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 平行線的判定第1課時 平行線及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1.理解平行線的意義,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會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論.3.理解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意義.會識別圖中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4.通過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掌握 平行公理及其推論;通過識別同位、內錯角、同旁內角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5.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教學重點】平行公理及其推論.【教學難點】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識別.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問題 在小學,我們就學過平行線和畫平行線,你還記得這這些知識嗎?【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憶小學所學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索.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1.平行線問題:如圖,雙杠上的兩條橫杠,黑板的上下兩邊,把它們看作直線時,都給我們平行直線的形象.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歸納結論】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如圖,兩條直線AB和CD平行,記作“AB∥CD”,讀作“AB平行于CD”.2.平行公理及推論操作:如圖,點P在直線l外,按照圖示的方法過點P畫直線l的平行線,你能畫幾條?【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操作,很容易得出結論,然后共同歸納平行公理.【歸納結論】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于這條直線.觀察:如圖,如果直線a∥c,b∥c,想一想直線a與b有怎樣的位置關系?【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觀察,猜想a與b的位置關系,教師也可拓展,運用反證法加以證明.【歸納結論】如果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即如果直線a∥c,b∥c,那么直線a∥b.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問題: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而形成的8個角中,它們具有怎樣的位置關系?【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通過閱讀下面的文字,理解并識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如圖,兩條直線a和b被第三條直線c(相當于“基準線”)所截,其中∠1和∠5,分別在直線a和b相同的一側,并且位于直線c的同旁,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同樣,∠3與∠5都在直線a和b之間,并且位于直線c的兩旁,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4與∠5都在直線a和b之間,并且位于直線c的同旁,具有這樣位置的一對角叫做同旁內角.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如圖,按下列語句畫圖:(1)過點A畫AD∥BC;(2)過點C畫CE∥AB,與AD相交于點E.【解】如圖.例2 如圖,分別找出一個角與∠α配對,使兩個角成為:(1)同位角;(2)內錯角;(3)同旁內角,并指出是由哪條直線截另外兩條直線而得到的.【解】(1)∠α與∠3是直線EF和GH被直線AB所截得的同位角,或∠6與∠α是直線AB和CD被直線GH所截得的同位角.(2)∠1與∠α是直線EF和GH被直線AB所截得的內錯角,或∠5與∠α是直線AB和CD被直線GH所截得的內錯角.(3)∠2與∠α是直線EF和GH被直線AB所截得的同旁內角,或∠4與∠α是直線AB和CD被直線GH所截的同旁內角.【教學說明】教師給出例題,學生獨立自主完成.教師可選幾個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答案,交流各自的心得,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四、運用新知,深化理解1.判斷題:(1)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如果一條直線與兩條平行線中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它與另一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3)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平行于已知直線.( )(4)若a與b平行,b與c平行,則a與c不相交.( )(5)若線段AB與CD沒有交點,則AB∥CD.( )(6)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兩種.(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CE所截,與∠1成內錯角的是 ;與∠1成同旁內角的是 ;直線AB、CD被直線DE所截,與∠2成內錯角的是 ;與∠2成同旁內角的是 .第2題圖 第3題圖3.如圖,∠1與∠D,∠1與∠B,∠3與∠4,∠B與∠BCD,∠2與∠4分別是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直線所截得到的?它們中的每一對角分別叫做什么角?【教學說明】教師給出習題,學生獨立自主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點撥.【答案】1.(1)× (2)√ (3)× (4)√ (5)× (6)√2.∠3,∠BEC,∠5,∠AED3.∠1與∠D是直線AB,CD被直線AD所截得的內錯角;∠1與∠B是直線AD,BC被直線AB所截得的同位角;∠3與∠4是直線AB,CD被直線AC所截得的內錯角;∠B與∠BCD是直線AB、CD被直線BC所截得的同旁內角;∠2與∠4是直線AD、CD被直線AC所截得的同旁內角.五、師生互動,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識?