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黔江區2024年秋季中小學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滿分100分,時長90分鐘)注意事項:1.試題的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3.考試結束,由監考人員將試題和答題卡一并收回。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下列介紹自己恰當的是( )①未曾謀面的親戚:阿姨您好,我是××班的學生小東②爸爸的同事:叔叔您好,我是您同事××的兒子小強③公交車司機:阿姨您好,我是××班的班長小剛④鄰居:叔叔您好,我是××小區××棟的住戶小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與電腦游戲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喚友奔跑嬉鬧的場景已逐漸消失,他們不愿主動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有的甚至產生社交恐懼。為克服“社交恐懼”,你建議( )①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為習慣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③關注自我發展,積極謀求個人的利益④拒絕融入社會,尋求自身的舒適安逸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年9月9日至15日,我國開展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宣傳活動。維護網絡安全,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合理利用網絡,提高媒介素養②加強網絡監管,加大處罰力度③堅持誠實守信,恪守法律原則④依法治理網絡,提高生活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輕舟綠溪、乘風賽龍舟,紅裝銀飾、對歌“十三寨”,土苗兒女,變裝出鏡,利用短視頻花式“出圈”,宣傳當地旅游文化,為家鄉文化代言。這說明( )A.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B.旅游業只有通過娛樂的方式才能“出圈”C.互聯網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D.利用網絡優勢可以促進當地全面發展5.真正的自由要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不受約束的自由是極其危險的。每個人在自覺接受“他律”的同時,還必須要學會“自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B.跟他律相比,我們更要關注自律C.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D.他律就是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的約束6.10月27日,國家鐵路局關于《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稱,鐵路客票兒童擬由身高劃分改為以年齡劃分,實行車票實名制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可以購買兒童優惠券,年滿14周歲的兒童,應購買全價票。這啟示我們( )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②人們應該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③遵守規則需要不斷克服不良行為④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改進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7.近年來,“小電驢”成為許多市民穿梭城市街頭巷尾的代步新寵。但隨之而來也產生了一系列闖紅燈、逆向行車、不帶頭盔等不文明現象。江陰市啟動電動車違法行為整治,向電動自行車不文明行為“亮劍”。該整治行動( )①充分發揮了他律的作用②能完全杜絕不文明行為③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④會限制人們的出行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8.下面是小楊和小江的對話,作為好友,你認為小楊應該( )A.持續追問,直至知B.不辨是非,指責埋怨C.保持冷靜,結束友誼D.尊重對方,給予空間9.如圖漫畫《禮讓》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遵規守法護生命,平等尊重保暢通②尊重他人暖心腸,遵守公德新風揚③文明禮貌事情小,和諧社會不需要④文明社會要建成,只需大家風尚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班主任在給某同學的評語中寫道:“你是一位誠實守信的孩子,能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下列該同學的日常行為可評為“誠實守信”的是( )A.在自己的校服上用彩筆畫卡通人物,讓同學們爭相效仿B.社會實踐時,幫助威了腳的同學聯系家長,并護送回家C.演講比賽前,覺得自己實力不足,跟老師說想退出比賽D.踢球時不小心將鄰居家花盆打碎,主動找鄰居承認錯誤11.許某在乘坐地鐵時,用手機外放聲音。當列車安全員上前勸阻時,許某情緒激動并公然辱罵安全員。深圳警方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許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許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B.一般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C.刑事違法行為,受到刑罰處罰D.行政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12.央視播出的《少年搶錢的背后》講述的是16歲男孩李某,從一開始被高年級同學欺負、勒索,最后加入高年級搶錢團。李某從一個受害者轉變成一個施暴者,最后因為使用暴力行為搶了同學33元錢而被判搶劫罪。這個案例警示我們( )①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②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③要自覺守法,遇事找法,依法辦事④“以暴制暴”是應對侵害的最后屏障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3.作家楊絳曾說過:“用什么料,充什么用。假如是一個蘿卜,就力求做個水多肉脆的蘿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實實的包心好白菜。”楊絳先生的話啟示我們( )①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卻承擔著相同的責任②社會生活中,每個人扮演著相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③人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④只有承擔好自己的責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最美鄉村教師”阿力甫夏 依那亞提汗,在新疆大山里堅守7年,他騎著駱駝上百次的翻山穿河,勸說家長,7年來共挽救了40多名失學兒童。他的行為贏得社會的普遍贊譽,這說明( )①承擔責任要付出代價,都會得到回報②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當做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扛在肩頭,同樣能把事情做好③強烈的責任意識促使我們不斷關愛他人、服務社會④正是有人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我們的生活才更加溫暖、充滿希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手機種樹、走路捐步、一元購畫……時下,網絡公益對很多人來說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隨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日漸成為社會文明的一種新風尚。為響應網絡公益,公民應該( )①制定網絡規則,促進網絡公益的健康發展②學會利用網絡力量,幫助那些有困難的社會群體③奉獻自己的全部時間,全身心投入更多公益活動④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利用網絡傳播社會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都出現類似漫畫中的“共享奶奶”,她們不僅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孩子,還積極參與到矛盾調解、環境治理、民俗傳承、文化建設等基層治理工作中。她們不僅是孩子們的“共享奶奶”,而且是全社區的“共享奶奶”。“共享奶奶”現象能“火”起來,是因為其蘊含著(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處之道B.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C.揚善抑惡、匡扶正義的高尚情操D.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美好品德17.每年的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在八桂大地,志愿者們活躍在環境保護、社區發展、青少年扶持、防災抗災等各個領域,弘揚志愿者精神。中學生向這些志愿者學習,應該( )①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②周末到營業性歌舞廳跳舞唱歌,認識更多的人③與家人不辭而別,浪跡天涯,了解社會④在社會生活中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18.