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階段學業質量監測試卷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本卷考試形式為開卷,滿分60分。本卷分為試卷、答題卷。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內作答,試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來。每小題2分,共30分)1._________________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A.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 B.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C.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D.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2.盛世蓮花,在歡歌中精彩綻放--慶祝澳門回歸祖國___________晚會于2024年12月19日在澳門舉行。A.25周年 B.30周年 C.35周年 D.40周年3.右圖為我國2024年前三季度的居民收入情況。同學們能從圖中直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① 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② 脫貧攻堅初見成效③ 城鄉發展還不平衡 ④ 人民收入持續增長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4.某班就“中國夢和個人夢的關系”開展討論,某組同學結論如下 :結論一 :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必須依靠人民。結論二 :中國夢和個人夢根本上是一致的,實現個人夢才能實現中國夢。對該組同學的結論,其他小組同學點評如下,其中恰當的是① 該小組對于“如何實現中國夢”的認識均不正確②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把實現中國夢作為個人的追求③ 結論一沒有明確指出中國夢和個人夢之間的關系④ 結論二中對中國夢和個人夢關系的描述都是錯的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新華網發布的“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2024年的中國與世界”活動,引發了全國網友的熱情參與。最終,“智”“變”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和國際字, “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分別當選年度國內詞和國際詞。據此回答5-6題。5.年度字與詞記錄了我國發展步伐和世界發展大勢,其共同之處在于A.直接表明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 B.論證了中國的發展推動了世界的進步C.展現出創新發展成為我國的必然選擇 D.啟示我國要早日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6.流行語是時代的鏡子,“人工智能”是 2024年的流行語之一?!叭斯ぶ悄?+工業制造”“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醫療”“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要途徑。可見,“人工智能”是A.實現我國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石 B.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C.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奮斗基點 D.解決社會問題的“萬能鑰匙”7.出征巴黎奧運的中國隊“00后”小將們面對壓力鎮定自如,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比賽成績,他們表現出的“松弛感”火遍全網,引人矚目。這種“松弛感”展現出的是A.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 B.律己寬人的中華傳統美德C.不計一時得失的淡泊心態 D.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8.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國將正式推行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同學們將這一政策的出臺過程進行了繪制與解讀,其中解讀正確的是① 推行漸進延遲退休政策是適應我國人口形勢變化的重要改革舉措② 該政策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總人口增速趨緩以及老齡化加劇趨勢③ 這一過程顯示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④ 作為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享有重大事項決定權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9.網絡直播成為很多商家的營銷手段。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信息顯示 :消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家直播侵權,成為2024年投訴熱點。下列針對這一熱點的看法中,你選擇支持A.消費者缺乏維權意識,是這一熱點形成的主要原因B.從總體來看,“被直播”利大于弊,不宜全盤否定C.難以判斷“被直播”是否侵權,說明亟待加強立法D.政府嚴格執法,規范商家經營,才能治理上述亂象10.在一項社會公益行動的廣告設計活動中,某小組同學選取了下圖作為作品圖案。根據設計主旨,與圖意匹配最為恰當的宣傳語是A.留住綠水青山,創建美麗家園 B.履行勞動義務,培養勞動習慣C.父母言傳身教,共建和美家庭 D.種植就能致富,實干才能創收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學們對此事展開熱議。據此回答11-12題。11.同學們的觀點中,正確論述了“春節申遺的價值”的有A.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保護傳承B.