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一課 遠離違法犯罪第1課時 法不可違課后知能演練基礎鞏固1.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表現在( )①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②如果人們違反了法律,就要從重處罰 ③法律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 ④法律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面圖示中“ ”處應該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 →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A.趙某在電影院里接聽電話 B.李某借錢但到期不還C.王某多次撥打“110”謊報警情 D.張某醉酒駕駛機動車3.小成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識,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二百元罰款。小成爸爸承擔的法律責任屬于(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C.刑事責任 D.道德責任能力提升4.在七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對以下案例進行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案例1 劉某為謀取利益,在網上購買假冒品牌的奶嘴、奶瓶并對外銷售,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 案例2 房東陳某違規收取高價水電費,損害租戶利益,受到罰款一千元的行政處罰。①劉某的行為違反了民事法律,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②劉某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③陳某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④陳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法律,應當承擔行政責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要做到不違法,就要了解什么是違法。下列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①售賣盜版書籍 ②出版社經作者同意后發表其作品 ③照相館未經他人同意將其藝術照在櫥窗展示以招攬顧客 ④老師上課展示名人偉人照片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思維拓展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只,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免疫接種狂犬病疫苗……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楊某不重視遛狗牽繩問題,經某城管中隊執法人員多次勸說后仍拒不整改,最終被處以罰款五十元。(1)材料一中楊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材料二 犬只傷人事件一直以來備受各界關注。為加強養犬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城市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倡導市民文明養犬、規范養犬,各地紛紛發布文明養犬通告并開展不文明養犬行為專項整治。對此,有人持不同意見。甲:犬只管理靠法律,文明養犬邁一步。乙:養犬規則惹人煩,隨心養犬享自由。(2)針對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你認為正確的觀點加以評析。7.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增強學生法治意識,某校七年級(3)班開展了一次法治教育主題探究性學習活動。【辨行為,明后果】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中學生李某在玩耍時刺傷同學的眼睛,家長承擔全部醫療費并作出相應賠償 民事違法張某伙同他人多次在地庫破窗盜竊車輛內的財物,被判有期徒刑二年 ①一名男子將自己在道路上玩漂移、炫車技的視頻發布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被交警罰款二百元 ②(1)請你將上表中的空格內容補充完整,并用一句話概括其中蘊含的道理。【明警示,促成長】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福建省全省人民法院共審結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 317件1 776人,其中免予刑事處罰3人、適用緩刑386人,免緩刑適用率21.90%;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單處罰金1 209人,占生效判決的68.07%。(2)結合材料內容,談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3)綜合以上兩個欄目的內容,談談我們從中得到的警示。答案:課后知能演練1.C 2.C 3.B 4.C 5.A6.(1)楊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責任,接受行政處罰。(2)甲的觀點是正確的。犬只管理需要靠法律。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7.(1)①刑事違法。②行政違法。道理:法不可違,任何違法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