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 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二框 以 禮 待 人自主學習(閱讀教材37-40頁,找出以下問題,時間3分鐘。)1.禮的主要表現。2.文明有禮的意義/重要性。3.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dai ren li wei xian待人禮為先1微觀察一:課堂中的文明有禮課堂,是我們學習的主陣地,師生交往是課堂中的主要活動。請你說說,在日常課堂中,你的尊師禮儀?在日常課堂中,踐行尊師禮儀對你的學習有著怎樣的意義?課堂筆記:1.禮的表現。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社會生活中,禮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文明有禮的意義之——個人意義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微觀察二:社區中的文明有禮社區是我們的生活家園,鄰里交往是社區中的主要活動。請說說你生活的小區里,存在的文明或不文明行為,并說說這些行為對社區居民或社區建設有著怎樣的影響?文明有禮的意義之——社會意義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微觀察三:亞運會上的文明有禮9月23日-10月8日,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舉行。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其待客之道再次贏得世界的贊賞。思考:中國的待客之道為什么能贏得世界的贊賞?這些待客之舉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文明有禮的意義之——國家意義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課堂筆記:2.文明有禮的意義。(1)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個人)(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社會)(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國家)zuo wen ming you li de ren做文明有禮的人2微思考結合文明有禮的表現,說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文明有禮的人?課堂筆記:3.怎樣成為一個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微實踐:校園文明禮儀公約征集活動2023年9月14日,海南省文明辦發布《關于開展第三屆海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校園評選表彰活動的預通知》,號召海南省各中小學校積極參評。參評文明校園,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是一項重要指標。建設文明校園,從建設文明班級開始;建設文明班級,人人有責。現請大家參與班級禮儀公約征集活動,共同制定班級文明禮儀公約,助力建設文明校園。小組 內容 要求第1組 尊師禮儀 每小組圍繞主題內容,提出5個公約,討論時間5分鐘,將討論結果寫在展示紙上,小組長分享。第2組 待友禮儀 第3組 課堂禮儀 第4組 著裝禮儀 第5組 升旗/集會禮儀 海口一中八年級(17)班文明禮儀公約征集任務清單微感悟社會生活講道德,以禮待人顯文明。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ke tang xiao jie課堂小結3總結板書以禮待人做文明有禮的人待人禮為先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禮的主要表現禮體現了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文明有禮的意義個人:是立身處世的前提社會:促進社會和諧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國家:體現國家形象4鞏固重難點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麻煩別人,要說‘打擾’。這啟示我們要( )A.愛崗敬業 B.信守承諾C.關愛他人 D.以禮待人D練習2.2021年1月16日上午,益陽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益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條例》第八條倡導下列文明行為;遵守公共禮儀,言行舉止文明,在公共場所著裝得體、不喧嘩.這些文明行為( )①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 ②能杜絕爭吵③能促進社會和諧 ④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練習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下列禮貌用語使用不恰當的是( )A.這箱書太沉了,能勞駕您幫忙抬一下嗎B.這事兒是我不對,大家的批評我包涵了C.你們不用再送了,就到這里,請留步吧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B練習4.看下圖漫畫,它啟示我們要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就要( )A.態度謙和,語言文明B.自以為是,隨心所欲C.舉止端莊,行為文明D.旁若無人,唯我獨尊C感謝觀看!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以禮待人》一、教材分析本課是初中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的第二框題、承接上一課、繼續討論道德層面的要求。本課首先引導學生探討文明有禮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再擴展至“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懂得參加各種儀式求。本課首先引導學生探討文明有禮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再擴要至“禮儀之邦”的國家形象。