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請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2.本試卷滿分為 60 分 (含卷面書寫 3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3.道德與法治監測為開卷,考生須獨立作答,不得討論,不得傳抄。4.卷面書寫共 3 分。評分標準如下:(1)書寫工整、字跡清晰、卷面整潔;(3 分)(2)書寫認真、字跡清晰、卷面輕微涂改;(2 分)(3)書寫一般、字跡歪扭、卷面涂改嚴重:(1 分)(4)書寫隨意、字跡潦草、卷面臟亂,亂寫亂畫。(0 分)二 三卷面及書題號 一 總分13 14 15 寫得分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12 個小題,1-10 題,每小題 2分,11、12 題,每小題 3 分,共 26 分)1.某校開展研究性學習,以下是初中生小軍學習時搜集到的資料目錄,作為本次研究性學習主題最恰當的是安徽小崗村“包產到戶”◎深圳、珠海等成立經濟特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A.現階段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C.創新驅動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 D.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2.調查研究表明,勞動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加一年,創造的 GDP 可增加 9%:職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業企業勞動生產率會提高 17%。近十年,全國 800 多個研究生培養單位共培養了 60多萬名博士和 650 多萬名碩士,中高職學校 (不含技工學校)累計培養畢業生 7900 多萬人,為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輸送了 70%以上的新增從業人員,持續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可見①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②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④教育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語言文字權威期刊《咬文嚼字》發布“2024 年十大流行語”。上榜熱詞包括:數智化、智能向善、未來產業等。 “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有利于更好增進人類福祉,既能夠推動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又能夠讓社會更加美好。 “未來產業”則包括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等新賽道。這體現了①科技進步讓人們生活更美好 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我們的生活方式將徹底改變 ④網絡是我們獲取新知的主要平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個人信息保護,是數字時代下的熱點議題。隨著人們權利意識的不斷提升和對個人生物信息采集所可能潛藏問題的逐步了解,越來越多民眾對于生活之中無處不在的刷臉行為選擇拒絕,也開始對各種各樣必須進行刷臉驗證的互聯網行為產生戒備。只不過,人臉識別在公共場合運用甚廣,支付、解鎖、開門、進站……生活之中的諸多環節都在采集個人生物信息,因而實現公共場所“不刷臉為原則”的目標仍然道阻且長。因此,要實現個人信息保護需要①國家實現良法善治 ②社會尊重他人勞動權③企業維護消費者權益 ④個人對所有刷臉說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為滿足小區居民停車需求,杜絕亂停亂放、剮蹭糾紛等現象,消除安全隱患,某社區居委會在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邀請專業團隊設計針對性方案,推進停車位建設,聚焦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這一過程A.優化了社區管理結構,擴大了居民的權利和自由B.開展了基層民主協商,有效滿足群眾的合理需求C.創新了基層治理方式,保障居民充分行使決策權D.體現了多元主體參與,提高基層政府的治理效能6、自中國實施 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來華觀光旅游,中國旅行視頻成為許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碼”,美景美食、高鐵出行以及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讓外國友人直贊“city”。如果讓你從以下景點中,為外國友人推薦一個符合“city 形容的景點,你將會推薦“city 不 city” :結合了中文和英文,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事物是否具有城市化、現代化、時尚和充滿活力的特點。A.恩施大峽谷 B.珠穆朗瑪峰 C.寧夏沙坡頭 D.上海外灘7、《2025 年春節聯歡晚會》發布官方吉祥物形象“巳 (sì)升升”。吉祥物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尋找設計靈感,整體造型參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態可掬又富有古意。頭部輪廓與臉頰上的螺旋形狀來源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銀質鎏金如意,從頭部的蝙蝠裝飾到尾巴點綴的壽字盤長結,通身典故寓意著“福從頭起,尾隨如意”。吉祥物“巳升升”讓我們感受到了①中華文化在創新中繼承發展 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③辛勤勞動才能開創美好生活 ④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獨特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2024 年 12 月 4 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 19 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 44 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是因為①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領先地位 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 ④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以下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數據(如下圖),從中可以看出我國①建成了科技強國 ②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③領跑全球經濟發展 ④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今年 4 月,馬英九帶領臺灣青年來訪大陸,兩岸青年跨越山海,結下深厚情誼。11 月下旬馬英九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7 所大陸高校師生赴臺參訪,積極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此次交流活動有利于A.促進兩岸經濟發展 B.杜絕“臺獨”勢力發展C.實現祖國快速統一 D.推動兩岸的了解與認同2024 年 9 月,重慶市以“渝見石榴紅,共筑中國夢”為主題開展了第十四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1.此次活動融合了愛國主義教育、普通話推廣、國防教育、法治宣傳等內容,全方位展現各族人民團結和諧、砥礪奮進的精神面貌。此次活動的舉辦①有力地促進了所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②彰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③使各族人民將熱愛本民族與熱愛祖國的情感相結合④印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協調民族關系的根本政治制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12.民族地區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到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地區穩定。為此要①全面準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 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③構筑各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園 ④大力促進各民族消除民族差異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 3個小題,13 題 10 分,14 題 10 分,15 題 11 分,共 31 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人稱“小電驢”的電動自行車,憑借輕便靈活的特點,成為許多人的出行首選。但在一些城市,“小電驢”闖紅燈、超速、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屢禁不絕,導致不少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就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問題,深圳、西安、廣州等多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針對闖紅燈、逆行、未按道行駛和不戴頭盔等。一名快遞員說:電動自行車騎行群體中,外賣、快遞從業者占比較高,一些企業開始加強引導和管理。 “每天首次打開工作軟件時,會彈出多道與安全規范有關的考題,通過測驗才能開啟一天的派送。 ”。一名大學教授表示:根治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亂象,需要加強源頭治理、多部門相互配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監管,將超標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擋在上路之前;公安交管部門在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創新應用科技手段強化執法力度,扭轉“小電驢”交通違法高發態勢。