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興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一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注意事項:1.全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為6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邁出小學的校門,走進中學的大門,一切都是新的開始。面對初中生活新旅程,我們應該A.循規蹈矩,見機行事 B.另辟蹊徑,我行我素C.珍視當下,把握機遇 D.獨樹一幟,標新立異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一詩句對我們成長的啟示是A.隨著視野開闊,對自己認識逐步加深B.要欣賞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C.只有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不斷進步D.全面發展自己有利于自身更好地成長3.《論語》中的名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啟示我們要A.做到學思并進 B.分清主次,合理規劃C.注重日積月累 D.勞逸結合,科學用腦4.我們要努力學習,善于學習。下列能體現善于學習的有①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②為了避免出錯,做家庭作業時用手機搜題③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自己喜歡的科目上④上課時緊跟老師的節奏,積極與老師互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小楠所在的班級開展“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的議題式學習。下列同學的發言中,正確的有①小蘭:初中階段的學習僅局限于學校②小丁: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是學習③小秦:生活中的所看、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④小王:學習可以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這體現了新時代的好老師必須要有A.扎實學識 B.道德情操C.理想信念 D.仁愛之心【道德與法治 第1頁(共6頁)】7.根據小華的行為表現,下列最適合填入“評語欄”的是表現1:我每天回到家完成作業后,都要做一些家務活 評語:_______表現2:每逢教師節,我都會把自己制作的“節日快樂”賀卡送給老師A.能正確認識自己 B.在集體中發展自己C.能不斷完善自己 D.孝敬父母、感恩老師8.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此典故主要體現了友誼A.是平等的、雙向的 B.意味著沒有沖突C.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D.有苦澀沒有甜蜜9.友誼就像久釀的老酒,越久遠越醇香;友誼就像鮮艷的玫瑰,香氣撲鼻;友誼就像經歷風霜的古鎮,越古老越唯美。下列同學的做法中,體現具有交友智慧的有①午餐時,小馨把從家里帶來的美食和好友小燕分享②暑假期間,小達總是讓朋友小鵬陪他去網吧打游戲③小東遇到不太理解的數學題,小飛耐心地幫他講解④為了放學后一起去打籃球,小希把作業借給小文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右邊漫畫警示我們網上交友應該A.加強監管,科學引領B.敞開心扉,毫無保留C.理性辨別,慎重對待D.依法自律,真誠熱情11.2024年8月10日,在巴黎奧運會藝術體操項目集體全能決賽中,中國隊奪冠,實現該項目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賽后,運動員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是團隊努力的結果。運動員們的發言說明A.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溫暖就越多B.只要有團隊意識,集體就一定能取得勝利C.一個集體優秀與否取決于每個成員的實力大小D.團隊意識可以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競爭力1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警示語。下圖警示我們A.敬畏生命,遵守規則 B.正視挫折,增強韌性C.精神生命不斷傳承 D.生命寶貴,不可替代13.“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這句歌詞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道德與法治 第2頁(共6頁)】A.生命是地球上最寶貴的財富B.每個人的生命僅僅屬于自己C.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D.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不可逆的4.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公共衛生事件,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下列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做法中,科學的有①采用分餐制,用公筷公勺 ②佩戴防護口罩③緊閉門窗,防止病毒從窗而入 ④做好免疫接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盡管雷鋒的生命很短暫,但是他的事跡和精神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社會。許多人以雷鋒為榜樣,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雷鋒精神,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這說明A.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B.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C.生命是由肉體和精神構成的D.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16.心搏驟停的黃金搶救時間一般在4分鐘內。因此,全國各地陸續在公共場所設置“救命神器” AED,并做好設備培訓,提高院前急救效果,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作用。這一舉措A.能夠讓所有人自覺地珍愛他人生命B.說明危險預判能力是天生就有的C.倡導學習急救知識,積極挽救生命D.表明生命是脆弱的、不可預知的17.某校堅持“每天運動一小時”理念,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學生運動鍛煉方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A.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B.引導學生愛護身體C.創造條件增進友誼 D.減少家人之間矛盾18.人生態度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對待人生的心理和行為傾向。下列詩句體現積極的人生態度的是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C.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D.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19.下列對右邊“人生目標圖示”的解讀正確的有①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②只有分階段實現一個個近期目標,才能實現長遠目標③實現近期目標的成就感和喜悅感會激勵我們實現長遠目標④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是同一回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道德與法治 第3 頁(共6頁)】20.快遞員奔忙在大街小巷以確保快件第一時間到達客戶手中,保潔員于凌晨開始工作只為給我們提供干凈的環境,大廈保潔員吊在百米高空為大樓“美容”……這說明A.人們通過勞動僅僅創造物質財富 B.在社會中,勞動有高低貴賤之分C.人生態度決定人生價值能否實現 D.勞動者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貢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小題10分,第22小題14分,第23小題16分,共4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小雪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進入中學后,小雪了解到,要成為一名醫生,在考入醫學專業后,還要學習很多非常精深的醫學知識。她開始動搖了,覺得自己達不到這一要求,準備放棄夢想。材料二 進入中學,我們常常對自己滿懷信心,卻又常常懷疑自己,擔心迷失在人群中。我們怎樣才能正確認識自己 對此,下列兩名同學展開了討論。