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汀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考試形式:閉卷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溫馨提示:請把所有答案填涂或書寫到答題卡上!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一、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小美:中學時代給你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媽媽: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我有更廣泛的興趣愛好。爸爸:我逐漸學會了獨立,慢慢成長為有志青年。從以上小美與爸爸媽媽的對話中,我們能感悟到初中階段A.是發展興趣愛好的最佳時期 B.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C.應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走向獨立 D.是人生發展最重要的一段時期2.合理的規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下列同學做的規劃,合理的是A.小芹制訂了假期學習計劃,對相對弱勢科目分配了更多時間B.小林制訂了鍛煉計劃,沒有長跑經驗的他決定挑戰馬拉松C.小茹計劃在寒假期間先玩個痛快,最后兩天再完成寒假作業D.小欣制訂了假期實踐計劃,準備到無人區去進行探險3.以下古語用來勸說圖1中的同學,恰當的有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③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參加學校快樂廚房實踐活動中,小龍發現許多同學的廚藝都比自己好,他覺得是因為自己在這方面缺少鍛煉,于是決定在假期提升自己的廚藝。小龍認識自己的方式有①對自我的分析 ②通過他人的評價③通過生活實踐 ④通過向他人請教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觀察圖2《學習金字塔》,下列說法你認可的有①聽講不重要,課后實踐應用才是重要的②不同的學習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③我們只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下表是小巖參加項目式學習后的評價量表(部分),對于該表中的小組評價結果,小巖應該評價內容 自評 小組評價勤于動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 ★★★樂于幫助他人,共同探究 ★★★ ★①據理力爭讓組員更改評價量表 ②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③努力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 ④忽視他人對自己的各種評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對圖3兩幅漫畫,認識正確的是A.夢想即使不能實現,也能引領前進的方向B.夢想和現實是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C.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是永遠無法逾越的D.只有兒時樹立的夢想,才可能變為現實8.十一假期,龍龍到古田會議紀念館參觀,到三坊七巷探訪名人故里,在家里幫父母做飯洗衣服……,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假期,對此正確的看法是①龍龍沒有在家好好學習,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②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參加社會實踐也是學習③學習方向是錯誤的,應該專注于課本知識的學習④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2024年央視春晚節目《如果要寫年》中唱道:“如果你要寫年,就不能只寫年,要寫站臺上一雙雙期盼的眼,寫母親的眺望,游子的親切,寫千里歸途,向著一處團圓……”這深情的歌詞讓我們感悟到①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 ②親情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③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 ④回家過年是表達親情的最佳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為以下兩個生活場景擬一個標題,最適合的是場景一:小巖對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小龍說:“沒關系,爭取下次考好,我來給你講錯題。”場景二:小龍對獲獎的小巖說:“你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學習。”A.注重團隊合作,共同努力進步 B.關心支持他人,用心呵護友誼C.重視他人評價,學會自我欣賞 D.積極參與競爭,實現共同進步11.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老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這是因為A.教師是人類千年文明的唯一傳承者 B.教師已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C.良好的道德情操是老師的必備素養 D.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12.以下對同學們的交友行為點評正確的是選項 交友行為 點評A 小林發現好朋友情緒低落,一直不停地追問原因。 關心朋友,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B 上了初中,小學同學漸漸退出小輝的生活,他很難過,久久無法釋懷。 可以理解,要學會處理朋友間的矛盾和沖突C 期中考試,好朋友小航讓我幫助他作弊。 果斷拒絕,友誼不能沒有原則D 面對朋友的“傷害”,小浩決定以牙還牙,針鋒相對。 體現公平,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13.心中有對美好集體的憧憬,腳下有建設美好集體的行動。關于建設美好集體的階段任務邏輯順序正確的是①溝通合作順暢,行動協調一致 ②凝聚拼搏力量,促進共同發展③尋求共同目標,分工各負其責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14.小龍對小閩說:“咱們是一個班的同學,學習上千萬別競爭,我們要避免內卷。”對于他的觀點,你的看法是A.同意。競爭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和進步B.同意。集體的發展要營造和諧有序的環境C.不同意。集體的發展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D.不同意。集體成員之間只有競爭不存在合作15.小閩在準備參加年級演講比賽的過程中,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想要棄賽。