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上)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滿分:100 分 時間:80 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計 45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1.進入初中,小亮為了提高身體素質,他制訂了每天堅持跳繩的計劃。他將目標寫在卡片上,貼在醒 目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同時,他還邀請了好朋友來監督。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小軍的身體素質有 了明顯提升。小軍的成功說明( )①設定合理的發展目標有助于目標實現 ②切實可行的計劃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條件③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才可能實現目標 ④有了好朋友的監督, 目標就一定能實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下表是某同學對自己的認識,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序號 自我認識 評價① 我是體育委員, 必須帶領大家鍛煉身體 從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 明確自身責任② 老師說我是個“搗蛋鬼 ”, 但我覺得還行 通過自我評價認識自己, 比較自卑③ 我很壯, 說話聲音大, 但實際上很膽小 從生理、心理方面認識自己④ 我能夠虛心接受老師對我的批評與指正 理性對待他人評價, 正確認識自己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以下屬于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做“更好的自己 ”的是 ( )①某畫家向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捐出億元②小夏只欣賞自己,別人的意見聽不進也不去做③小濤積極幫助同學補習功課,提高全班學④小寧凡事都認真分析別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巴黎奧運會冠軍孫穎莎在香港都會大學做了有關“夢想、成長和幸福 ”的演講,她說: “胸前的國旗永遠大于背后的姓名 ”。從夢想的角度,這給予我們的啟迪是 ( )①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 ②有志向的少年一定能站在時代的潮頭③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 ④青少年要增強志氣,做自強的中國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從這些傳統文化 中,我們應該懂得,學會學習( )①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②需要堅持終身學習的求知態度③需要運用同伴合作的學習方式 ④需要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親情是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下列詩句體現親情的是 ( )①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③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 三春暉 ”下列行為能體現“寸草心 ”的是 ( )①參加工作后,女兒首次領到工資,悄悄為媽媽安排了一次健康體檢②五一出游,兒子背著年邁的父親登上長城,實現了父親多年的心愿③面試前,媽媽叮囑女兒要相信自己,不管結果如何,只要盡力就好④上學路上,爸爸撐著雨傘幫兒子遮雨, 自己衣服淋透了卻無暇顧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2024 年 9 月,根據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跡改編的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正式 播出,此劇講述了張桂梅校長十幾年來用自己的愛與堅守,幫助山里 1804 名貧困女生走出大山,點亮鄉 村孩子人生夢想的故事。以下感受不正確的是 ( )①張老師深深的仁愛之心 ②師生交往貴在教學相長③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 ④經驗豐富的老師才會受到尊重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正能量 ”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正能量對 我們有積極影響。下列朋友對“我 ”的影響中,屬于正能量的有( )①小樂見多識廣,我也開拓了眼界②我不喜歡上體育課,小華告訴我要勞逸結合③小鵬性格開朗,和他相處我變豁達了④小鳴和其他同學有矛盾,我也跟著不理他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下列關于集體生活中可能產生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是 ( )A.只做自己分內的事→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凝聚力增強了B.做事情顧全大局→必然犧牲我們個體的利益→班級凝聚力增強了C.同學之間求同存異→營造互相尊重友好相處的班風→班級凝聚力增強了 D.確立集體共同目標→班級凝聚力馬上增強了→成為全年級最美好的班級11.指紋支付是一種集光學成像、 電子計算機、精密機械等多種技術于一身的科技產品,密碼是特定人的 指紋。在世界上,兩個擁有完全相同指紋的人出現的概率為 640 億分之一。這說明了 ( )A.生命是獨特的 B.生命是不可逆的 C.生命是無限的 D.生命是有限的12.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活狀態,保持身心健康需要關注并滋養心靈。