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1-15:BBCCA ADBBB CDAAB16、(1)不贊同小吉的觀點。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立足中國國情,凝結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2)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7、(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③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⑤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3)①增強維護民族團結意識,積極宣傳、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關心少數民族同學。18、任務一:“谷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斷加強科研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國貨承載著國民的文化和消費記憶。任務二:協調和共享發展理念。任務三: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任務四: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等。19、(1)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監督和社會監督,促進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公民參政議政的熱情,激發公民的主人翁精神。(2)以人民為中心。(3)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20、(1)改革開放。(2)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對全球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改革開放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實力增強和綜合國力的提升,還對世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產生了影響;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治理經驗,這些經驗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參考。(3)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發展的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以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新征程。(5)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理想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堅持黨的領導,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民主法制意識,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等等。長春市經開區2024-2025 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10 題每題 1 分,11-15 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1 .(1 分)回顧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求進”是總基調,“攻堅克難”是關鍵詞。歷史證明, 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 ( )A .創造精神 B .時代精神 C .工匠精神 D .民族精神2 .( 1 分)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這說明 ( )A .黨的初心使命是以人民為中心B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C .黨的奮斗目標是中國式現代化D .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3 .(1 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科學團隊發布了中國首個 WMP 實時四維地球磁場系列模型 1.0 版。“澳科一號”是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的實時地球磁場模型,具有廣泛重要的科學與應用 價值。這說明 ( )A .我國堅持“澳人治澳”方針B .制度創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C .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D .我國已經建成世界科技強國4 .( 1 分)長春市經開區探索“網格議事日”制度“民生”跟著“民聲”走。在“社區議事日”上, 社區居民代表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居民供暖的具體問題。議事現場,社區工作人員對這些疑問 一一進行回應解答,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這表明 ( )A .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和特征B .民主協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C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5 .( 1 分)如圖體現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是 ( )A .民主決策 B .民主選舉 C .民主監督 D .民主管理6 .( 1 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 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 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通過,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材料體現了 厲行法治,就要推進 ( )A .科學立法 B .嚴格執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7 .( 1 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八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應當堅持傳承 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 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A .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B .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C .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D .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8 .( 1 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后的人口計 生法規定,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下列選項屬于優化 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 .從根本上改變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B .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C .從根本上解決了全球人口的問題 D .有利于平衡出生人口男女比例9 .(1 分)2024 年 12 月 8 日,吉林省教育廳出臺了“寒假第一周為雪假”的政策。將持續組 織開展好“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行動”,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健康與歡樂,把校園 冰雪運動打造成吉林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這表明吉林省 ( )A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B .堅持健康中國戰略C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D .堅持人才強國戰略10 .( 1 分)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習近平法治思想C .守法光榮、違法可恥 D .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1 .(2 分)如今,越來越多的中醫藥養生產品走出藥房,走向市場。“中醫藥+餐飲”的創 新融合掀起了新潮流,中藥面包、中藥冰淇淋、中藥咖啡等產品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中醫 藥+餐飲”的模式說明 ( )①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②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③中醫藥領域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④中華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2 .