懂得參加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進而引導學生從態度、語言、儀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二、學情分析我國歷來重視對中學生禮儀修養的教育,八年級學生對禮儀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在踐行方面較為薄弱,在行動上不太善于文明有禮的交往。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成熟的社會意識和完善的行為習慣。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交往中。三、課時核心素養目標1.通過觀察課堂上、社區里、亞運會上三個真實情境,知道禮的含義和表現,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文明有禮對個人、社會、國家的意義。2.通過結合文明有禮的表現,懂得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3.通過班級文明公約的征集,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增強規則意識、公德意識,以禮待人,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品德修養,在公共生活中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文明有禮對個人、社會、國家的意義【難點】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五、教學過程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與建議導入新課 老師:上課。 …… 老師:同學們好!請坐!(老師回禮,手勢示意學生坐下。) 評價上課師生相互問好禮儀,分享老師的感受。 班長:起立! 分享日常中課堂禮儀細節及其老師的感受,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中領會禮儀的表現及意義,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生活化教學。學習目標 呈現核心素養目標 閱讀目標 明確課時所學內容自主學習 出示學習任務 閱讀教材P37-40,完成問題學習,時間3分鐘。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熟悉教材。目標導學一: 待人禮為先 微觀察一:課堂上的文明有禮 課堂,是我們學習的主陣地,師生交往是課堂中的主要活動。 請你說說,在日常課堂中,你的尊師禮儀? 在日常課堂中,踐行尊師禮儀對你的學習有著怎樣的意義? (輔助展示學生課堂禮儀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日常課堂中的禮儀,從語言、儀表、舉止等方面去分享禮儀的表現,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課堂中講禮儀對于師生關系的建立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由此總結禮儀的表現及禮儀對個人的意義。) 微觀察二:社區里的文明有禮 社區是我們的生活家園,鄰里交往是社區中的主要活動。請說說你生活的小區里,存在的文明或不文明行為,并說說這些行為對社區居民或社區建設有著怎樣的影響? (展示附近文明社區的典范,引導學生觀察小區內居民的交往細節,體會文明有禮與否對于社區生活的影響,由此總結在社區生活的文明有禮的意義。) 微觀察三:亞運會上的文明有禮 播放視頻素材《中國的待客之道》,展示文本素材:9月23日-10月8日,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舉行。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其待客之道再次贏得世界的贊賞。 思考:中國的待客之道為什么能贏得世界的贊賞?這些待客之舉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學生分享自己或同學的課堂禮儀表現,并分享講究課堂禮儀對于師生良好關系建立的作用。 【筆記整理】 1.禮的表現? 2.文明有禮的意義之——個人意義 學生回憶社區中文明或不文明的表現,并分享這些行為所引起的和諧和不和諧的社區氛圍。 【筆記整理】 2.文明有禮的意義之——社會意義 學生觀看視頻和閱讀文本素材后思考并回答問題。 【筆記整理】 2.文明有禮的意義之——國家意義 這部分內容通過三個微觀察,觀察真實的生活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反思、學會學習,最終達成核心素養的真正落地。目標導學二:做文明有禮的人 微思考: 結合文明有禮的表現,說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引導學生注意思考角度,即“結合文明有禮的表現”。) 微踐行:校園文明禮儀公約征集活動 2023年9月14日,海南省文明辦發布《關于開展第三屆海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校園評選表彰活動的預通知》,號召海南省各中小學校積極參評。 參評文明校園,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是一項重要指標。建設文明校園,從建設文明班級開始;建設文明班級,人人有責。現請大家參與班級禮儀公約征集活動,共同制定班級文明禮儀公約,助力建設文明校園。 班級文明禮儀公約征集任務清單 小組內容要求第1組尊師禮儀 每小組圍繞主題內容,提出5個公約,討論時間5分鐘,將討論結果寫在展示紙上,小組長分享。第2組待友禮儀第3組課堂禮儀第4組著裝禮儀第5組升旗/集會禮儀思考并回答問題。 【筆記整理】 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小組按要求進行討論,小組代表分享,最終形成班級文明公約。 經過上一環節的三個微觀察,再引導學生進行微思考,這不僅是觀察后的思考,更有利于學生從內心深處去思考自身禮儀行為的養成。 通過“微踐行”文明禮儀公約的征集,學生共商共議,從不同方面形成班級文明禮儀公約。歸納總結 微感悟: 社會生活講道德,以禮待人顯文明。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寄語學生,升華素養目標。板書設計 學生總結。 構建知識樹,將知識系統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以禮待人》教學設計.docx 八上4.2以禮待人.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