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市燕山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2025年1月考生須知 1.本試卷共8頁,共兩部分,共25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70分鐘。 2.考試形式為開卷,只能翻看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禁止交流和借閱。 3.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姓名、班級和學校。 4.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5.在答題卡上,判斷題、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6.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一、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正確的將“ ”涂黑,錯誤的將“×”涂黑)1.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4.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5.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6.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決定,這表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享有任免權。7.某區政協設立多處委員工作室,人民群眾關注什么,就商量什么,老百姓哪里遇到難題,就商量到哪里,這充分發揮委員們的專業特長和資源優勢,助力委員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8.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權利,同時也是光榮義務。9.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10.某同學參加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的“開館五周年”系列活動,不僅加深了對香山革命紀念館的了解,更點燃了對革命歷史與紅色文化的學習熱情。二、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1.“_________——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寄托了中國人的人倫情感、家國情懷。A.春節B.元宵節C.端午節D.清明節12.智能動力鞋助人“健步如飛”,“空中的士”走進現實……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從“小而美”到“高精尖”,衣食住行各類好物集中亮相。這些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新風尚說明A.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B.創新就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C.生活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D.我國教育公平已取得重要進展13.我國自2014年啟動實施“快遞下鄉”工程以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日漸完善,農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顯著提升。“快”出速度 從三五日達、次日達到當日達……快遞下鄉到村,讓寄遞時限不斷縮短。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8%,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縣縣有分撥、鄉鄉有網點”。“遞”出溫度 邊遠地區寄遞服務提質增效,豐富了群眾的“購物車”;助農成果更加豐碩,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由此可以看出,我國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②逐步消除城鄉居民在發展機會上的差異③從根本上解決了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④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勞動報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近年來,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工作A.能杜絕行政機關違法違紀B.以公正司法促進依法行政C.擴大我國公民的民主權利D.強調守護正義要講究策略15.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的精神是歷史時期 具體體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井岡山精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抗美援朝精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北京冬奧精神A.長征精神B.雷鋒精神C.載人航天精神D.新時代北斗精神16.近年來,文創產品持續熱銷。從馬踏飛燕毛絨玩具,到“斜眼看人”的大雁塔“塔寶”,從以青銅器為原型的“青銅機甲”,到中國國家博物館鳳冠冰箱貼……文創產品一次次出圈源于①把創意變成生意的需要②挖掘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③中華文化兼收并蓄,在交流互鑒中發展④中式審美直擊心靈,大眾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如漫畫所示,我國多地出臺生育支持相關措施①為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②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③違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④造成資源環境形勢嚴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這25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也是澳門同胞共享偉大祖國尊嚴和榮耀感最強的時期。實踐充分證明①“一國兩制”徹底消除澳門與內地的交往交流障礙②“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③澳門與祖國內地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將越走越寬廣④要貫徹高度自治的方針,在全國推廣特別行政區憲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以下九年級某學習小組收集的資料卡片,內容表述正確的是A.卡片一和卡片二 B.卡片一和卡片三C.卡片二和卡片三 D.卡片一和卡片四20.1950年,中國共產黨優秀領導干部谷文昌剛來福建東山時,這里還是一座荒涼沙島。事跡一 他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與風災、旱災抗爭,植樹造林,興修水利,改善交通,發展生產,一個風沙肆虐的荒島變成生機盎然的東海綠洲。事跡二 為了找到治理風沙的辦法,他走遍東山的大小山頭,把一個個風口的風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詳細記錄下來,制訂“筑堤攔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方案。事跡三 他把提職、提薪的機會讓給其他同志,堅決不安排符合條件的自家子女入公職。學習谷文昌同志,像他那樣做人,就要①勤儉節約助人為樂 ②心系民生不負人民③真抓實干敢做善為 ④嚴于律己清正廉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題,共40分。21.(8分)崇“憲”于心,守“憲”于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公布,供社會各界討論并收集意見。為宣傳憲法草案,全市共培訓宣傳員、工會基層干部和街道居民積極分子等兩萬多名;憲法草案討論委員會分別編寫了對工人、市民、街道居民的通俗講話材料。經過宣傳,廣大群眾對憲法草案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有了初步了解。大家對憲法草案逐章逐條討論,著重宣傳討論過渡時期法律的作用,破除“憲法可有可無”和“憲法與我無關”的思想。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施行70周年,12月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12月2日“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主題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活動一:北京地鐵6號線開通憲法專列,在地鐵法治宣傳基地和重要站點舉辦普法宣傳活動。全市交通顯示屏集中滾動播放憲法主題宣傳口號。活動二:司法部法治宣傳中心開展憲法書簽DIY征集活動。通過書簽這一文化載體,進行憲法宣傳,同時也為藝術創作者提供一個展示才華、服務社會的平臺。運用所學,談談憲法宣傳為什么要“接地氣”。(4分)憲法書簽作品要求:緊扣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主題,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形式可以是手繪、文字、圖案或圖文并茂等,要求美觀大方,易于辨識,尺寸適中,便于攜帶和閱讀。如果你要制作憲法書簽,會選用哪些元素,請說明理由。(4分)22.(8分)基層立法聯系點是人民代表大會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被形象地稱為立法的“直通車”“連心橋”。