(1)假如要勸說小雪堅持夢想,你會運用到所學的哪些知識 (4分)(2)請你對材料二中兩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6分)【道德與法治 第4 頁(共6頁)】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生命好像一場旅行,我們經歷著、成長著,父母和老師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材料一 聶海勝是中國目前飛行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航天員。聶海勝來自湖北棗陽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他的母親常用“做人誠實,能吃苦”教育子女。聶海勝因工作不能經常陪伴母親,他的弟弟對他說:“你放心執行任務,我們兩個人一個人盡忠,一個人盡孝。”(1)結合材料一和你的家庭,談談哪些家風讓你印象深刻、備受啟發。(2分)說說建設美好家庭需要我們做出哪些努力。(6分)材料二 航天英雄楊利偉曾說,在他的生命中有兩位重要的老師,一位老師教會他腳踏實地,一位老師教會他飛向天空。在小學階段,王素英老師不僅教會了他知識,也教會了他如何做人,如何勤儉節約、互相幫助。在學習飛行階段,趙承良老師鼓勵他和學員們敢于吃苦,勇于創新。有一次,趙老師把簡陋的模擬器放在小推車上,讓他們坐在模擬器里,老師就在后面推著小車,讓他們體驗飛行滑行時的操作,在烈日下,一訓練就是大半天……(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談談老師對楊利偉的影響。(6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6分)良好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健康觀、安全觀,養成健康文明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自覺保持健康行為,為終身健康奠定堅實基礎。為更好地加強對學生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某班開展了一次以“守護生命安全 追求美好人生”為主題的班會,請你參與。【自救自護】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來的災難、事故可能會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會毀滅鮮活的生命。下面是小粵搜集的一些自救自護方法。(1)上面的自救自護方法中各有一項做法不妥,請你找出來并寫出正確做法。(4分)【道德與法治 第5頁(共6頁)】【自強不息】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我們在懷揣著美好的愿望、目標和期待去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為此,小尋搜集到以下資料。《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于2024年4月8日晚播出,年度人物揭曉,蕭凱恩入選。她的事跡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全世界。香港視障歌唱演員蕭凱恩通過摸盲文點字樂譜和聽錄音反復背誦,一點一點學會了彈鋼琴。學習唱歌時,她要先把旋律背下來,用千遍的練習熟讀歌詞。她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20歲時已贏得超70個音樂比賽獎項。即使身體殘疾,她依舊經常參加義演籌集善款,甚至不怕艱苦去偏遠山區當義工。(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們應如何向蕭凱恩學習,正確對待人生的境遇。(6分)【自我實現】班會課結束之際,班主任號召同學們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努力實現人生價值。(3)聽完班主任的號召,同學們紛紛作出承諾。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將內容補充完整。(6分)承 諾 書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青春孕育無限希望,為創造美好明天,我作出如下承諾:志存高遠,樹立人生目標,把個人的發展牢牢植根于國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① ;② ;③ °承諾人:XXX2024年12月 9 日【道德與法治 第6 頁(共6頁)】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一學期道德與法治期末檢測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3分,共60分)C 2.B 3.A 4.B 5.D 6.A 7.D 8.C 9.B 10.CD 12.A 13.D 14.B 15.A 16.C 17.B 18.C 19.A 20.D二、非選擇題(第21題10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共40分)21.(1)①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②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善于學習。③不斷完善自己,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④持之以恒,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將“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等。(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這兩名同學的觀點都是不正確的。(1分)①我們既需要通過對自我的全面分析來認識自己,也需要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2分)②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2分)③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1分)(共6分)(1)家風:做人誠實,能吃苦; 勤勞樸實,樂于助人; 孝親敬長,和睦相處;等等。(每點1分,共2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做法:①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1分)②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1分)③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2分)④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等。(2分) (共8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2)①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楊利偉的老師不僅教會了他知識,也教會了他如何做人。(3分)②老師在楊利偉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他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他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他創新思維的引領人,是他奉獻祖國的引領人。(3分) (共6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23.(1)擁擠踩踏:“發現人群涌來逆流前進”的做法不妥,正確的做法是“發現人群涌來應馬上避讓到一旁,靠墻或抓住牢固的物體,等人群過去后,迅速離開”。(2分)火災逃生:“強行穿越濃煙無須防護”的做法不妥,正確的做法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濃煙”。(2分)(共4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①面對不同的境遇,我們要學會順境不驕、逆境不餒。②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逆境,我們要向蕭凱恩一樣鼓足勇氣、努力克服困難、在勞動和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③總之,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受挫而不短志,讓順境和逆境都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每點2分,共6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3)例答:①通過勞動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創造人生價值。②立足崗位作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③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實踐中做出一番事業,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④在奉獻中走向偉大。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每點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檢測參考答案.docx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檢測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