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藁城區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評價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 4頁。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3.答選擇題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涂黑;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案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 2分,共 30分)2024年是屬于中國的一年,是奮斗拼搏的一年,也是收獲滿滿的一年。據此回答 1—2題1.下面能見證一個強大、崛起的中國的事例有①神舟十九發射成功,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持續發力②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③巴黎奧運會上的中國代表團再創輝煌,勇奪多枚金牌④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中國的強大與崛起①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國家的進步 ②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夢的實現③激發起我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④激發起我們強烈的民族優越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 96.8%,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面信息,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可小覷。對此,我們未成年人應該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網絡犯罪 ②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網絡世界③文明上網,傳播網絡正能量 ④學會“信息節食”,提高媒介素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新時代的媒體環境中,李子柒以短視頻方式記錄人們的日常生活、傳統技藝、民俗風情等元素,讓觀眾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溫度和魅力。李子柒的做法①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②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認同③搭建了文化傳播的平臺 ④改變了世界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是①法律 ②紀律 ③秩序 ④道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6.馬路上:紅燈停、綠燈行;電影院里:禁止喧嘩,保持安靜;農貿市場里:買賣公平;貨真價實;考場上:誠信考試,公平競爭……正因為有這些規則的存在,社會才會井然有序,人們的生活才能正常進行,以上說明①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 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③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 ④違反規則的行為會受到相應處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這句名言告訴我們A.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B.恪守誠信需要智慧C.不要輕易向別人許下諾言 D.要完善失信懲戒機制8.“五一”假期,游客出游的熱情高漲,以快節奏打卡為特征的“特種兵式旅游”尤其受到年輕人追捧。以下情景中“特種兵式”游客的言行,值得提倡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強同學的成長經歷,你認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①小強不接受教訓,因聚眾斗毆、偷竊財物,被公安機關拘留②小強自從結識了社會上的“朋友”,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打架,受到學校紀律處分③小強用自己的切身經歷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遠離犯罪④小強仍不知悔改,為搞錢上網,和他人攔路搶劫,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10.中學生小新在期末復習中,畫了如下思維導圖,圖中“ ”處應填寫A.預防犯罪 B.法不可違 C.善用法律 D.我與法律11.高空拋物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危害。武漢市的張某,因嫌所住小區樓下有人跳廣場舞太吵,于是往樓下扔鵝卵石,先后砸壞 17輛私家車,車損達 2萬多元。2022年 3月,張某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由此可見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公民要謹遵法律的要求③無論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④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給我們的啟迪是①國家好,大家才會好 ②國家利益關系國家的生存和發展③國家利益符合每個人的利益需求 ④要心懷愛國之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根據所學完成下圖①②處填空A.人民安全 經濟安全 B.生物安全 資源安全C.深海安全 國土安全 D.糧食安全 太空安全14.勞動課已經正式成為中小學的獨立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 1課時。把勞動的種子深植于學生心中,因為①勞動有利于學生關注生活,學會勞動技能,珍惜勞動成果②勞動能解決學生成長中的一切煩惱③勞動課程比其他課程更重要④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時代楷模"萬步炎教授被授子“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他主持研發的“海牛Ⅱ號"解決了我國大洋資源鉆探等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這對廣大青少年的啟示是①為了獲得表彰,踐行工匠精神 ②順應時代變化,學會自主創業③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④提升自身素質,為國奉獻爭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 30分)16.觀察圖片,回答問題(6分)八年級學生小田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1)小田同學參加的研學活動都屬于什么行為 (2分)(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概括參加研學活動能讓青少年收獲什么 (4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眾所周知,駕駛電動車方便快捷。某校八年級學生 13歲的小明發現,本校有些與自己同齡的初中生甚至一些小學生為了方便,騎電動車上下學;小明還發現有些同學在上下學路上為了趕時間,在沒有人的路口闖紅燈。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駕駛電動車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 16周歲。《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后通過。材料二:為了更好地消除安全隱患,小明同學所在的學校開展了嚴查初中生、小學生騎電動車專項整治活動。小陳同學騎電動車被查后在學校受到了紀律處分,小陳同學很不服氣。他認為,騎電動車是我的自由,自己被查只是運氣不好,下次騎電動車上學要多加注意就行了。(1)請你結合法律鏈接的內容指出材料一中有哪些違法行為,并從違反法律的類別角度指出其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 (5分)(2)針對材料二中小陳的觀點,請你從自由與規則關系的角度,對他進行勸告。(4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日常生活中特定場所的行為規范往往體現著對人的道德修養的要求。如在劇院看到的如下提示:材料二: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最近各地熱傳的一些“暗語”,讓贈人的玫瑰不再帶刺:在成都的一家面館,顧客只要說“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免費吃碗面;蘇州的一個早餐攤點關了收款碼提示音,有困難的客戶吃完就可以直接走人;濟南的一家餐館,求助者只要說“A套餐”,就不用再掏腰包……(1)材料一中的“文明觀演溫馨提示”與材料二中的“暗語”體現了哪些道德修養 (3分)(2)材料二中的“暗語”行為,對我們提升道德修養有何啟示 (3分)(3)我們每個人都是道德的踐行者,請你列舉一個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要求的具體行動吧!(1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雖然我國國家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也面臨著多元復雜的挑戰。如個別國家不時在東海、南海諸島問題上制造事端,臺獨勢力的存在,中美貿易沖突……為此,我國在國家安全教育日發行了題為《國家安全為了你,依靠你》的宣傳片。材料二:從拼上老命也要改變蘭考面貌的焦裕祿,到拖著有病之軀還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張定宇;從把青春和生命獻給脫貧事業的黃文秀,到長期獻身艱苦偏遠山區教育事業的張桂梅;從為“中國天眼”殫精竭慮的南仁東,到為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嘔心瀝血的孫家棟……無私而忘我的奮斗,是奮斗者永遠的座右銘。(1)材料一中國家安全宣傳片的題目讓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4分)(2)材料二中的奮斗者們在處理個人與國家關系上體現出的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什么 (2分)(3)綜合上述材料及問題,思考在世界并不太平的大環境下,新時代的青年需增強哪些意識 (2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 2分,共 30分)1-5 ABDCD 6-10 BACCD 11-15 DBABD二、非選擇題(共 30分)16.(1)親社會行為。(2分)(2)①增長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社會,豐富社會閱歷。②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③培養親社會情感,提升人際交往能力。④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點 1 分,共 4分)17. (1)①本校有些與小明同齡的初中生甚至小學生騎電動車上下學,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屬于行政違法行為,因為其違反了行政管理法規。②有些同學在上下學路上闖紅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也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各 2分,類別判斷 1分,共 5分)(2)①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騎電動車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未滿 16周歲不能騎電動車上學。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規則保證我們的自由,小陳同學只有遵守規則,才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自由。所以,小陳同學要認識到錯誤,遵守規則,不能再騎電動車上學。(每點 2分,共 4分)18. (1)①文明有禮,在劇院遵守提示要求,在生活中使用“暗語”幫助他人都體現了文明禮貌。②尊重他人,文明觀演提示和“暗語”行為都尊重了他人的權利和感受。③關愛他人,“暗語”行為是對有困難的人的關愛。(每點 1分,共 3分)(2)①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要求。②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困難和需求,主動幫助他人。③要弘揚友善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讓社會更加溫暖。(每點 1 分,共 3分)(3)示例: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1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9. (1)①國家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我們每個人都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每點 2分,共 4分)(2)他們都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結合,以國家利益為重,為國家的發展和繁榮無私奉獻,甚至犧牲個人利益。(2分)(3)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憂患意識等。(任答兩點得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