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都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全卷共兩個大題,滿分50分,開卷,與歷史合堂共用90分鐘)注意事項:1.試卷的答案書寫在答題卡(卷)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認真閱讀答題卡(卷)上的注意事項。3.試卷結束,由監考人員將試題的答題卡(卷)一并收回。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并將其字母番號填入答題卷相應的方格中。每小題2分,共20分。)2024年12月11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根據材料,完成1-2題。1.關于改革開放,認識合理的是 ( )A.始于政治體制改革B.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C.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D.鑄就了我國當前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偉大成就2.在中央政治局部署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關于消費方面,重點是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實施提振消費行動。中央的舉措,旨在( )A.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B.貫徹以科技建設為中心的思想路線,推動科技消費C.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D.適應我國經濟由高質量向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的新常態,刺激經濟增長3.以下時政微點評與時政材料對應正確的是 ( )序號 時政材料 時政微點評① 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中國奧運健兒們努力拼搏,展現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為國爭光的精神。 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判斷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愛國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之一。② 習近平總書記于6月18日赴青海考察時強調,青海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集中的省份,要繼續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③ 某地社區開展了“居民說事”活動,居民們可以就社區的公共事務、民生問題等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社區工作人員認真聽取并積極解決,得到了居民的廣泛認可。 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④ 2023 年全國常住人口出生人數為902萬人,創下62年以來的最低值,新生兒出生率僅為1.09%,位列全球倒數第二。 反映了我國人口現狀的新特點——總人口增速趨緩、綜合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國家應完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 F縣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家庭這個社會最小顆粒、院落這個鄉村治理最小單元,推行“一院兩會、三事分流”的鄉村治理路徑,真正把群眾組織起來、把精神凝聚起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F縣的做法( )①彰顯出辦好中國事,關鍵在黨②能夠豐富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③擴大了民主權利,展現了最真實的社會主義民主④有利于夯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提高該縣的治理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以下簡稱《能源法》)。《能源法》立足于我國資源稟賦約束與能源需求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的現實。起草過程始終貫徹黨中央關于能源發展、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重大決策部署;有關部門多次、廣泛征求意見,多次組織專家論證。立法過程( )①貫徹了民主集中制 ②體現了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③彰顯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嚴格執法 ④標志著我國實現了法治中國的建設目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2012年春運期間,剛剛上線的12306系統在數百萬訪問量的沖擊下崩潰,受到廣泛質疑。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單杏花帶領團隊……不斷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2024年12月,單杏花最終獲得中央宣傳部授予的“時代楷模”稱號。 “……”部分可能是在闡述單杏花團隊( )A.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信念B.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C.踐行“敬業”這一社會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D.是中華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7.新疆將填補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治理“缺口”作為重點,推動相鄰縣市跨行政區域合作,采用工程、生物和光伏等技術固沙治沙,并發展特色沙產業以促進民生。同時,中國與中亞、非洲等荒漠化國家分享治沙技術和經驗,并提供培訓。這一系列措施( )①表明我們堅持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②顯示當前我國對沙子這一資源的開發利用不盡合理③為世界上那些面臨和我國相同情況的其他國家提供中國方案④堅定我們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決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近兩年,云南為鄉村女性和返鄉年輕人學技術提供培訓,并助力其在當地就業。如今,借助“數字化”的翅膀,越來越多人成為“新興職業者”,在縣域找到更多就業機會。以下對于云南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可能的影響,推導合理的是( )A.堅持改革開放——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B.國家支持云南地區發展教育——培養大批互聯網應用技術人才——促進各民族同步富裕C.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當前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D.搭建公眾號、視頻號等“數字化經營四件套”——提升網絡影響力——消除云南地區的相對貧困9.2024年10月10日,“臺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在臺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不僅繼續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而且對抗思維更強、挑釁意味更濃,蓄意加劇兩岸緊張局勢,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為了解決臺灣問題,以下做法不太可取的是( )A.堅持“九二共識”B.依托“上海臺北城市論壇”等平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C.堅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唯一方式D.呼吁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走走,通過兩岸青年交流增進彼此了解10.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我們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關于漫畫的理解,你贊同的是( )A.堅持黨的領導,我們才能凝聚中國力量B.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有助于我們早日進入新時代C.