增點擴面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4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輻射帶動31個省(區、市)設立716個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320個設區的市(自治州)設立663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三級聯系點達7395個。從設立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至2024年7月,先后就185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規劃稿以及備案審查工作征求聯系點意見達30520條,有3300多條意見被立法研究吸納。創新探索各聯系點不斷建強工作陣地,豐富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各聯系點積極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的代表性、專業性和覆蓋面。在法律草案征求意見前,通過律師、專家或“法律明白人”解讀草案內容,邀請專業人士參加座談會,將“法言法語”轉換成“民言民語”。(1)上述材料體現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是______。(以下形式,寫出一項即可,2分)①民主選舉②民主監督③民主決策(2)運用所學,談談你對基層立法聯系點發揮“直通車”“連心橋”作用的認識。(6分)23.(6分)一條六尺巷,精神永流傳。典故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京為官,桐城老宅旁有一塊空地,鄰居吳氏擴建宅院,欲擠占兩家間的空地。家人修書一封送到京城請張英定奪。張英復信:“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后,主動將院墻退讓三尺。吳家人深受感動,亦讓三尺,讓出了這條六尺巷。一條窄巷,因一個“讓”字而天地寬,成為中國鄰里和諧禮讓的典范。此后,六尺巷的故事通過方志、口碑、風物、戲劇等媒介形式流播綿延已300余年。工作法 近年來,安徽桐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六尺巷典故蘊含的精神注入社會治理,總結提煉出“聽、辨、勸、借、讓、和”的“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聽”,全面了解,兼聽則明;“辨”,釋法明理,明辨是非;“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借”,借力調解,多方疏導;“讓”,強者先讓,互諒互讓;“和”,修復關系,重歸和諧。當地百姓被六尺巷蘊含的精神所感召,矛盾化解在源頭、紛爭調處在基層。如今,“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廣泛運用于社會治理、司法調解等各個領域,并走向全省、全國。運用所學,為以上新聞摘要寫一則短評。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不少于100字。24.(8分)筑綠色長城,讓荒漠生金。上世紀80年代,新疆阿克蘇地區一年有100多天沙塵天氣,狂風卷起沙礫,一夜之間就能摧毀幾十萬畝農作物;由于沙塵暴的侵襲,阿克蘇市及周邊地區,白天要開燈閉門閉窗、無法出門;許多居民因為長期的風沙天氣而嘴唇皸裂、患上眼疾。結合所學,總結昔日的“風沙策源地”變成“綠色聚寶盆”的發展經驗。25.(10分)九年級某班開展“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非凡成就·奮進中國】第一小組收集了關于“中國之車”的數字。第一組:2024年11月14日,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超1000萬輛,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今年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百萬輛。第二組:2024年11月15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萬列,每周“去7回6”,雙向開行基本均衡,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1)從兩組數字看我國的改革開放,你有何感受。(4分)【深化改革·發展中國】第二小組查閱相關資料,繪制了如下時間軸:(2)運用所學,分析為什么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4分)【幸福生活·美好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三小組以“我們的幸福生活”為主題,將成果以繪畫展的形式呈現出來,如下所示:綠皮火車變高速鐵路 養老變“享老” 傳統農業變農業機械化(3)結合生活實際,任選以上成果,具體說說你在改革中體驗到的幸福。(2分)參考答案第一部分一、判斷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 × × × 二、選擇題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A B C D A C B D第二部分21. (1) (4分)憲法走進群眾,融入群眾生活,促進我們學習憲法,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我國憲法原則和精神,讓憲法深入人心;影響我們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憲法宣傳形式多樣,潛移默化影響我們踐行憲法,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行動中。 (或從憲法與人民的關系、憲法重要性、尊崇憲法、捍衛憲法等角度,亦可得分。)(2) (4分)言之有理即可。使用的元素要科學,如國徽、憲法書、法治宣傳文案、蓮花、法槌、天平、地標建筑等元素,選擇與理由相適宜。示例:以厚重大氣的中國元素與對稱性審美為出發點,祥云與傳統紋樣的結合彰顯文化底蘊,圍繞憲法主題,使用天平等設計元素突出公平公正的寓意。22. (1) (2分)選擇②③其中任意一個或多個2分;多選但包含①1分,只選擇①或不選都不給分。(2) (6分)可從全面依法治國、良法善治、人民地位、社會主義民主等角度作答。示例: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察民情、聚民智。良法善治,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當家作主從來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而是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的。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實現,人民的合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創造活力得到充分激發。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勢,發揮民主監督、民主協商、民主決策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進一步夯實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基,有效激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級水平 等級描述水平4(5~6 分) 作答正向,符合題意。表述條理清晰、表達真實情感或體現創新思維等。水平3(3~4分) 作答正向,符合題意。在表述條理清晰、表達真實情感、體現創新思維等方面均不突出。水平2(1~2分) 作答正向,有觀點表述,但不符合題意。水平 1(0分) 無作答,或作答缺乏正向性。23.(6分)可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治與法治關系、多元共治、基層群眾自治等角度作答。示例: “六尺巷工作法”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六尺巷所承載的相互禮讓、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為解決矛盾糾紛提供了道德指引和價值標準,基層治理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六尺巷工作法”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六尺巷工作法”倡導多元共治,它充分發揮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居民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形成治理合力,創新實踐,提高治理效能,讓群眾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尺巷工作法”堅持基層群眾自治,以人民為中心。等級水平 等級描述水平4(5~6 分) 作答正向,符合題意。表述條理清晰、表達真實情感或體現創新思維等。水平3(3~4分) 作答正向,符合題意。在表述條理清晰、表達真實情感、體現創新思維等方面均不突出。水平2(1~2 分) 作答正向,有觀點表述,但不符合題意。水平 1(0分) 無作答,或作答缺乏正向性。24. (8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阿克蘇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對口幫扶,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凝聚中國力量,實干擔當。25. (1) (4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充分顯示了中國力量,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2) (4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國過去40年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態勢和特點,認識不斷發展,人民的愿望、時代的要求、當前的發展挑戰、矛盾,都始終呼喚著、推動著改革開放步步深化。必須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 (2分)結合圖片和具體生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