一名交通運輸工作人員說:要通過公益廣告、互聯網等渠道,聯動社區、學校等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騎行知識的普及宣傳;同時,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和新媒體平臺,曝光電動自行車相關典型事故案例,引導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員養成文明出行的好習慣。(1)據材料,思考做文明騎行者應增強哪些意識。 (2 分)(2)談談材料中不同主體對規范電動車違法行為應有的貢獻。 (4 分)(3)結合以上材料,歸納文明出行的意義。 (4 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為了讓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落地生根,九年級 (1)班召開主題學習活動。【成果展示】全會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資料組用四個“度”展示了我國的發展成就。(1)結合材料概括我國在新時代取得的成就。 (2 分)【走好道路】全會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習總書記強調,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文獻組展示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經典論述:“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的施政理念“厚德載物、講信修睦”的不懈追求“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處世之道(2)結合以上論述,請概括你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 (4 分)【建言獻策】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行動組向同學們提出了行動建議。(3)請以“勇擔中國式現代化大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幫助同學們完成行動建議。 (4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 分)2024 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某校以此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活動一 交出亮眼答卷】同學們收集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的相關成就。交通一體化 公共服務一體化 協同創新一體化京津冀大力推進交通一體化。十 京津冀大力加強教育、醫療、社保 三地攜手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年來,通過建設高速鐵路、城際 公共服務領域的合作。十年來,京 新中心。十年來,協同創新驅動軌道交通設施、“軌道上的京津 津 200 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開 持續發力,三地經濟總量連跨 5冀”加速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 1展辦學合作,9000 多家定點醫療機 個萬億元臺階。2023 年區域有效至 1.5 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構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發明專利擁有量 70.3 萬件。(1)結合材料和所學,談談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的意義。 (4 分)【活動二 感受貢獻力量】同學們展示了部分京津冀建設者的事跡。他多年堅守科研一線,致力于推動我國超算技術的自主創新。他帶領團隊在油氣勘探、基因健康、工業設計與仿真、建筑與智慧城市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推動了我國超算應用的發展。他是一名共產黨員,孟祥飛。他總是在忙,忙電力搶修,忙技術研發。熟人眼里的他,皮膚黝黑,走路帶風,帶著工具箱,隨時出發。他對自己所負責區域的線路和小區位置都輕車熟路,因此有了“活地圖”的美譽。不分晝夜、無論晴雨,無數個搶修現場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是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他們崗位不同,但都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著力量。(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請為“他們”寫一段贊美詞。 (3 分)【活動三 追尋紅色印記】同學們繪制了京津冀紅色資源板報。(3)京津冀三地如何攜手用好紅色資源,請你提出兩點做法。 (4 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 - 10 題,每小題 2分,11、12 題,每小題 3 分,共 26 分)1-5 BCACB 6-10 DABCD 11-12 B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個小題,13 題 10 分,14 題 10 分,15 題 11 分,共 31 分)13.(1)應增強規則意識、法律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等。(2分)(2)①企業:加強對員工的引導和管理,如通過設置安全規范考題等方式,促使員工遵守交通規則。②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監管,從源頭上杜絕超標、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上路。③公安交管部門:在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創新應用科技手段強化執法力度。④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電動自行車安全騎行知識的普及宣傳,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引導騎行人員養成文明出行習慣。(每點 1 分,共 4 分)(3)①有利于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減少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②有利于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③有利于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④有利于推動社會的法治建設,促進人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每點 1 分,共 4 分)14.(1)經濟方面,經濟總量大幅增長;科技方面,移動通信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生態方面,森林覆蓋率提高;社會民生方面,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加。(2分)(2)①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體現了“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理念。②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治國之道、富民為始”都反映了這一點。③中國式現代化注重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為其提供支撐。④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體現了這一對外交往理念。(每點 1 分,共 4 分)(3)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②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積極投身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④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國家發展和人民需求,積極為解決社會問題建言獻策。(每點 1 分,共 4 分)15.(1)①交通一體化方面,有利于加強京津冀三地之間的聯系,促進人員、物資等的流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便人們的出行,提高生活質量。②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有利于促進教育、醫療資源的均衡發展,提升河北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讓三地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的銜接,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③協同創新一體化方面,有利于整合三地的科技資源,提高區域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升級;打破技術壟斷,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每點 1 分,共 4 分)(2)他們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建設者,孟祥飛堅守科研一線,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超算應用發展貢獻力量;張黎明在平凡的配電搶修崗位上,日夜忙碌,保障電力供應。他們雖崗位不同,但都用自己的堅守與付出,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添磚加瓦,他們是時代的楷模,值得我們學習與贊揚!(3分,符合題意即可)(3)①聯合開發紅色旅游線路,整合三地紅色資源,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傳播紅色文化。②共同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如紅色文化展覽、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等,加強三地紅色文化的交流與傳播。③建立京津冀紅色資源共享平臺,通過互聯網等技術,實現紅色資源的數字化共享,方便人們學習和了解。(每點 2 分,答出 2 點得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