同學們知道后,有的給她加油打氣,有的給她出謀劃策,最終小閩在比賽中收獲了滿滿的掌聲和自信。小閩的經歷啟示我們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集體的溫暖 ②同學對我們的成長發揮決定性的作用③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沒有矛盾與沖突 ④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6.升入初中后,老師給大家出示了下面兩幅圖片,告訴大家今后在班集體里要把ME 調整為WE (如圖4)。老師這樣做旨在引導同學們A.抹掉自己個性,堅持集體至上B.個人利益逐步轉化成集體利益C.個人融入集體,堅持集體主義D.反對只顧自己的極端個人主義17.某縣公安局開展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為配合這項整治行動,中學生應該A.加大打擊力度,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B.遵守交通規則,自覺規范自身行為C.注意開車安全,嚴格遵守駕駛規定 D.利用學習時間參加交通普法宣傳活動2024年7月25日是第四個世界預防溺水日。據報道,我國每年約有5.9萬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95%以上,這一數據凸顯出青少年防溺水工作的緊迫性與嚴峻性。據此完成18-19小題。18.下列安全標志最應該設置在池塘或者河邊的是19.七(2)班的同學關于防溺水展開了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B.會游泳且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C.我會游泳,遇到有人溺水,立刻下水救援D.溺水后放松身體向后仰,不要掙扎,防止下沉20.圖5漫畫《刷臉支付》生動地說明了A.生命是獨特的 B.生命是不可逆C.生命是有限的 D.生命是接續的21.下圖為中學生小巖周日一天的活動,其中有利于滋養心靈的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2.“人民科學家”王小謨院士童年在戰火中度過,因為對無線電技術的癡迷,在父親鼓勵下從事國防科技工業,為我國雷達和預警機裝備的發展屹立起一座座不朽的豐碑。這啟示我們樹立人生目標應當①來源于長輩的支持 ②根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③從小到大都不變 ④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感動中國人物楊華德帶領專家組堅守在布隆迪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幫助當地農民改善生產和生活。小龍受其啟發,萌發了農業報國的想法,以下做法有利于小龍實現該想法的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某校七年級(2)班的同學們圍繞“過有意義的人生”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同學們的想法有助力實現人生意義的有①小軒:我想參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保家衛國②小娜:我想成為一名老師,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③小田:我只想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既輕松又能賺錢就行④小琳:我要當一名大科學家,只有這樣的崗位才是有意義的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25.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獲得者來自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他們發揚忠誠盡職、勇于創新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七(1)班的同學對此進行了討論,你支持的觀點是①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者的價值大②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都是通過勞動來創造的③立足工作崗位,在奉獻社會中創造自身價值④我們要踏實奮進,把勞動當作中學生的唯一要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5小題,共50分。26.判斷說理(8分)閱讀材料,判斷下列做法或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 ”,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的在括號內打“×”),并說明理由。(1)圖6中小龍的態度。判斷:( )理由:(2)圖6中小巖的觀點。判斷:( )理由:27. 成長·青春之歌(10分)【認識自我】以下內容摘自小巖的日記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天氣 晴今天我參加了學校運動會的1500米長跑比賽項目。比賽前,我仔細分析了自己的特點是前400米沖得快,后面就沒力氣了。為了提高成績,我向體育老師請教了長跑的技巧,還在課后進行了體能訓練,增強了自己的耐力。最終,我在運動會上得了第三名,那一刻我感覺我的付出非常值得。(1)結合材料,分析小巖是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的。(4分)【名人事跡】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七(3)班開展“敬尚名人·年少有為”主題演講比賽,小龍為講好袁隆平爺爺的故事,搜集了以下資料:小時候的袁隆平對事物充 滿好奇心,他喜歡追根究底, 總能提出些讓老師都不知道 怎么回答的問題,還常常自 己去查找資料、親自實踐尋 找答案。 從青年時代起,袁隆平就確定了自己的畢生志向:讓每一個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全部心血都撲在這條“追夢路”上。 2024年5月,袁隆平的一位 學生在袁隆平的墓前說:“雙季 稻畝產3000斤的目標我們已 經實現了,袁老師,請您放心, 我們一定會接續您禾下乘涼和 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夢想。”(2)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袁隆平“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6分)28. 傳承·親情之愛 (12分)【傳承家風】家訓是家風的承載形式,小巖常聽家人說起一些客家家訓。例如,爸爸喜歡說:胸中有筆墨,出門氣軒昂。奶奶則經常對他說:兄弟如手足,姐妹要賢良。(1)上述家訓分別承載了哪些中華傳統家風 (4分)【化解矛盾】▲情景再現:下雨了,媽媽拿著雨傘到學校門口接我,不小心崴了腳。我一時心急沖她嚷嚷:“我都這么大了,不就下個雨,至于嗎 ”同學們都說我對媽媽的態度不好。聽了同學們的話我陷入沉思……如果下次再遇上這種情況,我一定好好說話。(2)如果再遇見這種情況,“我”會將上述劃線的句子換個說法,對媽媽說:(2分)【共建家庭】(3)讓家更美好,從你我做起!請你完成下面的感恩卡。 (6分)感 恩 卡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給我一個溫馨的家庭,我現在已經是一名中學生,能夠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為了讓我們的小家更融洽,我會做到:①在家務勞動中,我會②在日常相處中,我會③在自身學業中,我會29.