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人教版)七年級 下 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新知導入 02 新知講解 03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作業布置 07 拓展延伸 04 素養目標 01 【人地協調觀】從日本的防震減震措施中,引發學生對防震防災等方面的思考。 【綜合思維】能夠運用地圖分析日本地形特點對氣候的影響。運用板塊構造學說 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地理實踐力】引導學生讀圖提取有用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讀圖和用圖的技 能。了解防震減災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防震意識。 【區域認知】運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構成以及自然環境特征,包括 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1 素養目標 2 本章導入 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我國十分重視與周邊地區和國家的關系,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在本章,我們以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為例,學習認識地區和國家的方法。 2 本章導入 本章我們將學習國家和地區的下列內容: ①如何描述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②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有哪些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③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對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 ④四地區的人文地理主要有哪些特點?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⑤四地區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 ⑥四地區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有哪些聯系? 3 【本節導入】:如何學習區域地理 ①查找地理位置 ②分析自然環境 ③了解自然資源 自然地理 ①了解人口概況 ②探討人類活動 人文地理 半球、海陸、緯度 地形、氣候、河湖、植被 水資源、土地、礦產 人口、語言、民族、宗教 工農業、經濟、交通、旅游 3 【本節導入】:從三維視角看日本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1】半球位置 日本 20°W 160°E 北半球 東半球 在圖上找出日本與哪個大陸相連? 日本不與大陸相連,是一個島國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2】海陸位置 太 平 洋 東臨太平洋 日 本 海 俄 羅 斯 朝 鮮 韓 國 西臨日本海 與俄、朝、韓三國相望 南臨東海 與中國隔海相望 東 海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3】緯度位置 45°N 30°N 緯度:25°N——45°N 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北溫帶 經度范圍: 大致在 125°E—145°E之間 130°E 145°E 35°N 【知識梳理】日本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 【2】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南臨東海 【3】緯度位置:25°N—45°N,位于中緯度、北溫帶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4】領土組成 北海道島(緯度最高) 本州島(面積最大) 東京(日本首都) 四國島(面積最小) 九州島(位置偏南) 津輕海峽 瀨戶內海 日本是一個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鄰近小島組成。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北海道是日本位置最北的島嶼,也是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因為櫻花和擁有極大魅力的雪景,以及不輸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海而享譽全球,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北海道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中心,位于關東平原,人口950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 東京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于休眠狀態,但地質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最后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瀨戶內海,意即狹窄的海峽,位于日本本州、四國之間。沿岸散布的工業區統稱瀨戶內工業地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的工業地帶,有“工業運河”之稱。 瀨戶內海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5】地形特點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 (2)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 (3)地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 ★在圖中找出最高山峰富士山和最大平原關東平原 富士山 關東平原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丹尺山地 越后山脈 關東山地 太平洋 東京灣 關東平原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平原,面積約1.6萬平方千米(相當于北京),是日本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關東平原是世界第一大灣區——東京大都市圈的主要承載地。該灣區承載約5000萬人口,創造約1.8萬億美元GDP,約占日本GDP的50%。主要城市包括:東京、橫濱、川崎等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6】河流特點 河流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響 (1)陸地面積狹小→河流短,水量小 (2)地形崎嶇→地勢落差大,流速快 水能資源豐富 在圖中找出日本最長河流—信濃川 信濃川 4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7】氣候特征 (1)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1 2 日本秋田市的氣溫年較差比北京小,年降水量比北京多。 (2)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 4 【小組探究】 冬 季 風 夏 季 風 為什么日本的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太平洋沿岸 地處迎風坡,從太平洋吹來東南季風,夏季降水較多。 日本海沿岸 也是位于迎風坡,西北季風經過日本海時攜帶大量的水汽,冬季降雪較多。 夏季多雨,冬季多雪 4 梳理日本的氣候特征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夏季多雨,冬季多雪 全年降水較多,氣溫年較差小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日本的自然災害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日本主要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處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1)自主探究:閱讀課本P21至P22圖8.2—圖8.5,想一想,日本除了地震,還有哪些自然災害? 