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末測試道德與法治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 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B D D C C D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B A D C B A B C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8分)本題可從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創新永無止境、建設法治政府等角度作答。①“朋友圈持續擴大,參展企業多,成交活躍”表明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穩定器。②“中國為全球南方國家打開新的機遇之門”表明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中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③“中國館里的新展品和亮眼的數據”表明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國重視創新,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落地”表明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政府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⑤綜上所述,中國堅持合作共贏理念,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共享中國智慧。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設一個繁榮的世界。(每一要點2分,觀點與材料一一對應且對應準確得2分,只寫觀點或只抄材料不得分,共8分)22.(8分)本題可從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等角度作答。①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的智慧選擇。②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③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⑤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⑥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每一要點2分,共8分)23.(6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案示例:宣傳主題:垃圾細分類、文明新風尚;無廢校園、綠色滿園活動形式:垃圾分類挑戰賽;廢舊物品再利用創意作品展。(主題2分,每項活動2分,共6分)24.(8分)本題可從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法治的要求,法治的意義,厲行法治,國家機關,民主的本質、協商民主等角度作答。①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我國堅持科學立法。②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③法治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⑤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⑥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⑦要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⑧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⑨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⑩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每一要點2分,共8分)25.(6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標題不能照抄材料,內容與標題之間要有邏輯關系。答案示例1:標題:激發就業激情,開啟財富之門內容:①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大家積極創業;②加強職業技能培訓;③政府和企業要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和職業指導。答案示例2:標題:提高勞動者素質,培育新時代勞動者內容:①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②政府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家通過學習和培訓提升個人能力;③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標題2分,,每項內容4分,共6分)26.(8分)本題可從中華文化的特點、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國人、中國的影響、文化交流互鑒等角度作答。答案示例:(1)從堅定文化自信角度:春節申遺成功,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體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春節表達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反映著中國人的平和、豁達、仁恕、兼愛、互助,是古老的中國智慧,體現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與自豪。這也告訴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我們要做自信的中國人,要對文化有認同,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2)從文化交流互鑒角度:春節成為全球文化盛事,體現了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在與其他國家的深度互動中,外國人更深入地體驗和認識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魅力,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對于我們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中國必將全方位加大春節文化的保護力度,攜手世界各國共同守護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合力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邁向新的輝煌,體現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世界各國應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共存。(每一角度4分,觀點要與材料結合,共8分)27.(6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具有可操作性,即可得分。①通過電影、網絡視頻、虛擬現實(VR)等手段,講述春節的由來、傳統故事和習俗。②舉辦春節主題的創意市集、燈光秀、互動展覽等。③開展春節美食節、舉辦美食烹飪比賽活動。④通過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文化展覽等方式,向世界介紹春節的歷史和文化。(每一要點2分,共6分)濟南市天橋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本試題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請將學校、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寫在試卷規定的地方。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4年9月30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______周年招待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A.75 B.70 C.65 D.602.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武漢大學________院士和清華大學________院士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A. 顧誦芬 王大中 B.李德仁 薛其坤 C.王永志 李振聲 D.錢七虎 于敏3.《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____》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為了保障糧食有效供給,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而制定的。A.文物保護法 B.保守國家秘密法 C.礦產資源法 D.糧食安全保障法4.近日,濟南被評為2024年度“__________”,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A.最佳促進就業城市 B.最佳引才城市C.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D.最具幸福感城市5.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因為改革開放A.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B.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C.解決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D.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6.舉辦公益夜校、開設嬰幼兒照護中心、興建“口袋”公園、開展全民健身大賽……這一系列惠民舉措A.說明社會主要矛盾已解決 B.構建起了良好的生態環境C.保障了公民的經濟文化權利 D.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7. 我國某油田采油廠,過去每10天就要對油井壓力數據進行錄取,使用數字化設備后,可以每10分鐘獲取一次現場數據,數字化技術正在為油田迎來“新生”。由此可見A.科技創新提升綜合國力 B.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基石C.科技創新助力企業發展 D.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8.天橋區政府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聚焦企業、群眾高頻關聯辦事需求,依托“泉惠企”平臺,進一步完善惠企政策“一口辦理”工作模式,按需擴展“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受到了一致好評。這①有力促進政府公正司法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③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 ④有利于發揚民主凝聚共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右圖體現了公民通過_______參與民主生活。A.民主選舉 B.民主協商C.民主決策 D.民主監督10.2024年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山東9人光榮上榜。愿燃微光照人間、資助學生暖人心的馮桂珍,退伍軍人投身應急救援、“第三戰場”護百姓平安的李亮……他們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③主動承擔責任,服務奉獻社會 ④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某社區依托“家常理短”議事平臺,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發動居民參與共同治理,用心用情化解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這有利于社區居民 ①積極參政議政,充分發揚民主 ②完善根本制度,提高治理效能③增強民主意識,激發參與熱情 ④參與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A.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 B.為解決大量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C.