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秋期期終九年級階段性調研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 6 頁,21 小題,滿分 70 分,考試時間 60 分鐘。2.試題卷上不要答題,請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水筆直接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3.本試卷閉卷考試。4.答題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寫清楚。溫馨提示:道德與法治課,關注國計民生,培育核心素養,引領人生航程。唱響自信之歌,依道守法前行,擔當復興大任,有我必定功成!一、選擇題(17 小題,共 34 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卡上。1.為了落實“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國家采取了改善公民生存和發展狀況的眾多舉措,下列屬于這些舉措的是①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企業提高勞動者薪資待遇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④公民積極參加各種培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對漫畫的寓意理解正確的是A.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縮小權力行使的范圍B.公民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C.健全法律和制度,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D.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3.學校開展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全國學生參加“學憲法講憲法”活動,通過網絡在線學習、微視頻征集、法治實踐、演講等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開展這些活動旨在A.規范權力運行,擴大公民權利 B.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C.完善憲法內容、保障憲法實施 D.讓學生認識到憲法修改程序更為嚴格4.在法治宣傳周活動中,幾位同學準備以“我國公民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權利”為主題,撰寫新聞稿。以下素材與這一主題相符合的是①小云的媽媽當選為區人大代表 ②中學生小海被評為區級三好學生③大學生小斌應征入伍 ④小琴節假日經常到養老院慰問老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70 年來,從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到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參會的人大代表同樣來自田間地頭、來自工廠車間、來自科研院所、來自邊關軍營……流逝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人民。這表明,在我國①人民群眾有政治協商的權利 ②人大代表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③人大代表的來源具有廣泛性 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某班以“我國的國家機關”為主題制作展板,下列內容可以采用的是① ② ③ ④人民檢察院對 政府主動、積極向 村委會召開村民監察委員會依法盜伐林木案提起公 社會公開信息,有利于 會議,共同制定村規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訴、依法進行審判。 提高政府公信力。 民 約 , 進 行 鄉 村 治公職人員進行監督。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輪椅出行,緣石坡道基本“零高差”;居家養老,起夜行走有扶手……近年來,我國積極打造連續貫通、安全便捷、健康舒適、多元包容的無障礙環境,讓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的生活出行更加“無障有愛”。“無障有愛”是A.創建絕對公平環境 B.同等情況同等對待C.傷害人們的自尊心 D.不同情況差別對待8.某市人社局將勞動關系矛盾化解與精準就業服務有機銜接,通過“案結事了”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糾紛,通過“精準幫扶”解決失業人群的就業出路。這有利于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②引發傳統職業變革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④行政機關公正司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年前三季度,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 47695 億元,增長 4.4%;農村市場快于城市市場,增速比城鎮快 1.2 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 6.5%,增速比城鎮快 1.5 個百分點。這段材料從側面表明①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也影響著世界②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在不斷推進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已經得到解決④我國堅持協調共享的新發展理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下圖是 2022 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單,由此可推斷出A.教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B.我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C.我國賦予了公民更多的受教育的權利D.我國建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11.某社區居委會為解決樓道堆物堆料問題,召開協商議事會,聽取居民、物業等各方的意見建議,做好清理行動分工安排,組織社區居民有序開展清理行動,營造了平安宜居的樓門環境。該社區開展樓門環境治理過程表明①各方群策群力,體現了人民民主的真諦②社區通過充分協商,落實政治協商制度③居委會行使國家權力,接受居民監督④基層群眾自治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2024 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自 2021 年至 2023 年,人民法院對 77 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司法為勇敢撐腰,“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法律規定被落在實處。這說明①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了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②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獨立行使法律監督職能③見義勇為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④國家弘揚法治精神,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放馬西行,直面天命。”取材于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在 2024 年暑假實現了一波強勢的文化輸出。國產游戲的出圈①顯示了中華文化獨步天下、領先世界的獨特優越性②充分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③表明大眾熱愛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文化自信的體現④說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要原汁原味、堅守傳統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4)》指出,全球氣候系統變暖趨勢在持續,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為此我們要①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②開展植樹造林,加強生態建設保護③改變生活方式,增加傳統能源使用 ④加大資源開發,促進經濟協調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七條規定:“國家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說明①僅少數民族需要加強愛國教育 ②只要加強教育就能實現民族團結③我國以法治方式增進民族團結 ④維護民族團結是愛國的具體要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繼續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下列圖示中,①②處應分別填入A.①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B.①改革開放 ②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①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②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①改革開放 ②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17.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充滿戰爭、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具有擴張性、侵略性甚至野蠻性。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著“天下一家”的寬廣胸懷,5000 多年來一直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主張以道德秩序構造一個群己合一的世界。