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九年級道德與法治 一、選擇題(共 17 小題,滿分 34 分)1 .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為響應號 召,九年級(2)班以“ 中國式現代化 青年擔當 ”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同學們提交的下 列作品中,設計合理的是 ( )①展示“ 國際濕地城市青年志愿者風采 ”圖片,配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②播報“武漢大學南北極科考隊獲五四青年獎章 ”新聞,配文“冰原磨礪,青春出彩 ”③繪制“ 民族偉大復興 ”時間軸,標注“為 2035 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 斗 ”④剪輯“嫦娥六號月背采樣 ”視頻,標注“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奮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2 .2024 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 46 周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 把的“五個重大原則 ”,其中一個重大原則就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之所以堅持深化改革 開放,因為改革開放是 ( )A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B .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唯一力量 C .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D .引領中國發(fā)展的第一動力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推動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高度重 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 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我國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是因為教育 ( )①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③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關鍵一招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4 .下列觀點之間關系,排序合理的是 ( )①建設法治政府②增強法治意識③建設法治中國A . ②→③→①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5 .一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增強民主意 識 ( )①要具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的意識②要培育理性、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③在面對意見分歧時,要堅持己見④要維護言論自由權,想說啥就說啥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6 .關于“核心 ”需要修改的是 ( )A .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B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guī)范政府的行政權 C .愛國主義是時代精神的核心D .憲法的核心內容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7 .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良法應當 ( )①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程序正當③符合公平正義要求,維護個人的基本權利④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fā)展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8.2024 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不是口號,‘第 二十條 ’已被喚醒,還要持續(xù)落到實處 ”。法院通過審判明規(guī)則、促治理,2021 年至 2023 年,對 77 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wèi)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 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 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已被喚醒 ”( )A .表明人民法院維護司法正義,獨立行使國家監(jiān)察職能B .體現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C .說明社會制度中只有法律體現正義的原則,是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D .有利于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9 .近日,火爆全網的自制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突破傳統(tǒng)范式,將文物擬人化,千 里傳回家書,講述未講完的故事,引得無數網友潸然淚下。 由此可以看出 ( )①要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堅定文化自信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應該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③推動文化的發(fā)展,需要探索新的文化表現形式④要繼承革命文化,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0 .2023 年,我省將河西 5 市 20 個縣全部納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 慶陽市等 5 市 28 個縣納入黃河“幾字彎 ”攻堅戰(zhàn),全省完成造林種草 1000 余萬畝,荒漠化 綜合防治和“三北 ”等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我省這些做法主要體現了 ( )A .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 B .開放發(fā)展理念C .綠色發(fā)展理念 D .共享發(fā)展理念11.授予在抗疫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士最高榮譽, 旨在 ( )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彰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③號召每一個公民都要努力成為杰出人才④激發(fā)全體中國人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不懈奮斗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12.北京市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始終把民生作為對口援疆工作的出發(fā)點。走在和田街頭, 和田市北京醫(yī)院、墨玉縣北京中學、和田文化中心等眾多援疆項目,正造福當地居民。這表 明北京 ( )A .推動新疆經濟發(fā)展,實現同等富裕B .借助援疆工作,緩解人口壓力 C .堅持少數民族地區(qū)優(yōu)先發(fā)展D .促進民族團結,與新疆攜手共同發(fā)展13.近段時間,臺灣當局迫于內外壓力,不得不表示要緩和兩岸關系,并聲稱希望恢復 兩岸的協商渠道。但實際上,其制造“兩個中國 ”和“一中一臺 ”的分裂活動并未停止。這 警示我們 ( )①“一國兩制 ”方針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②積極行使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權利③完成祖國統(tǒng)一是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④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的基本方針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14 .“不能讓繁文縟節(jié)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 擱了。”這句話主要強調了 ( )A .唯有科學家才能實現科技創(chuàng)新B .要加快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 C .制度創(chuàng)新有利于推動經濟進步 D .要通過改革釋放更多創(chuàng)新活力15 .2024 年 2 月 2 日是第 28 個世界濕地日。 目前,中國濕地面積達 5635 萬公頃,居 世界第四。我國共指定國際重要濕地 82 處,建立國家濕地公園 903 處。十八大以來,我國 累計實施濕地保護項目3400 多個,新增和修復濕地 80 余萬公頃。我國修復和保護濕地( )①是堅持保護優(yōu)先、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生動實踐②警示我們避免開發(fā)利用自然,實現綠色降碳③表明了我國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④有利于堅持綠色發(fā)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16 .國家能源政策規(guī)定:普通用戶不但能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fā)電裝置給自己家供 電,還可以將用不完的電賣給國家電網。這種新舉措 ( )①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②有利于緩解資源壓力③不利于滿足人民生活④會改變國有經濟地位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17.