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共 17 小題,滿分 34 分)1.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社會生活的是( )A.陪媽媽逛商場 B.與同學一起去敬老院C.早晨去公園晨練 D.周末自己在家休息2.如圖漫畫告訴我們( )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們提供發展興趣的平臺②初中階段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社團活動中③社團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會④只要參加了社團活動就能贏得榮譽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打開網絡,看新聞、辦商務、結交朋友、查詢資料、求醫問藥,不用舟車勞頓,費時周折,我們的愿望就可以實現,這說明( )A.網絡是一把雙刃劍B.網絡已經取代了現實交往C.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便捷D.網絡無所不能4.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形成社會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可見( )A.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B.親近社會,就能實現人生價值C.在社會生活中,應只關注自我滿足D.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5.鵬鵬看到一個老人碰倒在地,想到萬一是碰瓷的,于是猶豫起來。你建議他( )A.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假裝沒看見溜走B.毫不猶豫把老人扶起來C.善于作出判斷,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斷行動D.讓老人寫出證明不是自己接到的再扶起來以免惹禍上身6.對下列名言警句的解讀正確的是( )A.但丁說過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告訴我們不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堅定地相信自己B.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嚴正的朋友。”說明我們要結交更多的朋友,享受友情的美好C.“智如泉源,行可以為儀表者,人之師也”“師者,人之模范也”共同說明了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教師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樣D.“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說明生活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我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順其自然就好,不必強求7.如圖中擠占應急車道的行為( )①缺乏規則意識②特殊時候,情有可原③是文化知識不高的表現④漠視他人生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關于自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②能激發人的活力③全面推動社會進步與繁榮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層面重要內容之一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9.下列名言警句與寓意相匹配的是( )序號 名言警句 寓意① 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尊自信,敢于競爭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換位思考,與人為善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誠信做人,言而有信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鑒于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新修訂的《刑法》第 17條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說明( )A.規則可以隨意改變B.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改進規則C.刑法是最嚴厲最有效的社會規則D.不斷改進規則是為了限制人們的自由11.“心扉如同門戶,小小的鑰匙便可打開它,別忘了鑰匙有這樣兩把——‘謝謝’和‘勞駕’。”這說明( )A.儀表端莊能使人廣受歡迎,廣交朋友B.文明有禮體現國家的形象和國家尊嚴C.舉止文明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D.文明有禮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12.張某因騎電動車闖紅燈被警察處以 20元罰款,朱某因在網絡上販賣槍支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張某和朱某的行為分別是( )A.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B.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D.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13.在生活中,每個公民都要扮演多種角色并承擔多種責任。下列角色和責任相匹配的是( )①作為家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②作為朋友要講究哥們兒義氣③作為游客要保護好名勝古跡④作為學生認真完成各科作業A.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14.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等人的事跡啟示我們( )A.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B.承擔責任一定有物質回報C.責任都是無法選擇的D.每一種責任都是可以選擇的15.我國現有各類罕見病患者 2000多萬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 20萬人。面對日益龐大的罕見病患者群體,用藥保障的步伐必須不斷加快。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對罕見病用藥開通單獨申報渠道,支持其優先進入醫保藥品目錄。這一舉措體現了( )①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健康②補齊民生短板,體現社會公平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已經實現了中國夢④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共享發展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 6月 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 2人——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凝聚態物理領域著名科學家、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2023年,全國總工會對 207個單位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向 1035人頒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044個班組命名為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對象覆蓋 19個行業大類。由上述材料得出的以下結論中,你不贊同的是( )A.黨和國家關心科技事業、關懷廣大科技工作者B.創新是團隊、集體的創意行為,與個人無關C.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D.我國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發展17.2024年 2 月,《為國攀登》思政大課在“人民網+”客戶端云開講。這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員攀登珠峰的璀璨歷史,以及一代代科學家勇攀科學高峰、人生高峰的感人故事。《為國攀登》旨在勉勵青少年( )A.懷揣強國夢想,努力拼搏B.心動在于行動,改變生活C.少年敢于有夢,就能成功D.從小為國立志,攀登珠峰二、辨析題(共 4小題,滿分 36分)18.(6分)2021年夏,河南多地遭遇水災、疫情。在“中華慈善日”來臨之際,八年級某班聚焦災后重建、疫情防控等問題,組織了“做慈善 獻愛心”活動。小敏捐出了 500元壓歲錢,小輝利用周末時間進行志愿服務……小羽則認為:“我沒有小敏那么多錢,也不想浪費周末時間,再說我跟那些有困難的人又不認識,為什么要獻愛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羽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9.(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結合漫畫內容談談,我國為什么要開展“護苗”行動?(2)青少年如何避免“按鍵”傷人?20.(9分)社會環境十分復雜,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會經驗,難免受到傷害。針對這一情況,某校八年級學生組織了一次“了解法律知識,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競答活動。假如你是參賽選手,請你回答下列各題。環節一:(1)能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有哪些?(2)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環節二:未成年人面對歹徒行兇時,一般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忍氣吞聲,任其侵害;二是與歹徒進行殊死搏斗;三是與歹徒斗智斗勇,利用社會力量將其抓獲。(3)請說說這三種情況分別可能導致怎樣的結果。(4)如果我們遭遇歹徒行兇,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21. (13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為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全體師生的國家安全意識,你校組織開展了一次“維護國家安全,你我責無旁貸”為主題的綜合探究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相關探究活動。(1)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國家安全領域的立法工作,進一步筑牢國家安全法治基礎。請你列舉兩部我國國家安全領域的法律法規。(2)為了搞好此次活動,請你推薦兩種活動形式。在本次活動中,同學們搜集到以下案例:【中學生小東和小南假期結伴游玩,途徑某軍事基地,小東拿出照相機準備拍照,小南提醒他軍事基地禁止拍照,小東邊拍邊說:“拍幾張照片沒什么大不了的,作為好朋友你要幫我保守秘密。”】(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東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4)在生活中哪些“日常行為”能維護國家安全,請你列舉兩例維護國家安全的“微行為”。(5)請你談談參加完此次活動的感受。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DDCDC 6-10 CDACB 11-15 CCAAC 16-17 BA二、辨析題18.小羽的觀點錯誤。①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相互關愛的社會。②進行志愿服務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表現,是對他人的關愛和幫助。③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④公民在參與公益活動時,必將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19. 小羽的觀點錯誤。①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相互關愛的社會。②進行志愿服務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表現,是對他人的關愛和幫助。③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④公民在參與公益活動時,必將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21.(1)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2)訴訟。(3)第一種情況會助長歹徒行兇的惡行或囂張氣焰;第二種情況可能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或對自己帶來身體傷害;第三種情況既能抓住歹徒,使其受到應有懲罰,又可以保全自己和他人生命及財產安全。(4)常見的方法包括: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年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歹徒的體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22.(1)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生物安全法、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等。(2)開設國家安全主題圖片展;舉辦以維護國家安全為主題的班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利用升旗儀式宣傳與國家安全有關的知識等。(3)小東的言行是錯誤的。①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們的共同責任,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②小東的言行是國家安全意識不強的表現,也是法治意識和規則意識淡薄的表現;③小東要自覺旅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4)①不發表或者轉發威脅國家安全的言論;②不隨手拍攝涉密單位;③不瀏覽境外不良網站;④不在網絡論壇上談論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⑤牢記國家安全舉報電話:12339;⑥不購買、不飼養巴西龜等。(5)①懂得了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增強了國家安全意識,提高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覺性,增強了愛國情感;③豐富了校園生活,緩解了學習壓力;④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⑤增強了責任意識、危機意識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pdf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