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親愛的同學,在你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注意事項:1.本卷共 12 頁,兩大題,滿分 120 分。考試用時 120 分鐘。2.答題前,請將你的姓名、班級、學校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的位置,并核對條碼上的信息。3.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在“試卷 ”上無效。4.答非選擇題時,答案用 0.5 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 ”上無效。 5.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預祝你取得優異成績!道德與法治部分第 Ⅰ卷(選擇題 56 分)一、選擇題 (共 28 小題,每題 2 分,共 56 分)在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 A、B、C、D 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入“答題卡 ”。 1.在班級組織的知識競賽中,老師提供了以下三個信息:※《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詞: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 這一偉大抉擇讓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它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 這些信息共同指向的是A.改革開放 B.科技創新 C. 民主生活 D.依法治國2.以下是某同學推薦的中央廣播電視臺節目單,其中推薦理由合理的是序號 節目單 推薦理由① 財經頻道:紀錄片《鄉村振興中國行》 建設美麗鄉村,共享發展成果② 科教頻道: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首次出艙活動 縮小發展差距,協調區域發展③ 體育頻道: 巴黎奧運會中國體操隊比賽實況 勇于頑強拼搏,只為個人榮譽④ 戲曲頻道:楚劇《萬里茶道》 傳承“非遺 ”文化,建設美好家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某社區以小區公共活動空間為載體,搭建起“ 網格板凳議事會 ”,將傳統的居民議事廳搬到小區網格 里,讓居民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 ”。這有利于社區居民①完善根本制度,提升治理水平 ②參與民主生活,直接行使權利③作出科學決策,踐行人民民主 ④增強民主意識,激發參與熱情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 同學們為即將開展的演講比賽搜集了以下新聞素材:※ 某市通過法治公交專線、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載體,把法治文化融入公共空間。 ※ 某地推 出“普法微課堂 ”,通過專題講座、普法沙龍等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法律。 由此推斷,此次演講比賽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建設法治政府,凝聚法治共識 B.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城市形象C.弘揚法治精神,增強法治觀念 D.踐行協商民主,保障當家作主5.下列屬于踐行嚴格執法要求的是A.就《文物保護法》修訂征求公眾意見B.小慧參與《網絡安全法》的普法宣傳C.交警肩佩執法記錄儀管理交通秩序D.社區居委會規范治理“寵物擾民 ”問題 6. 以下是兩位同學的對話:上述對話說明“六尺巷 ”基層治理工作方法A.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有形式 B.有利于人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C.體現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規范作用 D.有利于弘揚“ 以和為貴 ”的中華傳統美德 7.某班設計了一期題為“這很武漢 ”的黑板報,包括以下四個板塊:板塊 1:黃鶴樓 板塊 2:蘿 卜快跑 板塊 3:空軌列車 板塊 4:“非遺 ”文化俯瞰長江,樓高五層,典 雅古樸,承載著厚重的歷 史底蘊,這很武漢。 新能源動力,無人駕駛, 融合了大數據、人工智能 等技術,這很武漢。 列車運行平穩、速度快、 噪音小,兼具通勤和觀光 功能,這很武漢。 漢繡、木雕船模、評書、大 鼓……每項“非遺 ”都飽含 著江城風韻,這很武漢。其中,板塊 1 和板塊 4 的設計旨在A.增強自主創新信心,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B.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共享開放發展成果C.倡導誠信傳統美德,提升道德品質水平 D.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8.小敏在進行議題式學習時搜集了兩則素材:※ 2024 年 9 月 26 日, “英雄江城——革命文物主題游徑 ”青年游活動正式舉行。※ 2024 年 10 月 18 日,重走長征路儀式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紀念園啟動。她探究的 議題最有可能是A.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B.加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C.踐行傳統美德,提升文化實力 D.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統一9.右側漫畫《以竹代塑》表明我國A.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再消耗物質資源 B.推動文化制度創新,讓人們生活更美好C.走綠色發展道路,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D.堅持民主立法,為生態建設提供法治保障10.從“化工圍江 ”到“江豚逐浪 ”,湖北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 ”任務, “關改搬轉 ”沿江化工企業,呵護“一江碧水向東流 ”。這表明①生態興則文明興,人類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②與節約資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資源③我們應堅持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生態理念④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某班時政播報小組在介紹“銀發經濟 ”時,展示了以下素材:對此,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B.