由此可見,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式現代化應該是A.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B.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C.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D.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二、非選擇題(4 小題,共 36 分)18.(8 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小單同學認為:公民享有通信自由的權利,帶不帶手機入校是個人的自由,國家和學校對學生手機管理的規定,限制了學生的自由,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利。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小單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9.(8 分)讓法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觀新聞有感】新聞內容: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我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了正當防衛制度。2024 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2021 年至 2023 年,對 77 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2024 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持續引領正當防衛理念,2023 年審查認定屬正當防衛依法不捕不訴 261 人, 同比上升 25.5%。(1)運用所學知識,對上述觀后感進行點評。(4 分)【讀材料有悟】國防教育法立法過程:根據黨中央有關精神,中央宣傳部建議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防教育法修訂草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對國防教育法進行了初次審議。初次審議后,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公布修訂通過的國防教育法, 自 2024 年 9 月 21 日起施行。(2)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材料所蘊含的道理。(4 分)20. (8 分)材料一:從“1949”到“2024”,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守望相助下,勤勞奮進的天山兒女銳意進取、奮勇拼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跨越式進步,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不斷譜寫新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解鎖新疆取得跨越式進步的奧秘 (4 分)材料二:2024 年 10 月 16 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表示,兩岸同胞應攜手同心,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通過對話溝通,凝聚智慧、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臺海持久和平,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2)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該如何履行好這份責任 (4分)21.(12 分)2024 年 10 月 1 日,我們迎來祖國誕辰 75 周年生日。七十五載披荊斬棘,七十五載揚帆奮進,為給祖國母親獻上生日祝福,某校九年級開展了以“奮進新時代 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逐夢之路】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堅實的物質基礎。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搜集到相關資料。資料一:資料二: 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1)結合資料一和資料二,為劃線部分的說法提供理論依據。(4 分)【逐夢之語】新中國成立 75 年來,我國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下面是同學們收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會議上的兩則講話內容。學習語 解 讀“新征程上,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我們要①“新征程上,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的底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團結奮斗,繼續爬坡過氣根本所在_________________。坎、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民②偉大民族精神給予我們的前進動力有族精神,從中汲取前進動力,激勵廣大人民群眾________________。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不斷取得偉大復興事業發展新突破新進展。”(2)請你將上表中的空格內容補充完整。(4 分)【圓夢行動】站在新的起點眺望,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如此恢宏浩蕩。“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一句鄭重有力的誓言,彰顯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3)中國夢,強國夢,復興夢,我的夢。結合上述材料,請幫助同學們撰寫一段演講詞。(4分)(80 字左右)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BCBBC 6-10 DDBCB 11-15 BBCAD 16-17 BC二、非選擇題18. 小單的觀點是錯誤的。(1 分)①公民的通信自由權利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學校對學生手機進行管理,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這是符合法律規定和教育目的的。(3 分)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國家和學校的規定并沒有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而是在保障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4 分)19. (1)①觀后感正確指出了公平正義是法治的生命線,“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體現了法治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性。②依靠人民、社會和國家的力量確保法治實現公平正義,這符合法治建設的要求,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國防教育法的立法過程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黨對立法工作提出建議,確保立法方向正確。②立法過程中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體現了民主立法,保障人民參與民主決策,使法律更好地反映人民意志。③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權,審議通過法律,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④國家主席依法行使公布法律的職權,使法律得以實施。(每點 2 分,共 4 分,答出 2 點即可)20. (1)①堅持黨的領導,中央的關懷和領導為新疆發展指明方向。②全國各族人民守望相助,促進了民族團結,凝聚了發展合力。③新疆人民自身勤勞奮進、銳意進取、奮勇拼搏,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每點 2 分,共 4 分,答出 2 點即可)(2)①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③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維護國家安全。④積極宣傳國家統一的重要性,與分裂行為作斗爭。(每點 1 分,共 4 分)21. (1)資料一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貨物進出口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這體現了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 分)資料二說明面對新形勢必須深化改革,改革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源泉,能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助力中國夢的實現。(2 分)(2)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以及我國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等。(2 分)②偉大民族精神激勵我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2 分)(3)示例:同學們,在這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我們肩負著歷史使命。讓我們緊跟黨的步伐,弘揚民族精神,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投身強國建設。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綻放絢麗光彩,為祖國繁榮貢獻力量!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