還有哪些疑問?請與同伴交流.【教學說明】學生相互交流,回顧平行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論,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 練習.從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引出平行線,再探究平行公理及其推論,以及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識別,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相關知識,在合作交流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第2課時 平行線的判定1.掌握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并初步運用三種判定方法進行簡單的推理論證.2.通過判定兩直線平行的方法的探究過程,初步學會簡單的推理和論證,了解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3.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判定兩直線平行的三種方法.【教學難點】利用平行線的三種判定方法進行簡單推理和論證.一、情境導入,初步認識問題 怎樣判定兩直線平行呢?【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學生容易想到平行線的概念和平行公理的推論兩種方法,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二、思考探究,獲取新知1.平行線的判定定理1.觀察:如圖(1),在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時,三角尺緊靠直尺移動,所畫直線l′與l平行,這時∠1與∠2相等.如圖(2),在畫平行線時,如三角形移動過程中沒緊靠直尺(這時∠2>∠1),所畫直線l′與l平行嗎?【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觀察,實際操作,相互交流各自的發現,共同歸納平行線的判定定理1.【歸納結論】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地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平行線的判定定理2、判定定理3.思考: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如果內錯角∠2和∠4相等,你能根據上面的基本事實,說明直線a∥b嗎?∠3和∠4又有怎樣的關系,才能說明a∥b 【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感受簡單的推理,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歸納結論】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地說,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地說,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如圖,填空:(1)∵∠1=∠2∴a∥b( )(2)∵∠2=∠3∴b∥c( )(3)∵∠1=∠3∴a∥c( )(4)∵∠1+∠4=∴a∥c( ).【解】(1)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4)180°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例2 如圖,已知直線a,b,c,d,e,且∠1=∠2,∠3+∠4=180°,則a與c平行嗎?為什么?【解】a∥c,理由如下:∵∠1=∠2∴a∥b又∠3+∠4=180°∴b∥c∴a∥c.例3 如圖,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OA平分∠COE,∠1=∠OBD,試判斷OE與BD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解】OE∥BD,理由:因為OA平分∠COE,所以∠1=∠2,又因為∠1=∠OBD,所以∠2=∠OBD,所以OE∥BD.【教學說明】教師給出例題,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老師也可讓幾個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答案,交流各自的心得,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方法.四、運用新知,深化理解1.木工師傅在畫線時,用一種叫做角尺的工具畫榫(sǔn)眼線.如圖,把角尺的一邊緊靠木料的邊AB,滑動角尺畫出的兩條直線CD和EF就是平行線.你能說出這樣做的依據嗎?2.如圖,如果油輪A和油輪B繼續沿著這兩條航線航行,它們會有相撞的危險嗎?為什么?3.如圖,如果∠1=47°,2=47°,∠3=47°,可以判定哪些直線平行?判定的依據分別是什么?第3題圖 第4題圖4.如圖,若∠A=62°,∠B=118°,可以判定哪兩條立線平行?判定的依據是什么?5.如圖,已知AC平分∠DAB,∠1=∠2,由AC平分∠DAB,得∠1= ,又因為∠1=∠2,所以∠2= .所以AB∥ .【教學說明】教師給出習題,學生獨立自主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點撥.【答案】1.因為在畫圖時保證了∠DCE=∠FEB所以CD∥EF.理由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不會有相撞的危險,因為油輪A和油輪B的航線是平行的.3.∵∠1=∠2=47°∴DE∥BC(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3=47°∴AB∥E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4.∵∠A=62°,∠B=118°∴∠A+∠B=180°∴AD∥B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5.∠CAB,∠CAB,CD五、師生互動,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識?還有哪些疑問?請與同伴交流.【教學說明】學生相互交流,回顧平行線的3個判定定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 練習.從探究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到運用平行線的判定定理解決問題,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相關知識,在合作交流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