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題號 四 總分 座位號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每小題 3 分,共 36 分)題 號 1 2 3 4 6 6 7 8 9 10 11 12符 案1.中學是人生道路上一個新的起點。面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我們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對我們 來說,中學生活意味著①新的機會、新的可能、新的目標、新的挑戰 ②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③能沉默時則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學主動來找自己玩 ④只需要努力學習,不要做其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少年有夢,則中國有望;少年追夢,則中國富強。 ”下列敘述中,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夢想激發我們的潛能 B.夢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C.夢想應與祖國命運聯系在一起 D.少年的夢想才能改變國家的未來3.“唯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在人生中免入歧途 ”。從正確認識自己的意義的角度來看,這句話說明①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 ②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增強對他人的信賴③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潛能④我們可以從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來認識自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 年 1 月 20 日,政府 8 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健康家庭建設的通知》,從提升家庭健康 素養、營造健康家庭環境、培育優良家庭文化、健全健康家庭工作機制四個方面全面部署健康家庭 建設工作,以健康家庭構筑健康中國牢固根基。此舉A.是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有國才能有家B.讓家更美好,也促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C.啟示我們逃避愛的碰撞,讓身體心理處于良好狀態D.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促進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5.師生交往是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每個同學都希望與老師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但有時可能與老師 發生對立、爭執、沖突。下列做法不利于解決師生矛盾的是A.主動反思,冷靜地分析原因 B.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C.心懷敵意,拒絕與老師溝通 D.求同存異,尊重與關心老師6.在人生旅途中,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我們的生活之路。下列有利于建立真摯友誼的是A.主動熱情,坦誠相待 B.廣交朋友,來者不拒C.志趣相投,為我所用 D.敞開心扉,無所顧忌7.小明想競選班長,帶領大家一間創造良好的班集體。以下是他的演講提綱,其中不恰當的是A.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體感知到的溫暖就越多B.集體榮譽是集體成員共同奮斗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榮譽C.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應散發自己的光和熱,照亮他人、溫暖他人D.我們班的事務我都會一肩挑,負全責8.下列是四位同學對生命的認識,其中不正確的是①張剛:在生命的傳承中,要自覺繼承祖先流傳下來的全部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②王明: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個體的生命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產生的③李濤:生命很短暫,我們要讓每天都過得充實,不錯過美好的青春年華④劉曉:生命對于我們而言,僅僅是身體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愛惜身體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生活方式不健康,就是在一點點吞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下列屬于健康生 活方式的有①早睡早起,不吃早餐 ②沉迷網絡,通宵達旦③適量運動,定期體檢 ④合理搭配,均衡飲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水煮青蛙 ”實驗:將青蛙放到鍋里,悄悄地用炭火使水溫慢慢地上升。青蛙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 沒有感到不適。十兒分鐘后,青蛙已經熬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可為時已晚。它四肢無力, 只能坐以待斃。實驗告訴我們A.青蛙缺乏求生的意識 B.越是舒適的地方就一定越危險 C.要提高危險預判能力 D.危險無處不在,人們寸步難行11.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有夢想就有實現的可能。 ”這句話告訴我們A.人生目標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 B.有了目標人生就一定會成功 C.實現人生目標需要艱苦奮斗 D.人生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12.“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這句話來勉勵勞動者,一直尊重、關心勞動者,贊 美、肯定每一位勞動者的艱辛付出。這是因為A.勞動崗位不同,貢獻就不同 B.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C.勞動是推動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D.辛勤、誠實及誠實性勞動有高低貴賤之分二、簡要回答題(簡明扼要,條理清楚。每小題 6 分,共 12 分)13.上中學不久,小林就感到很苦惱:朋友之間關系的處理,課堂學習和課外研學有沖突……請你運用 所學知識幫助小林解決困惑。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小林還有許多作業沒有完成,他認為來到學校主要是學習,并且參加這種活動 沒意義……(1)小林應該 : (1 分)理由: (2 分)小松被其他班級同學欺負,于是對好朋友小林說: “放學后,能不能叫上幾個同學去為我報仇 ”(2)小林正確的做法: (1 分)理由: (2 分)14.材料一 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有利于促進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1)上面兩幅圖片分別反映出哪種好家風 (2分)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 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2)和諧社會離不開兔好家庭。作為家庭的一員,你打算怎樣為建設美好家庭出力 (4 分)三、概括與評析(結合材料, 自擬題目,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角度評論。12 分) 15.結合材料,完成答題。★12 歲的鄭欽文與一群武漢隊的小隊友國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李娜贏得澳網決賽捧起冠軍獎杯,當 長江日報記者采訪鄭欽文時,她表示“夢想站上大滿貫賽場,去爭冠軍 ” 。★8 月 1 日,21 歲的鄭欽文在高溫下鏖戰數小時后,說的話卻是, “我很累,但我還可以為國再打 3 個小時! ”談到為中國時隔 20 年后再度實現奧運網球金牌夢想,鄭欽文回應道: “這場勝利對我 來說是無可比擬、獨一無二的。因為對我來說,奧運會一直比大滿貫重要,國家榮譽永遠超過個榮譽。 ”★10 月 5 日中國網球公開賽,受意外摔倒影響,鄭欽文無緣晉級中網女單決賽。在賽后的新聞發 布會上,鄭欽文表示近期的休息不夠充分. “身體和精神狀態不在我想要的峰值,很難集中注意力,我 清楚的了解自己。 ”(1)擬題:運用所學知識, 自擬一個體現材料主要內容的題目。 (3 分)(2)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 (每一角度 3 分,共 9 分)四、探究實踐題(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與實踐。