火山噴發 海 嘯 臺 風 洪 澇 雪 災 泥石流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2)自主探究:造成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自然災害 影 響 因 素 地 震 火山噴發 海 嘯 洪 澇 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 由于地殼運動,導致巖漿從薄弱的地方沖破地殼,噴涌而出 因地震的震蕩波在海面上不斷傳播、擴大而形成 自然原因一般是由于臺風或暴雨帶來的大量降水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2024年1月1日下午,發生在日本石川縣沿海地區的7.6級地震,截至2日下午3點半,石川縣內已確認有48人死亡。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表示,目前暫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 海地《消息報》稱,2021年8月17日發布公告表示,截至當天下午,海地西部地區14日發生的7.2級地震已造成至少1941人死亡、9900人受傷、3.7萬座房屋在地震中被毀。 思考:通過兩國數據相比,為什么日本的地震傷亡比較小? 地震7.6級 死亡48人 地震7.2級 死亡1941人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為了應對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的民居多使用質地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結構設計耐震、減震能力強,可以抵抗7級以上的地震。 (1)建筑材料質地輕、強度高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每年9月1日,日本全國上下動員起來,舉行大規模防震演習。圖為中學生和成年人在進行防震演習。 (2)大規模防震演習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日本的城市公園建有防災減災設施,可作為避難、急救、臨時生活場所,也可用于防災教育。 (3)建設避難場所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應對災害,日本各地制作了防災手冊。手冊提供災前準備、災時應對、災后恢復等多方面實用信息。 (4)印發防災手冊 5 新知講解:日本的自然災害 使用先進的地震預警系統,在地震來前10秒發出警報,通過廣播等形式,發送到各個居民手中。 (5)建設預警體系 6 【拓展延伸】:讀圖解釋我國多地震的原因 此次地震災區位于青藏高寒地區,震中10公里范圍內平均海拔約4471米。截至8日12時,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難、188人受傷,倒塌房屋3612戶。截至9日6時,受災群眾人數達6.15萬名。 6 【拓展延伸】:讀圖解釋我國多地震的原因 日喀則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7 【自主探究】 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①建立自然災害預警機制 ②加強防震宣傳教育 ③提升人民的自救能力 ④提高建筑的抗震標準 8 【拓展延伸】:防震小知識 8 【拓展延伸】: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氣象局決定把具有噴發記錄的火山稱為活火山。 1975年被選為活火山的共計77座。2017年又選出一座,現在日本活火山的數量變為了111座。 8 【拓展延伸】:火山噴發的利與弊 ①有利:火山灰成為肥沃的土壤,火山活動帶來豐富的礦產資源。火山地區溫泉眾多,火山景觀可以發展旅游業。 ②不利:火山噴發造成空氣污染,并導致熔巖流、山崩等地質災害,危脅人類安全。火山噴發還會引起氣候變化,影響工農業生產。 8 【拓展延伸】:海嘯 日本是一個處于地震帶的國家,加上周邊是太平洋,每次海底發生火山爆發或者地震,都會對周邊海域形成沖擊。如果發生的地震級別比較大,就會發生大的海嘯。 海嘯 9 板書設計 日本的 自然環境 日本的 自然災害 地理位置 領土組成 地形特點 河流概況 氣候特征 ①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②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 ③位于中緯度,北溫帶 四大島(本州島、北海道島、九州島、四國島)+ 眾多小島 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最大平原為關東平原。 陸地面積狹小,所以河流短小、急促,水能資源豐富。 以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 自然災害頻發 主要原因 防震減災措施 多火山、地震、臺風、海嘯 處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 木質民居、定期演習、建設避難場所、加強預警等 10 課堂練習 1. 從緯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 A. 熱帶、低緯度 B. 北溫帶、中緯度 C. 北寒帶、高緯度 D. 南溫帶、中緯度 2. 下列關于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對應錯誤的是( ) A. ①—北海道島 B. ②—太平洋 C. ③—俄羅斯 D. ④—朝鮮 B D 10 課堂練習 【2024·西安模擬】 2024年1月1日,日 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并引發 海嘯。結合日本島嶼分布圖,完成3—5題。 3. 日本該次地震地點最接近的島嶼是( ) A. 北海道島 B. 本州島 C. 九州島 D. 四國島 B 10 課堂練習 4. 日本該次地震,與太平洋板塊和( ) A. 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有關 B. 亞歐板塊的張裂運動相關 C. 美洲板塊的碰撞擠壓相關 D. 美洲板塊的張裂運動相關 A 10 課堂練習 5. 結合日本預防地震的經驗,下列關于校內人員避震的做法,錯誤的是( ) A. 在較高樓層的學生,可以躲避在課桌下 B. 教師平時要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避震知識 C. 地震發生時教師要冷靜指揮學生有序撤離 D. 地震發生時,教學樓內的學生要馬上跳樓 D 10 課堂練習 讀日本地形圖,完成下面6—8小題。 6.下列對日本地理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太平洋東北部的島國 B.與俄羅斯隔海相望 C.以季風氣候為主,海洋性特征顯著 D.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海港 A 10 課堂練習 讀日本地形圖,完成下面6—8小題。 7.日本河流短小急促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由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狹小???????? ②植被覆蓋率低???????? ③地勢起伏大???????? ④氣候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D 10 課堂練習 讀日本地形圖,完成下面6—8小題。 8.每年春天是日本人賞櫻的季節,日本櫻花自南向北漸次開放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緯度 D 10 課堂練習 日本是一個經濟發達、旅游資源豐富的東亞島國。下圖為日本工業分布圖,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9—11小題。 9.下列關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河流源遠流長 B.季風氣候的大陸性特征明顯 C.境內多溫泉 D.櫻花是日本的國花,秋季開放 C 10 課堂練習 10.日本傳統民居多使用較輕的木質建筑材料,主要目的是(??? ) A.通風防潮 B.防震減災 C.防風御寒 D.便于隔熱 11.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是因為該地區(? ??) A.土地價格低 B.環境優美 C.礦產豐富 D.海運便利 B D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