下列選項體現豐富精神世界 的是 ( )①出行途中遵守交通規則,綠燈停綠燈行②參加“書香校園,閱享人生 ”讀書主題活動③在學校的組織下一起收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④參加學校組織的消防疏散應急演練,掌握自護自救技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3.右面的“人生規劃模型 ”啟示我們,在樹立人生目標時, 要( )A.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B.綜合考慮主客觀因素C.制訂遠大的人生規劃D.只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14.從漫畫中我們能夠獲得的感悟有 ( )①要取得成功必須經歷挫折和失敗②經歷挫折和困難不利于我們成長③消極的人生態度使人心灰意懶、消極懈怠④積極的人生態度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5.2024 年,共有 1088 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他們中有工程師、一線工人、醫生、快遞員、 農民工等。這說明( )①勞模對國家貢獻最大 ②人們通過勞動為社會作貢獻③所有職業都有高低貴賤之分 ④不同行業的勞動者都值得尊重和學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共計 55 分。)16. (6 分)某校七年級學生利用假期開展實踐學習。七年級學生小亮利用假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贊同。小輝卻說: “小亮的行為又不能提高學習成績,有什么用 我只要負責在學校好好學習就行了。 ” 請你結合材料,聯系所學,對小輝的觀點進行辨析。 (6 分)17. (8 分)家是一盞燈,照亮我們前方的路;家是一條路,伴我們走向光明。某校七年級(2)班以“親情之愛 ”為主題開展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話題一 共沐溫馨瞬間班長小安給大家展示了一張他在小區宣傳欄上看到的剪影(如右圖)。(1)請你為漫畫擬寫一句宣傳語。 (2分)話題二 共建美好家庭建設美好家庭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請你幫助大家完成下列“行動指南 ”。建設美好家庭“行動指南 ”優良家風共傳承 我們要 。 (2 分)美好家庭共創建 父母應 ; (回答兩點即可, 2 分) 子女應 。 (回答兩點即可, 2 分)(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將“行動指南 ”補充完整。 (6 分)18. (14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交友狀況引人思為了更好地了解本班學生的交友現狀,某班進行了一次調查,以下是整理出來的部分調查結果。七年級 (2) 班交友狀況調查分析表 (節選)1. 你希望交到好朋友嗎 希望(100%)2. 你交朋友最看重什么 興趣愛好一致 (43%) 品行端正 (37%) 性格友善(15%) 其他: 如成績、家庭情況等 (5%)3. 你維系友情最主要的方式是 互相關心、幫助 (51%) 經常交流、玩耍 (30%) 送對方禮物 (13%) 其他: 如網上聊天等 (6%)材料二▲人際困惑待解答關于“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 ”,有兩位同學分享了自己的人際交往困惑:小安:最近我和好朋友小輝鬧了點不愉快,上周二我忘帶飯卡,于是直接拿小輝放在桌上的飯卡刷了, 本想過后把錢還給她,但她得知此事后很不高興。昨天小輝數學作業沒完成,想借我的作業抄一下,但 被我拒絕了,結果今天她就不理我了。對此,我很苦惱。小亮:前兩天我和同桌晚自習傳紙條;不小心被語文王老師看到,王老師嚴厲批評了我們倆,還讓我們 寫檢討,我和同桌都很討厭王老師。相比之下我們都更喜歡英語李老師,因為李老師很溫柔,從不罰學 生寫檢討。現在一上語文課我就不想聽,我該怎么辦呢 (1)請根據材料一,總結該班學生交友現狀,并運用“友誼的真諦 ”相關知識分析其原因。 (6 分)2)請結合材料二,運用“珍惜師生情誼 ”與“交友的智慧 ”相關知識,為小安和小亮答疑解惑,助力他 們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8 分)19. (13 分)【我與集體共成長】集體是一個溫馨的詞語,學校是一個大集體,班級是一個小集體。無論我們對所在的集體是否滿意, 心中都充滿對美好集體的向往。為此,七年級某班同學進行了實踐探究。▲集體活動我參與美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在這個集體中,我們可以 一點點長大;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的陽光時常照耀我們的心靈……(1)某校七年級學生準備以集體為背景材料開展一次主題活動,請你設計活動主題和活動形式(至少兩 個)。 (4 分)▲集體生活我分享班會上,小明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剛進入班時,我性格比較內向,很少與同學交流,學習 成績也不盡人意。但是,老師和同學沒有放棄我,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幫助我。現在,我變得開朗起 來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參加了自己喜愛的攝影社團。(2)請你分享你在集體中感受到的溫暖片段。 (3 分)▲集體建設我倡議心中有對美好集體的憧憬,腳下有建設美好集體的行動。為了讓班集體更加優秀,班級決定向全 班同學發出倡議。(3)為了讓班集體更加優秀,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 (6 分)20. (14 分)為增進同學們對生命的感悟,某校七年級(3)班開展以“生命的思考 ”為議題的探究式學 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議題一 從生活情境中探討守護生命地震時,不要驚慌,乘電梯迅速逃離。(1)請你結合生活經驗,評價上述情境中的做法并說明理由。 (4 分) 議題二 從人物事跡中感受生命意義少年立 志 茅以升 9 歲時, 家鄉一座年久失修的橋梁因眾人擠壓而坍塌, 人員傷亡慘 重。從此他暗下決心: 一定要造出結實牢固的橋。后來, 當他得知詹天佑 敢為人先、不畏艱險建成京張鐵路后, 夢想的輪廓逐漸清晰: 要以詹天佑 為楷模, 出洋留學深造, 掌握尖端技術, 立志為國建造新型大橋。