“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中國邊防軍人愿以生命守護祖國邊疆是因為( )①國家利益至高無上②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③國防現代化的需要④個人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維護信息安全B.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維護文化安全C.披露青年學子受境外反華勢力“洗腦”——維護政治安全D.禁止向境外人員發送情報——維護經濟安全20.“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進步,是青少年最寶貴的特質。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少年追求正直進步的“人生三部曲”。”對此,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珍視當下,把握機遇②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③認真讀書,其他的與我無關④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第II卷 非選擇題(本券6道大題,共60分)溫馨提示:請將答案按要求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21.欣賞漫畫,回答問題。(8分)(1)上面兩幅漫畫體現的親社會行為有何重要意義?(4分)(2)作為中學生,我們應怎樣培養親社會行為?(4分)22.閱讀漫畫,回答問題。(8分)結合漫畫和所學知識,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8分)23.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請閱讀下列漫畫,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請結合漫畫情節,補全對話內容并運用尊重他人、以禮待人相關知識說明浩浩轉變的原因。(8分)24.某校開展法治教育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突然鳴叫起來。保安就將小華帶到走廊質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搜身,但沒有發現任何物品。后經檢查,是報警器故障發出報警器鳴叫,才讓小華回家。對此,小華感到非常氣憤。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建議小華怎樣討回公道?(12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2024年國慶節假期我國高鐵技術領跑世界、路網覆蓋全國的高鐵成為人們出游除自駕外的首選,發送旅客超1.6億人次。全國電影票房收入21.04億元,觀影人次5209萬。電影《志愿軍:存亡之戰》票房收入位居首位。各地公安機關日均投入民警輔警58萬人次,刑事與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5.7%、20.4%。追求美好生活、實現民族振興是一場接力跑,每代人都要跑出好成績。你認為當代青年怎樣才能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12分)26.綜合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某校八年級學生以“踐行責任擔當,勇于服務社會”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材料一:如表是對全校學生進行責任意識調查后得出的一組數據。調查內容 能夠自己收拾房間,按時起床,認真完成作業 能夠主動幫助他人,關心愛護同學 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調查結果 88% 80% 68%材料二:重慶是一座志愿者之城,在重慶,總能看到一群活躍的志愿者:他們是護河治水的“河小二”,是賽事展會的“生力軍”,是垃圾分類的“引領者”,是鄰里關系的“調解員”,是應急救援的“先鋒隊”。他們不分年齡和身份,身體力行,傳遞著社會正能量。(1)我們能從材料一的調查結果中獲取哪些信息?(4分)(2)志愿者們身體力行,傳遞著社會正能量。請你以“責任”“奉獻”為關鍵詞,為重慶志愿者寫一段致敬詞,要求:圍繞兩個關鍵詞寫一段話,思路清晰,字數50﹣80字。(8分)2020年秋黔江區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調研題第4頁(共8頁)黔江區2024年秋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A C B D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D B C D B A C C二、非選擇題(60分)21.欣賞漫畫,回答問題。(8分)【分析】本題考查親近社會。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解答】(1)①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每小點2分,共4分)(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每小點2分,答對2點給滿分,此題滿分為4分)22.閱讀漫畫,回答問題。(8分)【分析】本題考查了網絡的兩面性、善用新媒體。網絡具有兩面性,既有健康積極使人進步的信息,又有消極虛假害人的信息,啟示我們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學會正確使用網絡。【解答】: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②不制造和傳播謠言,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③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④踐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每小點2分,共8分。)23.請閱讀下列漫畫,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分析】本題考查尊重他人、文明禮貌。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問題,依據材料實際組織答案。依據教材知識,結合材料內容,解答時注意認真研究題目,明確題目要求和答題方向是尊重他人、文明禮貌,綜合運用基礎知識作答,做到準確無誤,思維發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解答】對話內容:①浩浩,對不起,我撞倒了你。②你好像受傷了,我送你去醫務室吧。(2分,答對一點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給分。)理由:①俊俊同學在撞倒自己后,表現得很有禮貌,并且主動關心,讓浩浩回想起自己之前撞倒小亮后的態度很不好。浩浩因此發生了轉變,主動向小亮道歉。②浩浩明白了尊重他人,需要我們考慮他人的感受,平等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③做文明有禮的人,還需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舉止穩重、彬彬有禮-----(每小點3分,答對2點給滿分,此小題滿分為6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24.某校開展法治教育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分析】本題以材料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的知識點有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解答時,可從拿起法律武器勇敢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可以告知父母、可以撥打110報警、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討回公道等方面作答。【解答】①應拿起法律武器勇敢維護自己合法權益;②我們應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強法律意識;③可以告知父母,由父母向有關部門投訴;④可以撥打110報警;⑤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討回公道。(每小點3分,答對4點即可,共12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課本知識分析材料,依據材料實際組織答案,從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等方面作答。【解答】①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法治觀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④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親社會行為,自覺服務社會,關心國家大事,增強社會責任感等。(每小點3分,共12分)26.綜合探究(12分)【分析】本題考查增強責任意識、自覺承擔責任、熱心公益、服務社會。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描述能力。【解答】(1)①絕大多數同學責任意識強,能夠積極承擔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②部分同學責任意識有待于加強,尤其是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做得不夠好。(每小點2分,共4分)(2)①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②志愿者行為是積極承擔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行為,③是不言代價與回報的無私奉獻,④在奉獻中提升了生命的價值。(每小點2分,共8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黔江區2024年秋八年級(上)道德與法治期末調研測試參考答案 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八年級道德與法試卷.docx 黔江區2024年秋八年級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