20 分)16.2024 年 5 月 12 日是第 16 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 防災避險能力 ”。5 月 11 日至 17 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設立防災減災日的目的是面對生活中的各 種災害,提高人們守護生命、財產安全的意識和能力(1)提高人們守護生命的意識和能力,這要求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2分)(2)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應如何提高防護能力 (6 分).17.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后人 ”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 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他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酷刑。受刑之后, 曾因屈辱痛苦打算 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奮起,戰勝逆境,前后共歷時 18 年,終于寫成 《史記》。某校七年(1)班同學在語文課外閱讀中了解了司馬遷的遭遇和成就,深受鼓舞,開展了以“端正人 生態度,實現人生價值 ”為主題的班會,要求你參加,請你完成以下任務。【積極的人生態度】(1)從材料中,我們看到人生態度對人的影響很大,請談談你的認識(3分)【優秀品質】(2)從材料中你能看出司馬遷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答出兩點即可(3分)【逆境不可怕】司馬遷遭受逆境而不餒,忍辱奮起,戰勝逆境,寫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3)請你談談 順境和逆境在哪些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3分)(4)開完本次班會,同學們收獲很多。請你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談談我們中學生應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 價值。 (3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36 分)1-5 ACBBC 6-10 ADCDC 11-12 AB二、簡要回答題(每小題 6 分,共 12 分)13.(1)小林應該:積極參加研學旅行,并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1 分)理由: ①研學旅行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它可以讓我們走出課堂,在實踐中學習,拓寬視野,增長見 識,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②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看、所聽、所嘗、所觸、所做,都 可以是學習。③我們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活動的關系,做到兩者兼顧。 (2 分)(2)小林正確的做法:拒絕小松的請求,并勸說小松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1分)理由: ①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②用暴力 的方式去“報仇 ”可能會傷害到他人,也會讓自己觸犯法律,我們要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解決問題, 維護自身權益。(2 分)14.(1)圖片一反映的好家風是勤儉節約;圖片二反映的好家風是傳承優良家風。(2分)(2)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容。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時,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 思考問題,相互溝通,化解矛盾。②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承擔自己的家庭責任,如洗碗、掃地等,為 家庭的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③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 讓家庭充滿正能量。④關心家人的身心健康,當家人遇到困難時,給予關心和幫助,共同面對生活中 的挑戰。(每點 1 分,共 4 分)三、概括與評析( 12 分)15.(1)題目:《逐夢鄭欽文:從夢想起航到為國而戰》(3 分,答案不唯一,圍繞鄭欽文的夢想、為國爭 光等內容擬定,符合題意即可)(2)①從夢想的角度:鄭欽文 12 歲時就立下站上大滿貫賽場爭冠軍的夢想,這說明夢想是對未來美好 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同時,她將個人夢想與國家榮譽緊密相連,在奧 運會上為中國網球事業拼搏,體現了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3分)②從正確認識自己的角度:在中網女單比賽失利后,鄭欽文能夠客觀地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清楚地認 識到自己身體和精神狀態不佳,這表明她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幫助 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3分)③從責任與擔當的角度:鄭欽文在比賽中即使感到很累,仍表示可以為國再打 3 個小時,這體現了她強 烈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像她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勇于承擔責任,為國家和社會貢 獻自己的力量。(3 分)四、探究實踐題(20 分)16.(1)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2 分)(2)①學習和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如火災逃生知識、地震避險方法、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等,可以通過 參加學校或社區組織的安全知識講座、閱讀相關書籍等方式來學習。②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相信陌生人,不涉足危險區域,如不獨自前往河邊、工地等危險場所。③積極參加各類安全演練活動, 如消防演練、地震演練等,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己在面對災害時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④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如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用火用電安全等。(每點 2 分,答出 3 點得 6 分)17.(1)積極的人生態度能激勵我們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為實現目標努力奮斗;能讓我們保 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活的樂趣;能促使我們不斷提升自己,挖掘自身潛力, 實現人生價值。消極的人生態度則會讓人在困難面前退縮,失去前進的動力,難以取得成功。(3分)(2)①有堅定的信念,即使遭受酷刑,仍堅持完成寫史書的理想。②具有頑強的意志,在逆境中忍辱奮 起,克服重重困難,歷時 18 年寫成《史記》。③有責任感,遵從父親遺囑,立志完成史書,對自己的 事業負責。(每點 1 分,共 3 分)(3)①當我們在順境中驕傲自滿、不思進取時,順境可能會轉化為逆境;而當我們在順境中保持清醒的 頭腦,抓住機遇,努力奮斗,順境就能持續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有利條件。②當我們在逆境中意志消沉、 放棄努力時,逆境會一直阻礙我們前進;但當我們在逆境中勇敢面對,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 斷提升自己,逆境就可能轉化為順境,成為我們成長的階梯。(3分)(4)①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將個人目標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相結合。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 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培養創新精 神和實踐能力。④勇于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 生價值。(3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