創造 奇跡 1933 年, 茅以升主持建造錢塘江大橋。面對重重險阻, 他不顧個人安危沖 在一線, 橋梁上的每根鋼架、每個鉚釘他都要親自驗收。歷時兩年半, 終 于建成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梁。晚年自 評 晚年回首, 茅以升曾說: “人生一征途耳, 其長百年, 我已走過十之七 八, 回首前塵, 歷歷在目, 崎嶇多于平坦, 忽深谷, 忽洪濤, 幸賴橋梁以渡。橋何名歟 曰奮斗。 ”(2)“ 中國橋梁之父 ”茅以升一生為祖國江河架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茅 以升的經歷對我們中學生追求美好人生有何啟迪。 (6 分)(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茅以升的晚年自評中蘊含的深意。 (4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計 45 分)1-5 ADBDB 6-10 AADAC 11-15 ACBDC二、非選擇題(共計 55 分。)16. 小輝的觀點是錯誤的。理由:①學習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我們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做都可 以是學習。小亮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也是一種學習,能提升他的社會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②在社 會實踐中,我們可以了解社會、關愛他人,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促進自身全面發展。這些品質 對我們的成長和未來發展非常重要,與學習成績的提高并不矛盾。(6 分)17. (1)示例:家有親情常相伴,愛滿人間永流傳。(2 分)(2)優良家風共傳承:我們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讓優良家風 在家庭中代代相傳。(2 分)美好家庭共創建:父母應關愛子女,注重教育和引導,為子女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尊重子女的意見和 想法,與子女平等交流和溝通。(2 分)子女應孝敬父母,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努力學習,積極向上,讓父母放心。(2 分)18. (1)交友現狀:該班學生都希望交到好朋友,在交友時最看重興趣愛好一致和品行端正,維系友 情的主要方式是互相關心、幫助。(2 分)原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朋友之間需要相互理解、支 持和幫助,興趣愛好一致和品行端正的朋友更容易建立深厚的友誼。(2 分)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 互相關心、幫助的友誼才能長久維持。(2 分)(2)小安: ①你未經小輝同意刷她的飯卡是不對的,即使事后還錢也應該先征得她的同意,要尊重朋 友的意愿和權利。(2 分) ②你拒絕小輝抄作業是正確的,這是幫助她遵守學習紀律,真正的友誼應該 是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你可以在課后幫助她解決學習上的困難。(2 分)小亮: ①你和同桌在晚自 習傳紙條是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老師批評你們是為了維護課堂秩序和幫助你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應該理解和尊重老師,向老師道歉并改正錯誤。(2 分)②不能因為老師的批評就討厭老師和不聽課,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育方式,你要學會適應和接受,珍惜師生情誼,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 成績。(2 分)19. (1)活動主題: “我與集體共成長,攜手共創美好班集體 ”。(2 分)活動形式:主題班會、演講 比賽、手抄報展覽等。(2 分)(2)示例:在一次運動會上,我參加跑步比賽時不小心摔倒了,膝蓋受傷,同學們紛紛跑過來關心我, 有的幫我查看傷口,有的扶我去醫務室,讓我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關愛。(3 分)(3) ①樹立共同的目標,讓我們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②各盡所能,發揮所長,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 量。③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集體任務。④自覺遵守集體規則,維護集體榮譽。⑤積極承擔責 任,關心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 3 點即可)20. (1)這種做法是錯誤的。(1 分)理由:在地震發生時不能乘坐電梯逃離,因為地震可能會導致電 梯故障,使人員被困,無法逃生,應該選擇樓梯等安全通道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3 分)(2) ①我們要有夢想,夢想能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茅以升從小立志造橋,為他的人生指明了方向。(2 分)②要將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茅以升立志為國建造新型大橋, 把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建設中。(2 分)③實現夢想需要努力和堅持,面對建造錢塘江大橋的重重險阻, 茅以升不顧個人安危沖在一線,努力奮斗,最終實現夢想。(2 分)(3)茅以升的晚年自評蘊含著人生充滿挫折和困難,但我們要憑借奮斗戰勝困難,實現人生價值的深 意。人生之路崎嶇不平,會遇到各種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奮斗,就像橋梁一樣跨越困難,實現 人生的目標和意義。(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