隨著社會發展,有些春節習俗應結合現代社會的需求進行創新C.春節申遺成功必然能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D.春節承載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申遺才能凝聚民族團結的力量12.同學們在探討“如何過好春節”時發現:春節的商業化傾向日趨加重,商家挖空心思宣傳促銷,人們節日消費熱情高漲,許多春節傳統習俗似乎同時被淡化或簡化。對這一現象認識恰當的有① 發展節日經濟有利于社會的繁榮,應當鼓勵 ② 節日消費熱情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③ 傳統習俗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不必多慮 ④ 發展節日經濟和傳統節日文化保護無法兼顧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13.根據“用一組微鏡頭,曬曬基層治理的民主協商優勢”這一學習任務,同學們曬出以下鏡頭及其理由,你贊同的是鏡頭內容 理由鏡頭一 秦淮區政協召開會議,謀劃2025年提案工作。 提案是政協參與政治協商的重要體現夫子廟街道辦事處就老巷改造出新召開各方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通過商量凝聚共識,體現基鏡頭二意見協調會。 層協商民主秦淮區人大就楊樹落絮治理舉行議事座談鏡頭三 議事座談會是人民參與民主協商的重要途徑會。社區的自我服務直接體現了我國協商民主的鏡頭四 標營社區利用駐地單位資源,開展免費服務。獨特優勢A.鏡頭一和鏡頭三 B.鏡頭一和鏡頭四C.鏡頭二和鏡頭三 D.鏡頭二和鏡頭四老師在課堂上展現了以下兩個事例,據此回答14-15題。14.老師用這兩個事例,想引導同學們思考的一個共同問題應該是A.為何必須對野生動物實施人工飼養? B.如何更好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C.青少年怎樣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D.城市建設和動物保護應當如何取舍?15.有同學認為,野生動物野蠻生長危害人們安全,政府應適度捕殺;也有同學認為,野生動物在城市頻刷“存在感”,反映生態建設成效顯著,政府應當給予適當保護。這兩種觀點的一致性在于A.都認為生態保護與人民安全難以平衡 B.都沒有正確看待人和自然的共生關系C.對政府履行生態建設的職能具有共識 D.都沒有體現公民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二、非選擇題(共30分)16.(11分)敢于質疑是學好思政課的基本要求。課堂中的一次師生對話如下 :(1)老師的闡釋揭示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前后的“變”與“不變”,請你進行歸納。(5 分)(2)請舉例說明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多元化表現。(6 分)17.(19分)紅色故事是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以及改革歷史有力見證。某班級開展“共講紅色故事 賽續紅色血脈”分享會,老師分享了一個“半條被子”的故事:(1)聆聽這個故事后,撰寫…段話分享你的感悟,并請你再向同學們推薦一個紅色故事。(注:所推薦故事僅需描述概要)(10分)(2)分享會結束后,宜傳委建議將其中一個紅色故事與南京白局結合改編,參加校園戲劇節評比。大家積極表示要承擔幕后工作,卻都認為自己缺乏表演能力,不敢上臺表演。請你參與討論,說說你的看法。(9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D C C B D B D A C A A B C二、非選擇題(16題11分,17題19分)16.(1)(5分)①從老師的闡述中,可以看到“變”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了。②從老師的闡述中,可以看到“不變”在:堅持黨的領導沒有動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沒有變;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沒有變。(2)(6分)舉例① :人們對于空氣污染防治越來越重視。這反映了人民對生態文明提出更高的要求。舉例② :很多人會通過撥打政府熱線或網絡發帖,對政府工作提出建議。說明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反映出人民民主參與的需要。17.(1)(10分)我的感悟如下:紅軍戰士與瑤族老人的“半條被子”,讓我體會了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孕育了民族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紅軍戰士萬里長征,為中華民族站起來拋頭顱灑熱血,展現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我們應該學習紅軍戰士,樹立責任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分裂,守護革命先輩的戰斗成果。革命勝利了,國家富強了,老人家也豐衣足食了,說明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持續奮斗。我們應該堅持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黨的領導,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我推薦的紅色故事是: 董存瑞舍身炸毀敵人碉堡的英雄事跡;雨花臺烈士英勇就義的故事。(2)(9分)① 將紅色故事與南京白局結合改編,參加校園戲劇節評比,既有利于繼承革命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具有教育意義,值得嘗試。② 同學們愿意積極承擔幕后工作的態度值得肯定,反映出大家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③ 大家都認為自己缺乏表演能力,不敢上臺表演并不可取,缺乏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大家應正確認識自己,弘揚創新精神,展現舍我其誰的擔當。④ 要解決同學們缺乏表演能力、無人敢上臺表演的狀況,一方面可以通過學校和家長,邀請南京白局的專家給予同學們指導培訓,幫助大家提高表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民主推薦、票決的方式,選出大家公認學習能力和表演能力都強的同學承擔表演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