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地球的宇宙環境(第2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課本中太陽系八大行星公轉軌道數據等,歸納得出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運動特征;2.通過閱讀課本,小組合作,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學習重難點】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學法指導】結合相關地圖、視頻,以及小組合作和比較的方法,能夠解釋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學習過程】一、導入: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二、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太陽系示意”和閱讀“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回答問題:1.關于太陽系的八大行星:(1)說出太陽系中八顆行星的名稱(按照距日距離由近到遠的順序排列)。(2)八大行星的分類:①以地球的位置為界,分為 。②按照距日距離、質量、體積等特征,分為 。2.關于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1) 是矮行星的代表。(2)小天體:①主要包括 和其他行星際物質。②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基本位于 和 之間。③著名的獅子座流星雨就與 彗星有關。3.地球適宜高級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條件(地球的特殊性)(1)閱讀課本,找出地球適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條件。(2)結合已有知識,回答以下問題:①按距太陽由近及遠,地球是第幾顆行星?日地平均距離是多少?②地球所處的位置對地球溫度有何影響?三.合作探究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如果有,請說出你的依據。【課堂小結】(把本節重點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當堂檢測】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玉兔二號”月球車),于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據此完成下題。1.在月球探測任務中屬于人造天體的是( )A.嫦娥四號 B.玉兔二號 C.月球 D.鵲橋中繼星2.玉兔二號在月球背面還沒有找到月球存在生命的證據。與月球相比,地球出現生命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B.自身的質量、體積適中C.太陽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相擾 D.公轉軌道的近圓性3.默寫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課后作業】2020年4月2日,小行星朱諾會面向地球。朱諾距離地球約2.36個天文單位,是迄今為止第一批發現的小行星中的一個,也是我們已發現的第11大的小行星。讀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回答1-2題。1.關于小行星朱諾的說法,正確的是()A.質量、體積比地球大 B.白身能夠發光發熱 C.有明顯的位置移動 D.由氣體和塵埃構成2.朱諾的位置最可能在(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4月22日中國社會各界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據此完成3-4題。3.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物理特征和運動特征具有()A.特殊性 B.唯一性 C.差異性 D.普通性4.地球平均氣溫為15℃左右,與此相關的是,地球()①日地距離適中②自轉和公轉周期適中 ③大氣層厚度適宜 ④地表為巖石 ⑤有衛星存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5.讀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名稱:②③⑤(2)在圖中用箭頭標出②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3)圖中與金星距離最近的行星是(數字序號)。(4)金星表面溫度很高,其形成原因可能是。(5)圖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哪顆?分析該星球存在生命的自身原因?1.1 地球的宇宙環境(第1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和查閱地圖,能夠說出宇宙中的天體類別及天體系統層次圖。2.通過小組合作,加強辨別天體系統的能力。【學習重難點】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學法指導】通過觀看地圖、視頻,以及小組合作的形式,加強對地球所處宇宙環境的認識。【學習過程】一、導入:觀看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視頻二、自主學習(一)根據初中地理所學地球的相關知識,寫出地球的形狀、大小、運動周期:(二)閱讀教材的正文部分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天文學家把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或 。2.可見宇宙的半徑約 光年。閱讀教材相關部分和圖片,《地圖冊》P5“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的層次與結構”,完成以下任務:圖13.在圖1的橫線上分別寫出宇宙中天體的名稱。14.列舉天體的類別。三、合作探究活動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什么是光年?試計算一光年的距離是多少?2.“可見宇宙”的半徑是多少?這個數字將來還會變化嗎?試證明你的觀點。活動二:天體的概念及類型想一想,在晴朗的夜晚,我們仰望星空,看到了哪些星星呢?看到的星星絕大多數屬于哪種類型?活動三:多層次的天體系統1.小時侯,我們都很熟悉這樣一句話“地球圍繞太陽轉,月亮圍繞地球轉”,想一想,反映的含義是什么?2.天體系統的層次觀察圖2,回答問題圖2(1)分別寫出A-D四個天體系統的名稱。高一上學期地理 編寫:高一地理組 課型:新授課 使用年級:高一(2)用同心圓來表示四級天體系統的大小和關系。2【課堂小結】(把本節重點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當堂檢測】1.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它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完成下題。(1)“藍月亮”應屬于( )A.行星 B.恒星 C.衛星 D.彗星(2)“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A.太陽 B.地球 C.行星 D.恒星2.2019年7月出現了土星沖日現象。沖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的兩側,三者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不會出現沖日現象的天體是( )A.水星 B.火星 C.木星 D.海王星(2)土星沖日現象體現了行星公轉運動的()A.方向相同 B.軌道近圓 C.軌道共面 D.安全穩定高一上學期地理 編寫:高一地理組 課型:新授課 使用年級:高一3.畫出天體系統圖:3【課后作業】子曰:“譬如北辰(注: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極星目前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也就是小熊座a星。它是一顆光譜型為F型的黃巨星,距離地球434光年。據此回答1、2題。1.按天體分類,“北辰”屬于()A.行星 B.恒星 C.彗星 D.流星2.“北辰”所屬的天體系統是()A.銀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系是我們的家園。讀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回答3、4題。3.圖示天體系統的層次共有()A.一個 B.二個 C.三個 D.四個4.M是八大行星中的()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離地球40光年的一顆恒星(TRAPPIST-1)周圍發現了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類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帶內。下圖為“TRAPPIST-1系統示意圖”。讀圖回答5題。5.與“TRAPPIST-1系統”級別相同的天體系統是()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地球的宇宙環境(第1課時).docx 1.1 地球的宇宙環境(第2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