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C.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D.我國總人口的增長速度趨緩12.九年級(1)班學習“促進民族團結 ”時,各組展示 2024 年西藏政府工作報告部分內容: 經濟組:地區生產總值超 2300 億元,同比增長 9%左右。生態組:完成營造林 120 萬畝,修復治理退化草原614 萬畝。民生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 6.5%和 10%左右。 下列解讀合理的是A.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顯著縮小 B.西藏逐漸走上了全面發展的道路 C.中央大力支持西藏文化事業發展 D.民族區域自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13. 【共創安全家園】 (10 分)九年級(3)班進行“共創安全家園 ”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社區治理組】近年來,小區樓道里電動車充電起火事件頻發,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某小區業委 會為消除這一安全隱患,決定召集業主代表商討對策。會上,業主代表紛紛發表意見:業主代表一:在樓道里私接電線充電,太危險了,各個部門真應該齊抓共管。 業主代表二: 電動車接送孩子方便,但車棚沒有足夠的充電樁,實在沒辦法。………(1)請你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為治理上述問題提出“金點子 ”。 (6 分)【傳遞民聲組】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近年 來,各地創新工作方式,暢通民意訴求渠道,一條條接地氣、鮮活的意見建議直抵有關決策部門。(2)會后,業主代表們商量著:如何將這些“金點子 ”傳遞出去呢 請你推薦兩種方法。 (4 分) 示例:通過電子郵件將“金點子 ”傳遞給人大代表。14. 【 “橋 ”見美好江城】 (12 分)武漢有“九省通衢 ”之稱,橋梁是一道靚麗風景線。某校橋梁愛好者社團展開社會實踐活動, 走近江城橋梁,講述橋梁背后的故事,請你參與其中。【故事講述組】(1)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說明我們是如何描繪“橋梁建設 ”這張畫卷的。 (6 分)【觀點展示組】以武漢的長江大橋為中心,周邊形成了許多異彩紛呈的景點,盡顯城市魅力。 以下是橋梁愛 好者社團成員的部分討論。(2)請你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評析小樂和小武的觀點。 (6 分)15. 【聚焦企業發展】 (10 分)某校團委組織學生走進武鋼一號工業遺址公園開展研學活動。參觀學習后,他們進行了 如下討論:(1)請你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總結武鋼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6 分)近年來,武鋼不斷加強高強度、高耐蝕、高性能的差異化產品研發制造,22 項標志性技 術形成突破,一批創新產品有力地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武鋼為實現新產品的進 一步突破,準備招聘一批優秀的新產品研發人才。(2)若你是該企業負責人,請你完成“招賢納士 ·‘職 ’等你來 ”的邀請函。 (4 分)招賢納士 ·“職 ”等你來 招聘崗位:鋼鐵產品研發設計師若干名工作待遇:面議五作內容:研究開發新型鋼鐵產品崗位要求:①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善于合作,有 1 年以上工作經驗; ② ③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56 分)1-5 ABDCC 6-10 DDACB 11-15 BB二、非選擇題13. 【共創安全家園】(1)①政府應加強監管,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違規在樓道充電行為進行處罰,規范電動車充電 市場。②小區物業要承擔起管理責任,加大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足夠的充電樁,并合理規 劃車棚布局,加強對小區樓道的巡查,及時制止違規充電行為。③居民要增強安全意識和公德意識, 自 覺遵守規定,不在樓道充電,積極配合小區管理工作。(每點 2 分,共 6 分)(2)可以通過社區公告欄張貼建議信;利用小區業主微信群發布“金點子 ”;向小區所在街道辦事處或 居委會當面反映等方法。(每點 2 分,共 4 分)14. 【 “橋 ”見美好江城】(1)①在過去,依靠全國人民的支援和艱苦奮斗精神,建成武漢長江大橋,開啟了橋梁建設的篇章,體 現了團結奮斗的力量。②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追求科技創新,如楊泗港長江大橋實現橋梁制造 100%國產 化,推動橋梁建設技術進步,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③橋梁建設注重文化與藝術的融合,武漢長江大 橋護欄上的浮雕等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豐富了橋梁的文化內涵, 同時眾多橋梁的建成緩解 了交通壓力,方便了人民生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每點 2 分,共 6 分)(2)小武的觀點是正確的,以長江大橋為主題的文創商品能夠傳播橋梁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促 進文化產業發展。小樂的觀點是錯誤的,在開發長江大橋周邊文旅資源時,生態環境至關重要。 良好的 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夠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城市的形象,我們應堅持生態保護與文旅開發 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6 分)15. 【聚焦企業發展】(1)①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做好節能減排和“三廢 ”治理工作,打造綠色生產模式,為實現碳達峰、碳 中和貢獻力量。②依靠科技創新,依托 5G 技術推進傳統企業向智能化鋼廠轉型,加強產品研發制造, 突破關鍵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③創新發展模式,實現工業旅游、科普研學等多元化發展,拓展企業 發展空間,提升企業綜合效益。(每點 2 分,共 6 分)(2)②具有扎實的鋼鐵材料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熟悉鋼鐵產品研發流程和相關標準。③具有創新思維和 能力,能夠緊跟鋼鐵行業發展趨勢,提出新穎的產品設計理念和方案。(每點 2 分,共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