《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D.只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 11題6分, 12題10分, 13題14分, 共30分)11.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一部分。以下材料節選自春節申遺片腳本,請閱讀材料,運用守望精神家園的知識回答問題。(6分)鏡號 景別 畫面內容1 遠景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中國人基于日月運行規律、物候變換周期,以及農業生產生活節律,創造了傳統歷法體系,形成了豐富的社會實踐。2 遠景、中景 正月初一是春節,標志著中國農歷新年的開始。為了迎接新年,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人們圍繞著送冬迎春、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的節日主題,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歡度這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3 遠景、近景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月初一,是傳統新年的開始。人們著新衣、戴花勝、祭天地、拜祖先,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共慶佳節。人們逛廟會、鬧社火、賞花燈,豐富的社區實踐活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請結合材料,談談中國春節申遺片腳本給予你的啟示。1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區域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創新的推動。請閱讀材料,運用富強與創新的知識,回答問題。 (10分)【向“新”而動】重慶是一座創新之城,產業門類齊全、基礎堅實,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正處在轉型發展和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需要以創新之力在新征程中攻堅克難、爭創一流。近年來,重慶搶抓機遇,開拓渝新歐通道,吸引一大批筆記本電腦龍頭企業入駐。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重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的具體舉措。重慶一次又一次將創新“置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新篇章。【逐“智”前行】為助力重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重慶移動公司巧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疏通城市脈絡,打破信息孤島、優化資源配置,為山城治理的多元場景打通高效協作的快速通道。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近年來持續與相關科研機構及高校合作,進一步促進數字技術同文物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利用。重慶(榮昌)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推出生豬產業大模型和三大數字化服務平臺——“榮易養”“榮易管”“榮易賣”,賦能智慧養殖、數字監管和線上交易。(1)結合“向‘新’而動”,談談重慶將創新“置頂”的戰略考量。(4分)(2)結合“逐‘智’前行”,概括重慶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6分)13.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并著重強調:“必須完善法律體系,運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推進。”某校社團組織了一項關于生態文明法治建設主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并據此撰寫了一份研究報告。請仔細閱讀材料,結合國情國策的相關知識,完成相應板塊的填寫。(14分)××中學“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研究報告課題編號: ×××研究題目 關于當前我市生態文明法治建設若干問題的研究 指導教師:×××小組成員 ×××、×××、××、×××、×× 小組組長:×××研究方法 略研究背景 當前,我市生態環境雖有好轉,但仍面臨諸多挑戰: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污染嚴重且損失大、風險高;發展中資源環境代價大,部分民眾難以享受良好生態;消費增長帶來巨大環境壓力,生活廢棄物污染加劇。研究意義調查問題匯總 問題1: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的突出問題,推動地方開展差異化改革試點、立法已成趨勢。 問題2:生態環境執法和監測聯動機制還需加強,執法監管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透明度有待提升。 問題3: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需要全面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整體效能。 問題4:公眾生態法治意識相對薄弱。 問題5:生態環境治理融資難,企業投入意愿低。改進建議(1)結合“課題背景”,運用共筑生命家園的知識,探究課題研究意義。(6分)(2)針對“調查問題匯總”,請你運用建設法治中國的相關知識,幫該小組完成改進建議。(8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5 BCDBA 6-10 ACACD二、非選擇題(共30分)11. ① 春節是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觀。② 春節的活動圍繞送冬迎春、辭舊迎新、祈福納祥、團圓和諧的主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③ 春節的申遺成功,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每點2分,共6分)12.(1)① 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重慶將創新“置頂”是為了在新征程中攻堅克難、爭創一流。② 重慶搶抓機遇,開拓渝新歐通道,吸引龍頭企業入駐,體現了創新對于提升城市競爭力和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作用。(每點2分,共4分)(2)① 重慶移動公司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疏通城市脈絡,打破信息孤島、優化資源配置,體現了科技創新的應用。② 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推動數字技術同文物工作的深度融合,促進了文化創新和科研成果的轉化利用。③ 重慶(榮昌)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推出生豬產業大模型和三大數字化服務平臺,賦能智慧養殖、數字監管和線上交易,展現了創新驅動在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每點2分,共6分)13. (1)① 課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增強生態法治意識。② 通過研究,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推動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的完善。③ 研究有助于探索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促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每點2分,共6分)(2)① 針對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建議推動地方立法和差異化改革試點,完善生態環境法律體系。② 針對執法和監測聯動機制的問題,建議加強執法監管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提高透明度。③ 針對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問題,建議全面提升環境資源審判整體效能,確保司法公正。④ 針對公眾生態法治意識薄弱的問題,建議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法治意識。⑤ 針對生態環境治理融資難的問題,建議創新融資機制,鼓勵企業投入,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意愿。 (每點2分,共8分,回答4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