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百合花》【學習目標】1.通過課前預習,能簡要概括作者茹志鵑及創作背景。2.速讀文本,能夠準確劃分小說層次結構。3.細讀文本,能概括出主要人物形象。【學習重難點】重點:能夠準確劃分小說層次結構。難點:能概括出主要人物形象。【知識鏈接】1.作者簡介:茹志鵑,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明了,細節豐富傳神,善于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1950年起,陸續在報刊上發表短篇小說和特寫,后來結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楊樹》、《靜靜的禪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譯成日、英、法、俄、越等國文字。今天我們學習的《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2.寫作背景:茹志鵑寫這篇小說時,正是反右斗爭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員是這場擴大化運動的受害者。冷峻的現實生活使她“不無悲涼地思念起戰時的生活,那時的同志關系”。她說:“戰爭使人不能有長談的機會,但戰爭卻能使人深交,有時僅幾十分鐘,甚至只來得及瞥一眼,便一閃而過,然而人與人之間,就在這一剎那里,便能膽肝相照,生死與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憂慮之中,緬懷追念時得來的產物”。《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評價,他說“這是我最近讀過的幾十篇小說中最使我滿意也最使我感動的一篇。”3.關于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與個人生活,這就是小說.一篇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因素.【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一)復習回顧1.小說的三要素是 人物、情節和環境2.小說人物刻畫的方法: 正面描寫3.小說敘述人稱: 側面描寫(二)自學檢測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撂:liào 訥訥:nè nè 忸怩:niǔ ní 憨憨:hān hān 執拗:zhí niù髻:jì 尷尬:gān gà 訕訕:shàn shàn 瞅:chǒu 挾:xié嬤嬤:mó mó 砦:zhài2.解釋詞語:張皇:驚慌;慌張:如 “神色張皇”,形容人在緊張、驚恐等情況下表現出的慌亂神態忸怩:羞愧:如 “顏厚有忸怩”,指因內心慚愧而表現出的不自然、難為情的樣子執拗:堅持己見,固執任性:如 “脾氣執拗”,指一個人性格倔強,不聽從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尷尬:處境困難或窘迫:例如 “他處于尷尬的境地”,表示某人陷入一種左右為難、不知所措的局面訕訕:形容不好意思、難為情的樣子:如 “他訕訕地走開了”,通常是因為自己的言行或處境而感到害羞、尷尬,從而表現出的一種略帶歉意和不自然的神態二、合作學習1.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婦的,從她借被和獻被這兩個情節,你看到了新媳婦怎樣的性格特點?借被情節善良淳樸:新媳婦雖對自己唯一的嫁妝百合花被子十分珍惜,但在 “我” 說明借被子是為了打仗為了老百姓之后,她還是轉身進去抱被子,體現了她對革命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內心的善良。羞澀忸怩:小通訊員來借被子時,她沒好意思說出不借的原因,只一味地表示不借,讓本來就拙于與女性打交道的小戰士很為難,這表現出她作為新嫁娘的矜持羞澀。獻被情節果斷堅毅:當衛生員動手要揭掉通訊員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時,新媳婦 “劈手奪過被子”,“劈手” 一詞集中寫出了她用自己的新被子為通訊員入殮時的那種果斷堅毅、不容商量的態度。崇敬熱愛:新媳婦毫不猶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獻給犧牲的小通訊員,還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縫補肩上的破洞,將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這些行為都體現了她對人民子弟兵由衷的崇敬和熱愛。2.“百合花”僅儀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征嗎?和小通訊員也有關嗎?有什么關系?百合花在文中還有什么寓意?