珍愛·生命之花(10分)2024年7月25 日超強臺風“格美”登陸福建,某班級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生命安全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完成。(10分)(1)結合本策劃內容,設計活動主題。(2分)(2)材料中第一小組應對臺風預警的方案,對我們“守護生命安全”有哪些啟示 (4分)(3)請結合“在集體中成長”相關知識,分析集體對個人成長的作用。(4分)30.追求·人生之美(10分)《感動中國》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1)上述感動中國人物身上,你感悟到了哪些積極的人生態度 (2分)(2)請從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中,感悟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4分)(3)所悟所行,上述人物引領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利用第四單元《追求美好人生》相關知識,說說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如何做 (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50 分)1-5 BACBD 6-10 CABAB 11-15 DCBCD 16-20 CBDDA 21-25 ACACB二、非選擇題26. 判斷說理(8 分)(1) 判斷:(×)理由: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我們要正確對待挫折。小龍因被老師批評就不再聽數學課,這是逃避挫折的表現,不利于自身成長。他應該冷靜分析原因,勇于面對挫折,而不是消極對待。(每點 2 分,共 4 分)(2) 判斷:(√)理由: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挫折對于人的成長具有兩面性,關鍵是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它。我們要積極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生命的力量,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這樣才能戰勝挫折,實現成長。(每點 2 分,共 4 分)27. 成長·青春之歌(10 分)(1) ①小巖通過自我分析,了解自己 1500 米長跑比賽前 400 米沖得快后面沒力氣的特點,做到了正確認識自己。②他向體育老師請教長跑技巧,并進行課后體能訓練,增強耐力,這是主動改正缺點、不斷激發自己潛能的表現。③通過這些努力,他在運動會上取得第三名的成績,實現了自我成長,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了更好的自己。(每點 2 分,共 4 分)(2) ①從小要保持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像袁隆平小時候那樣對事物充滿好奇并積極探尋答案。②要樹立遠大志向,袁隆平青年時代就確定讓中國人吃飽飯的畢生志向,并為之不懈努力。③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袁隆平用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改變了世界,我們也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將個人夢想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每點 2 分,共 6 分)28. 傳承·親情之愛(12 分)(1) “胸中有筆墨,出門氣軒昂”承載了重視文化知識學習、培養個人修養的家風;“兄弟如手足,姐妹要賢良”承載了重視親情、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相互關愛以及注重品德培養的家風。(每點 2 分,共 4 分)(2) 媽媽,您別著急,我已經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您小心點別摔著。(2 分)(3) ①主動承擔洗碗、掃地等家務,減輕父母負擔。②尊重父母意見,多與父母溝通交流,不隨意發脾氣。③努力學習,制定合理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成績,讓父母少操心。(每點 2 分,共 6 分)29. 珍愛·生命之花(10 分)(1) 臺風來襲,守護生命安全——從應對臺風預警學起(2 分)(2) ①要增強安全意識,提前做好應對災害的準備,如第一小組囤積必備物資。②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如在窗戶上貼“米”字形膠帶、用毛巾堵窗戶縫隙等防止進水的方法,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保障生命安全。(每點 2 分,共 4 分)(3) ①集體給個人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在本次活動中,小組討論時組員的鼓勵讓“我”有勇氣表達自己想法,收獲友誼,感受到集體的溫暖。②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自信心和成長,當“我”的建議被認可時,“我”獲得成長,說明集體能為個人成長提供平臺和機會,促進個人在集體中不斷提升自己,實現個人價值。(每點 2 分,共 4 分)30. 追求·人生之美(10 分)(1) ①勇于創新,如俞鴻儒研究風洞技術 50 余年,堅持走省錢的研究路徑成功完成實驗;②敬業奉獻,如劉伶俐自編教材、自創教學方法教聽障學生,孟二梅在困難情況下積極救助滯留旅客,帶領社區居民應對困境。③堅持不懈,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長期堅守,努力實現目標。(每點 1 分,共 2 分)(2) ①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這些感動中國人物通過自己的行動,在科研、教育、救助等不同領域為社會、為他人創造了巨大價值,他們的付出推動了社會發展,給人們帶來福祉。②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不是個人的名利,而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他們在各自平凡或不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展現了偉大的人生價值。(每點 2 分,共 4 分)(3) 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社會需要相結合,像這些人物一樣,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③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要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勇往直前,像他們一樣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每點 2 分,共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