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 100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春孕育無 限希望,青年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華的舞臺無 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限光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 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青少年奮勇爭先,需要( )①自立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②懷揣夢想,用前輩的智慧成就個人未來③對黨忠誠,做黨的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④施展才華,前進路上確保自己事事成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二、辨析題(共 4 小題,滿分 36 分)18 .(8 分)為擬定好 2024 年民生實事,河南省委省政府于 2023 年 9 月 19 日-10 月 20 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向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征集 2024 年民生實事建議活動。廣大市民可 以通過互聯網絡、電子郵件、信函郵遞的形式,提出當前亟需解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議。九年級學生小程看到該消息后說道:“政府搭建了行使民主權利的平臺,我們應該積極 參與,那就想說啥說啥,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請你運用民主的相關知識,對小程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9 .(8 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 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 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精神的生 動寫照。(1)仿照下列示例,請寫出不同時期的三種精神。(2)簡要說明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對當代中國具有怎樣的精神價值。(3)你準備怎樣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20 .(8 分)【選擇法治道路】材料一:在十九大報告里,“法治 ”一詞出現了 33 次,“依法治國 ”出現了 19 次。這充 分說明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的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第一集《奉 法者強》解說詞中指出: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guī)范、引導社 會生活。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材料二: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要既 講法治又講德治。“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 法治化 ”?(2)材料二體現教材中的哪些觀點?21 .(12 分)2023 年 1 月 9 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fā)布 2022 年河南非遺十件大事,這十件大事為:“信陽毛尖茶制作技藝 ” 申遺成功;《河洛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總體規(guī)劃 (2021-2035)》獲省政府批復;河南非遺主題展在全國活動中大放異彩;“非遺點亮 ”青年 鄉(xiāng)村營造行動精彩紛呈;人類非遺項目太極拳履約工作再上新臺階;《中國國家地理》沿黃 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輯出版發(fā)行;2021“河南非遺十大年度人物 ”揭曉“獻禮黨的二十大 河南非遺這十年 ”系列宣傳重磅推出;河南省“非遺創(chuàng)意工作室 ”和“非遺創(chuàng)新傳承基地 ” 同步設立。據悉,“河南非遺 ”進校園活動正在你校開展,校學生會負責組織策劃。作為校學生會 的一員,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活動更能提高全校師生的參與度。請你向校學生會推薦可 以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形式。(2)為配合此次活動,學校張貼了一些宣傳圖片,請你把以下四幅圖分別代表的河南 優(yōu)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寫出來。① ② ③ ④(3)為了讓“河南非遺 ”進校園活動開展地更有實效,請你做一期展板,宣傳此次活 動的意義。(兩個方面即可)(4)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此次活動,學生會準備張貼宣傳海報,你認為海報張貼在 學校什么位置最合適,請說明理由。(5)在探索文化遺產的活態(tài)傳承中,中學生應該付出哪些實際行動?(兩個方面即可)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AAACA6-10 CABBC11-15 CDDDB16-17 AB二、辨析題18.該題觀點是錯誤的。①小程的觀點不夠嚴謹。政府搭建民主參與的平臺意義非凡,公民應該積極參與,但是要學會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增強民主意識,而不是隨心所欲地表達。②省委省政府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建議,公民積極參與其中,有利于省委省政府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可以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公民的參與熱情。可以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③公民參與民主生活,不能隨心所欲。我們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要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要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有序參與民主生活。或者:公民在參與民主生活時要自覺遵守憲法,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而不是隨心所欲的表達。19.(1)①井岡山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等;②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③特區(qū)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2)①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②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fā)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③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①努力學習,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②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③關注國家和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增強為國家和家鄉(xiāng)奉獻的責任感;④愛黨愛國,響應黨的號召;⑤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奮斗,成才報國等。20.(1)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保障人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③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fā)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任意答三點即可)(2)建設法治中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1.(1)非遺知識競賽;VR體驗;開辦河南非遺展覽;開展非遺文化演出活動,例如豫劇專場;開展非遺傳統(tǒng)手工技藝比賽活動;等等。(2)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開封汴繡;淮陽泥泥狗;少林功夫。(3)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有利于傳承中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增強文化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為河南發(fā)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有利于推動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4)學校大門口:大門口是必經地,學生上學、放學更容易看到;或張貼在教學樓走廊:學生課間可以有時間了解觀看。(5)積極學習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自覺樹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向周圍的人宣傳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增強人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學習優(yōu)秀的非遺文化,為非遺傳承作出自己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九年級道德與法治.docx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