在小說《百合花》中,百合花不只是新媳婦心靈和性格的象征,也與小通訊員密切相關,同時還有著豐富的寓意,具體如下:與小通訊員的關系美好品質的象征:百合花象征著小通訊員的純潔、質樸和善良等美好品質。他年輕、靦腆、憨厚,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對 “我” 細心體貼,在戰斗中毫不猶豫地撲向冒煙的手榴彈以保護擔架隊員,英勇犧牲,其心靈如同百合花一樣潔白無瑕。情感紐帶:百合花被子作為新媳婦的珍貴嫁妝,在借被和獻被的過程中,成為了小通訊員和新媳婦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紐帶。借被時,小通訊員的青澀、不善言辭與新媳婦的羞澀忸怩,都體現了他們之間那種純真而美好的軍民情誼。而小通訊員犧牲后,新媳婦用百合花被子為他入殮,更是體現了她對小通訊員深深的敬意和真摯的情感,這種情感如同百合花一樣純潔、美好。文中的其他寓意軍民魚水情:百合花象征著軍民之間純潔、深厚的魚水之情。小說通過借被子和獻被子等情節,展現了新媳婦對解放軍的理解、支持和熱愛,以及小通訊員對群眾的關心和愛護,體現了在戰爭年代,軍民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生死與共的美好關系。人性美和人情美:百合花代表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如善良、純真、無私、奉獻等。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小通訊員和新媳婦的行為和情感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他們的心靈如同百合花一樣,在戰火中綻放出美麗的光芒,讓人們看到了戰爭中依然存在的美好和溫暖。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犧牲的敬意:百合花被子蓋在小通訊員的遺體上,象征著對他年輕生命的敬畏和對他英勇犧牲的敬意。新媳婦的舉動表達了她對生命的珍視,以及對小通訊員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的崇高敬意,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寶貴。3.說說你眼中的小通訊員的形象。并體會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小說《百合花》中,小通訊員的形象是多面且立體的,主要有以下特點:人物形象純真憨厚:他是個年輕的戰士,頂多十八歲,有著高挑的個子,塊頭不大,但厚實實的肩膀,給人純樸親切的印象。在女同志面前,他會顯得靦腆、羞澀、拘謹,甚至和 “我” 對話時會局促不安、出一頭的汗。在借被子被碰釘子后,會執拗地低著頭,不肯挪步,但在 “我” 的開導下又能很快消氣,展現出他本真坦率、不加遮掩的性格特點。善良細心:盡管他開始誤解新媳婦不借被子是因為封建,但在得知真相后,他皺起了眉,默默地看著手里的被子,并嘟噥著 “把人家結婚被子也借來了,多不合適呀”,表現出他的自責與愧疚,體現了他對老百姓的愛護。勇敢無畏:在危險面前,他凜然無畏,勇于犧牲。當反動派撂下的手榴彈在人縫里冒著煙亂轉時,他毫不猶豫地撲在上面,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擔架隊員,展現出非凡的英雄氣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寫:外貌描寫:如 “高挑挑的個子,塊頭不大,但從他那副厚實實的肩膀看來,是個挺棒的小伙兒,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黃軍裝,綁腿直打到膝蓋上”,通過對小通訊員身材、穿著的描寫,展現出他的樸實和健壯。動作描寫:“他見我挨他坐下,立即張皇起來,好像他身邊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局促不安”“我開口叫他拿被子,他接了被子,慌慌忙忙轉身就走,衣服掛住了門鉤,撕下了一條口子” 等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在女性面前的羞澀和慌張。語言描寫:如 “老百姓死封建”,這句話體現了他作為一個年輕戰士的直率和心直口快,同時也反映出他對群眾工作的不了解。側面烘托:通過 “我” 的感受與評價:如 “不知怎么的,我已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傻乎乎的小同鄉”,借 “我” 的視角側面烘托出小通訊員的憨厚樸實性格令人親近,惹人喜愛。通過新媳婦的行為:新媳婦在得知通訊員受傷后,“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通過新媳婦對通訊員的關心和敬重,從側面表現出通訊員的英勇和令人敬佩。細節描寫:小說中多次出現的細節描寫,如小通訊員肩上的破洞,第一次是接被子時衣服掛住門鉤撕下了一條口子,第二次是他走遠了肩上掛下來的布片在風里一飄一飄地,第三次是他安詳地闔著眼軍裝的肩頭露著那個大洞,第四次是新媳婦一針一針地縫他衣肩上的那個破洞。