行。本次峰會圍繞數字經濟、互聯網公益慈善、互聯網文化交流互鑒等議題舉辦 24場分論壇,思考如何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世界。這說明網絡①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全部③為文化傳播搭建平臺 ④推動經濟社會的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列對話啟示我們爸爸說:在公交車上可以用網絡看新聞,發郵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奶奶說:孩子回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把孩子從大人身邊奪走了。A.學會“信息節食”,保護隱私 B.網絡包羅萬象,能夠增長見識C.學會合理利用網絡,揚長避短 D.學會辨析信息,抵制不良信息4.復興號列車設有靜音車廂,旅客在享受“靜音福利”的同時,也須在車廂內保持安靜使用各類電子設備時須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等。這表明①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保障 ②規則是人們在共同協商基礎上形成的③違反社會規則就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們需要發自內心地敬畏和遵守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 ④5 .如皋市道德模范吳玉蘭,侄子家中遭遇變故,年幼的侄孫無人照護,吳玉蘭將侄孫接到自己家。“孩子,從今天開始,這里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因為這句承諾,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陪伴,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的行為啟示我們A.要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 B.文明有禮是立身處世的前提C.應該重視他人,以禮待人 D.增強法治意識,平等待人6.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案 例 違法行為A 王某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賠禮道歉 行政違法行為B 某工廠偷排工業廢水被環保部門處罰 刑事違法行為C 小張騎摩托車不戴頭盔被交警罰款 行政違法行為D 李某因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民事違法行為7.用圖示法表示所學概念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的學習方法之一。下列概念關系能用右圖表示的是A.①社會規則 ②道德B.①刑罰處罰②刑事拘留C.①行政制裁 ②沒收財產D.①國家安全 ②國家利益8.在生活中,法律服務站的工作人員,能幫助我們解釋維權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如果經濟困難,需要打官司來討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援助。這告訴我們A.如果我們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B.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C.要遠離違法犯罪,任何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制裁D.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的幫助,維護合法權益9.八年級的小美擔任了學校舞蹈社團的隊長,雖然學習任務繁重,但她還是選擇積極投入社團工作,并把社團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小美的選擇啟示我們A.履行責任,首先學會對集體負責B.承擔不同角色的所有責任C.學會減壓,正確面對學習的壓力D.勇于承擔自己選擇的責任10.如皋市“雉水父母學堂”是一個家庭教育志愿服務公益項目,該項目致力于打造區域性父母成長共同體,以家長的自我成長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托底。從中我們體會到A.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B.人人都能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C.服務和奉獻社會以推動社會文明進步D.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11.南京理工大學的“暖心飯卡”項目,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在校的真實消費指數,精準識別出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學生,悄悄給困難學生的飯卡加錢,避免了學生的尷尬,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校園吃飽吃好。學校悄悄將“暖心”送給學生的舉措,體現了①關愛他人,講究策略 ②換位思考,尊重他人③欣賞他人,給予力量 ④關愛學生,確保成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適老化服務,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關愛老年人的意義在于①關愛老年人就是關心愛護他們的身體健康②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他們帶來溫暖和希望③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④我們應心懷善意、盡己所能,從小事做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借助食品經營安全智慧監管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平臺等,如皋市市場監管部門對中小學學校食堂的環境衛生、加工操作流程、食材采購貯存等方面進行檢查,為全市師生飲食安全加上一道“安全鎖”。這體現市政府部門A.堅持個人利益至上 B.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C.維護規則改進規則 D.堅持以政治安全為根本14.習近平主席在 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辛勤勞動的人民,埋頭苦干的工人,敢闖敢拼的創業者,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各行各業的人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這啟示我們①勞動是財富和幸福的源泉 ②中華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③要發揚實干精神創造輝煌 ④要正視發展中面臨的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某班以“爭做社會主義好青年”為主題開展了知識競賽,請你參與其中。以下三組題目的四個選項中,都有一個選項在性質上與其他三個選項不同,分別是題目 1 ①尊重他人 ②以禮待人 ③誠實守信 ④遵守法律題目 2 ①律師事務所 ②公證處 ③人民法院 ④法律援助中心題目 3 ①中學生守則 ②刑法 ③治安管理處罰法 ④民法典A.