(2 分)四川榮縣黨委探索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加快實現民智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車。 針對《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辦法》的修訂,大伙熱烈討論起來。 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設立 ( )①有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使政府的各項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推動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③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④有利于彰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使民意得到更好的體現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3 .(2 分)2024 年 11 月 26 日,云南麗江至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鐵路開通運營滿一周 年。一年來麗香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 317 萬人次,運輸貨物超 41 萬噸,惠及百萬民族群眾, 為滇西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麗香鐵路的修建 ( )①有利于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②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各民族團結③有利于城鄉平衡協調發展④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4 .(2 分)2024 年 11 月 20 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中國角 “中國國企向綠而行”主題邊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與人民日 報數字傳播公司在會上聯合發起綠色低碳生活倡議。這表明我國 ( )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堅持共享的發展理念④堅持創新的發展理念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15 .(2 分)站在臺北街頭,看見南京路、杭州路、重慶路 … …似曾相識的感覺撲面而來。 這些地名的背后都有著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寄托著臺灣同胞的無盡牽掛,成為印刻在她們記 憶中的鄉愁。這些地名 ( )①承載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希望②表明了我國已經實現了民族復興③印證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原則④彰顯了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16 . ( 7 分 ) 閱讀材料 , 回答 問題。辦好 中國 的事情 , 關鍵在黨 , 所 以 實 現 中國 夢 只 需要 堅 持 中國共產黨 的領導。( 1 ) 你 贊 同 小 吉 的觀 點 嗎? 請運 用所 學 知 識 闡明 理 由 。 ( 4 分)(2) 請 寫 出中 國 夢 的基本 內涵 ? ( 3 分)17 . ( 6 分 ) 閱讀材料 , 回答 問題。2024 年 9 月 27 日 , 國 家 主 席 平 在 全 國民 族 團 結進 步 表 彰 大 會 上 說 道: “實 踐證明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完全正確的 。這條道路最大限度把各民 族凝 聚起來 ,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斗;這 條道 路 堅 持 各 民族 一律平 等 ,確保 各族 人 民真正獲得平等政治權利 、 共同當家作主 。 ”( 1)依據材料,運 用所 學 知 識 回答 我 國在 處 理 民族 關 系問題 上 堅 持 了 哪 些方針? (2) 運 用所 學 知 識 回答劃 線 部 分 的 原 因? ( 4 分)( 3) 作 為 中 學 生 的 我們應 該 怎樣 為 民族 團 結做 出 貢獻? ( 2 分)18 . ( 10 分 ) 某校 組 織 九年 級 3 班 同 學 參觀廣州 谷 雨 生物科技有 限 公 司 , 請 完 成以下參觀任務。參觀內容 參觀任務【 產 品 研 發 】“谷 雨 ”之 名 源 自 二 十 四 節 氣 ,產 品 在 外 包裝 設計 上 巧妙 融合 了敦煌壁 畫中 的 飛 天和 九 色鹿 元 素 。 此 外 , 不 斷加 強科研創新 , 首 次使 用中 國本 土植萃成分光甘草定 , 依托熔融結晶提純技術 , 將 光甘草定純度大幅提高。 任務一 : 依據材料 , 運用 所 學 知 識 分 析 “谷 雨 ”在 國 貨護膚品牌中能夠嶄露頭 角的原因 ? ( 2分)【 企業擔當】 谷雨品牌響應鄉村全面振興戰略及對 口 援 疆 工 作 號 召 ,在 新 疆 建 成 多 個 “光 果 甘 草 ” 人 工 種 植基地 , 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 任 務 二: “對 口 援 疆 ”體 現 了 “谷 雨 品 牌 ”堅 持 哪 些 新 發 展 理念 ? ( 2 分) 任務三: 結合所學分析堅 持 “對 口 援 疆 ”具 有 怎 樣 的 重要 意 義 ? ( 2 分)【 綠 色 發 展】 自創立 之初 , 谷 雨積 極開 展 空瓶 回 收 環保 公 益 項 目 , 倡 導低碳減排 。 經 歷拆解 、 粉碎、 壓縮 、造粒 、擠出 、再造 ,谷雨專利原木瓶蓋 “重生 ” 成 為 205 套 100% 木 塑環保課 桌椅。2024 年 9 月 正 式 投入粵北大坪小學使用。 任務四: 依據材料 , 運用 所學知識分析劃線部分的 做法具有怎樣的重要意 義 ? ( 4 分 )19 .(6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通過人民網“政府留言板” ,截至目前,累計超 500 萬件企業和群眾留言得到回復辦理。其中 包括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和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問題。習近平總書記 指出:“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 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1)依據材料分析,“政府留言板”的設置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2 分)(2)劃線部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堅持怎樣的發展思想?( 2 分)(3)作為公民的我們在參與民主生活時要逐步提高什么能力?( 2 分)20 .( 11 分)凝聚改革共識,激發奮進力量。小俞同學所在班級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 三中全會精神 爭做新時代新青年”主題學習活動,請根據以下材料內容回答問題。【改革開放譜新篇】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團結奮進帶 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的同時也影響著 世界。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奏響走向富強的最強音。(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什么?( 2 分)(2)依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改革開放影響世界具有怎樣的表現?( 3 分) 【提質增效促發展】堅持優化創新,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必須完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和市場 體制創新,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發揮鏈主企業引領支撐作用, 組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和聯合創新體。(注:鏈主企業是指在產業鏈中占據核心地位的企業) (3)依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劃線部分舉措的原因?( 2 分)【同心共圓中國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新的重大部署,這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 化的時代新篇。風雨兼程,大道無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 匯聚起億萬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必將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 國夢!(4)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正邁上怎樣的新征程?( 2 分 )(5)作為新時代強國建設者的我們,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怎樣的貢獻?(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道法.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