這些細節不僅前后呼應,而且生動地展現了小通訊員的形象和他與新媳婦之間情感的變化。三、當堂檢測1.請結合文章分析,新媳婦情感的轉變過程。在小說《百合花》中,新媳婦的情感經歷了以下轉變過程:借被子時不舍與羞澀:小通訊員來借被子,新媳婦一開始舍不得將自己唯一的新婚被子借出去,這是人之常情,體現了她對自己新婚嫁妝的珍視。同時,面對陌生的小通訊員,她又表現出了少女的羞澀和忸怩,不好意思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地表示不借,讓小通訊員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理解與支持:但當 “我” 向她解釋借被子是為了打仗,為了老百姓之后,她開始猶豫,“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里瞅著…… 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了”,這表明她理解了戰爭的需要和解放軍的使命,克服了自己的不舍情緒,決定支持解放軍的工作,體現了她的通情達理和深明大義。在包扎所時主動與熱情:新媳婦來到包扎所后,主動將被子 “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還同意做 “我” 的下手,幫忙做一些救護工作,這顯示出她對參與革命工作的積極態度和對解放軍的進一步認可,她不再僅僅是被動地出借被子,而是主動地投身到幫助解放軍的行動中。關心與羞澀:她對小通訊員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開始關心他的情況,但在與小通訊員的接觸中,仍會表現出一定的羞澀,如 “她老是偷偷地朝我瞟了一眼,又低下頭去”,這種羞澀中蘊含著她對小通訊員的好感和關注。小通訊員犧牲后悲痛與崇敬:當得知小通訊員為了保護群眾而受重傷犧牲時,新媳婦 “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她不再羞澀,而是懷著悲痛和崇敬的心情,默默地為小通訊員做著最后的事情,體現了她對小通訊員的敬重和對他英勇行為的敬佩。深情與不舍:新媳婦不顧他人的勸說,堅持細細地、密密地縫著小通訊員衣肩上的破洞,這一細節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她對小通訊員的深情,她把對小通訊員的感情都縫進了這個破洞里。最后,當衛生員要揭掉小通訊員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時,新媳婦 “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并將自己的新被子蓋在小通訊員的遺體上,還堅持說 “是我的 ——”,這些舉動都表現出她對小通訊員的不舍和對他的深深懷念,她已經把小通訊員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把對他的感情升華到了一種無私的、崇高的境界。2.課文中多次提到通訊員衣服上的口子,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婦在他死后不顧勸說繼續縫補說明了什么?課文中通訊員衣服上的口子是在他去新媳婦家借被子時,由于匆忙和緊張,接過被子慌慌張張地轉身就走,衣服被門鉤掛破而形成的。新媳婦在他死后不顧勸說繼續縫補,說明了以下幾點:對通訊員的關心與痛惜新媳婦縫補口子的行為,首先體現了她對通訊員的關心。從最初借被子時,她就注意到了通訊員肩上的破洞,雖當時通訊員高低不肯讓她縫,但她一直記掛著。在通訊員犧牲后,她以縫補破洞的方式來表達對通訊員的心疼和惋惜,彌補之前未幫他縫補的遺憾。對通訊員的敬重與不舍縫補破洞這一行為已經超越了普通的縫補衣物的意義,它象征著新媳婦對通訊員的敬重。在她心中,通訊員是為了保護大家而英勇犧牲的英雄,她通過縫補破洞來表達對他的敬意和對他生命的珍視。同時,也表現出她對通訊員的不舍,她不想讓通訊員帶著破洞的衣服離開,希望能為他做最后一件事,讓他走得更體面。人性的善良與美好新媳婦的縫補行為展現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即使在戰爭的殘酷環境下,她依然保持著對他人的關愛和同情,體現了她內心的純潔與高尚。這種善良和美好不僅是對通訊員個人的,更是對所有為革命事業付出的人的一種敬意和贊美,也反映了軍民之間深厚的感情。對未竟情感的彌補在借被子和在包扎所相處的過程中,新媳婦和通訊員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而美好的情感。通訊員的犧牲讓這種情感戛然而止,新媳婦通過縫補破洞來彌補這種未竟的情感,讓自己的內心得到些許慰藉,也讓他們之間的情感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和永恒9四、課堂小結1.標題的含義:2、細節的作用:3.小說的主題:4.人物【課后作業】以新媳婦為視角改寫《百合花》。學習了本文的細節描寫,請同學們嘗試用細節描寫的方法,描寫身邊的人和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