③④② B.④③ ① C.④② ③ D.④②①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20 分)答案請按要求寫在答題紙上。16. 2024年“雙 11”前后,不少消費者稱,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出臺后,此前關注的商品突然漲價,補貼后的價格與補貼前差別不大,甚至一些不法企業涉嫌騙補、套補,消費者沒能真正享受補貼紅利。湖北、四川等地商務廳對企業虛開發票和騙取國家政策補貼的違規行為予以處罰,取消涉事企業參與家電以舊換新的資格。(1)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回答,國家打擊“騙補、套補”行為有哪些社會價值 (4分)2024年 10月,江西奉新縣 5名“驢友”違規探險被困,當地政府迅速反應,組織數百名救援人員歷經 18個小時的艱苦搜救,終將失聯“驢友”安全找回。5名“任性驢友”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 2萬元救援費用。救援費用自擔,向全社會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任何對規則的漠視都可能帶來不可承受之重。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八十二條:旅游者在人身、財產安全遇有危險時,有權請求旅游經營者、當地政府和相關機構進行及時救助。旅游者在接受相關組織或機構的救助后,應當支付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2)同學們對“誰該為救援費用買單”的問題議論紛紛,最終得出結論:“驢友”探險不可“任性”,否則會為此買單。請從自由與規則關系的角度,分析同學們結論的合理性。(4分)17.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維護國家安全,需要時刻警鐘長鳴;捍衛國家安全,離不開每一個人的主動參與。某校八年級(1)班收集信息,開展“國家安全,你我共護”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信息一: 2024年 10月 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灣島周圍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檢驗了戰區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此次演習是對“臺獨分裂行徑的強力震懾。(1)同學們在翻閱網友評論時,發現有個網友正發表有關“臺獨”的不當言論。如果你是本班同學,你會怎么做,并說出這樣做的理由。(4分)信息二: 2024年 11月 20日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 25周年紀念日。“愛國不需要討論國家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是航天員不變的誓言。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應對各種危機挑戰,他們承載著國家榮譽,肩負著太空夢想,卻缺席了家庭中太多重要時刻。他們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幕后英雄,作為新時代的航天工匠,他們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確保每一件產品零缺陷。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經年累月的付出讓他們能達到一次做對、一次做到完美。(2)從航天員以及航天工匠身上,我們能學到哪些品質 (4分)信息三: 通過調查、訪談發現,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本校約 70%的同學表示“聽說過但不熟悉”,約 10%的同學表示根本沒有聽說過。約 80%的同學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是成年人的事情,身邊同學對國家安全的概念仍停留在軍事、國防、外交等一些傳統領域,忽視了對生物、文化、科技等新興領域國家安全的認知。(3)針對這個發現,同學們撰寫了一份建議書提交校長室,請你補充完整。(4分)關于加強學校對未成年人國家安全教育的建議八年級(1)班全體同學原因:建議:①②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期末學業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0 分)1.C 2.D 3.C 4.B 5.A 6.C 7.A 8.D 9.D 10.C 11.A 12.C 13.B 14.B 15.B二、非選擇題(共 20 分)16.(1)國家打擊“騙補、套補”行為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引導公民遵守社會規則;(1 分)有利于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1分)有利于弘揚誠信的中華傳統美德;(1 分)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1分)(2)①“驢友”探險不可任性,因為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材料中“驢友”的違規行為占用了公共資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2 分)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材料中“驢友”的行為,承擔了相應的民事責任。(2分)17.(1)駁斥網友言論,(1 分)并向公安機關舉報。(1 分)理由:公民有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的義務;(1 分)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1分)(2)學習航天員和航天工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1 分)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放棄個人利益,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1 分)學習他們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無私奉獻精神;(1 分)學習他們的實干精神、敬業精神。(1 分)(3)示例:原因:部分同學國家安全意識淡薄,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安全內容認識不足。(2 分)建議:①組織學生學習國家安全的相關知識;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宣傳活動,通過張貼標語、宣傳畫等方式進行;③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等;④對國家安全教育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先進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每點 1 分,共 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