人口素質穩步提升,人口比例均衡 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13.《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①為國家水安全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②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水資源供需的矛盾③降低了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 ④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第33屆巴黎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將祖國放在心中,將責任扛在肩上,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取得了金牌榜并列第一的好成績,奏響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時代最強音。這表明①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②要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夢想中③中國夢的實現只能依靠體育強國夢來實現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在某省舉辦的一場文物展上,1500余件文物古籍,展開一幅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長卷。“中華民族一家親”“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心手相牽、團結奮進”……留言簿上的這些感言讓我們體會到,舉辦此展有利于①促進我國各民族實現同步富裕 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蓮花正綻放,澳門展新顏。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成為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失業率最低的地區之一,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這表明A.兩岸同胞要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B.一個中國原則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C.“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D.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我們的神圣職責17.中國少年,風華正茂。2024年,15歲的初三學生李楠,滿腔熱血,開始暢想與祖國共成長的美好未來。在他的規劃中,10年后可能實現的是A.與家人一起觀看《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紀錄片B.努力奮斗,助力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參加慶祝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題活動D.參加美麗鄉村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18.近年來,中非雙方將“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有機對接,依托中非合作論壇平臺,同非洲國家共同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持續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升級。這表明中非①堅持平等互助,尋求共同發展 ②推進戰略關系,維護共同利益③堅持開放包容,消除彼此差異 ④主導國際關系,維護世界和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自2003年以來,中國累計向剛果(金)派出27批次工兵、醫療維和部隊近6000人次。2024年4月9日,中國第二十七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全體官兵被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這是聯合國表彰維和人員的最高榮譽。這體現了中國A.堅持綠色低碳,致力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B.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C.把提升發展質量放首位,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D.面對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20.“打飛的”上班、外賣從天而降的科幻場景加快走進我們的生活,也打開了一個萬億級的產業新賽道,數萬家企業匯聚協作帶動產生數十種新職業。對此理解錯誤的是A.職業選擇越來越豐富,擁有更多就業機會 B.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滿足國家發展需要C.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應專門選擇新興職業 D.要順應時代發展變化,迎接未來全新挑戰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50分。【觀·發展變化】2024年11月5日—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主題是“新時代 共享未來”。“四葉草”再次見證中國和世界共同書寫新時代互惠共贏、共享未來的新篇章。※“朋友圈”持續擴大。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跨越山海前來赴約,其中包括297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本屆進博會成交活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0%。※為37個最不發達國家提供120多個免費展位,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進一步擴大非洲產品專區面積,舉辦“全球南方的可持續發展與中非合作”分論壇……中國再次以實際行動為全球南方國家打開新的機遇之門。※“奮斗者”號模型、人形機器人“天工”、5G智慧工廠模型……中國館里,一件件新穎的展品、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向世界各國賓客展現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氣象。※從今年兩會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持續出臺促進汽車消費舉措,再到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中國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漸次落地,不斷讓參展外企感受到“新”的力量和暖意。21.中國正書寫新時代互惠共贏、共享未來的世界新篇章。請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8分)綠色先行,繪就轉型發展最鮮明底色。2024年7月31日,山東省率先出臺《山東省“兩高”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全省累計審核70余個“兩高”碳排放減量替代項目,減少碳排放500余萬噸。修復濕地超過30萬畝,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成功躋身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301.6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成為全國首例新CCER項目;全國首個“零碳港口”濰坊港生產碼頭上,自動化橋吊正有條不紊地搬運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一個個“綠”動齊魯、“碳”尋新路的生動場景,見證著齊魯大地逐綠前行向未來的生動實踐,為美麗中國注入綠色動力、生態活力。22.齊魯大地逐綠前行向未來的生動實踐體現了教材的哪些觀點?(8分)23.“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是濟南推動城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響應號召,你所在的學校準備開展“無廢校園”主題活動。請你擬定活動宣傳主題,并設計兩種活動形式。(6分)活動宣傳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形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悟·法治進程】全民國防教育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的基礎性工程,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進入新時代,國際國內環境發生許多新變化,對全民國防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對國防教育法及時進行修改完善。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央宣傳部牽頭會同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等單位扎實推進法律修改工作,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進行研究論證,廣泛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軍委有關部門、部分人民團體、地方等單位意見,形成了國防教育法修訂草案。2024年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每年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24.上述材料蘊含了哪些道理?(8分)對政府工作,你怎么看?期盼怎么干?2024年12月20日起至2025年全國“兩會”,中國政府網(www.)聯合21家網絡平臺,以及地方部門政府網站,開展“@國務院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建議”網民建言征集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本次活動設“教育、科技和人才”“對外開放”“城鄉融合”“區域戰略”“綠色轉型”“社會保障”“就業”“醫療健康”“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等17類話題。25.請結合你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在以上話題中任選其一建言獻策,標題自擬,照抄試卷材料不得分。(6分)標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樹·文化自信】2024年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中國人最隆重、最熱鬧且象征著團圓和希望的節日,春節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它基于中國人在漫長的農業生產生活中對自然、社會的認識,承載著中華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的習俗儀禮、技藝與知識,表達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拜年……這些綿密而溫存的“儀式感”,展示著一年到頭的物阜民豐,充分反映著中國人的平和、豁達、仁恕、兼愛、互助。春節作為新舊交替標志,人們依循自然規律與時節變化,回顧過往、規劃未來,是古老的中國智慧。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文化盛事。申遺成功之后,中國必將全方位加大春節文化的保護力度,攜手世界各國共同守護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合力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邁向新的輝煌。26.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則時政述評。(8分)27.近年來,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春節文化也在吸收新的元素,保持著蓬勃生機。請你就講好春節故事、推動春節文化發展提出建議。(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期末測試道德與法治試題 答案.docx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