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一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吉林長白山雪景海南三亞海灘景觀塔克拉瑪干沙漠草原景觀及蒙古包珠穆朗瑪峰西藏布達拉宮東南丘陵中國東西橫跨5200多千米,南北縱貫5500余千米,涵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寒溫帶到熱帶的各種自然景觀,表現出顯著的地理界線兩側的區域地理差異性和區域地理內部的相似性。我國根據地理界線兩側的自然環境、地理景觀、人文地理環境等有著明顯的差異而劃分了四大地理區域。其中秦嶺-淮河線是我國的東部地區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1.在地圖上能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2.在地圖上能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 理單元的范圍,認識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3.能夠大致說出四大地理區域自然地理差異。學習目標秦嶺秦嶺橫亙于中國中部,東西綿延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海拔多為1 500~2 500米。秦嶺為黃河與長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北側是肥沃的關中平原,南側是狹窄的漢水谷地。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挺立于重巒疊嶂之上,山頂氣候寒冷,經常白雪皚皚,天氣晴朗時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見銀色雪峰。秦嶺—淮河一線淮河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東流經安徽省,于江蘇省注入洪澤湖,然后大部分水流經高郵湖向南注入長江,還有一部分流經蘇灌溉總渠向東注入黃海,干流長約1000千米,流域面積18.9千米2。淮河原為獨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黃河多次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亂,洪澇災害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淮河流域進行了全面整治,興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淮河流域圖淮安樞紐工程蘇北灌溉總渠AB1、找出秦嶺和淮河,看一看,秦嶺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點?2、找出秦嶺和淮河所在或流經的主要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淮 河秦 嶺秦嶺東西走向和淮河自西向東流。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秦嶺—淮河一線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河流植被暖溫帶落葉闊葉亞熱帶常綠闊葉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對比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糧食水 稻小 麥主食米 飯面 食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對比旱地水田耕地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水果柑 橘蘋 果香 蕉柿 子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對比現代交通陸路運輸水路運輸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對比古代交通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傳統民居文化習俗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對比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河流封凍狀況年降水量植被類型耕地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經濟林木主要運輸方式<0 ℃>0 ℃封凍不封凍<800毫米>800毫米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以旱地為主以水田為主小麥、玉米水稻兩年三熟、一年兩熟或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到三熟蘋果、柿、棗柑橘、茶葉、油桐公路、鐵路公路、鐵路、水運結合圖中所學知識,說一說,中國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0℃暖溫帶亞熱帶800mm半濕潤區濕潤區探究 等年降水量線和 等溫線大致經過地;地區和 地區分界線;帶與 帶分界線;水系與 水系分水嶺;林與 林分界線;與 (耕地)的界限;種植與 種植的界限;地區和 地區(干濕)的分界線;濕潤半濕潤暖溫亞熱800毫米長江黃河亞熱帶常綠闊葉暖溫帶落葉闊葉旱地水田水稻小麥1月0℃南方北方探究結合前面所學知識,說一說,中國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1955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陜西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而陜西的安康最低氣溫為-7.6℃。讀圖解釋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 由于秦嶺的阻擋,冷空氣南下 時秦嶺南側減弱。ABCD123北 方 地 區南 方 地 區青 藏 地 區西北地區據課本P4圖5-81、寫出ABCD分別代表的四大地理區域名稱。2、寫出界限1、2、3分別代表的區域分界線名稱。3、探究確定這三條界線主導因素是什么?秦嶺 淮河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線青 藏高原邊緣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四大地理區域黃沙漫漫、戈壁廣布的西北地區自然特征:干旱黃土、黑土遍布的北方地區冰川縱橫的青藏地區自然特征:高寒降水豐富、郁郁蔥蔥的南方地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ABCD1323、界線1、2、3確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探究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第一小組:界限1第二小組:界限2第三小組:界限3界線1大致與1月____℃等溫線和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最接近。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為0800氣溫和降水(氣候)一月0°C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ABCD123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2界線2大致與右圖中__________ 分界線和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的主導因素為 。降水(或夏季風)季風區與非季風區400400mm等降水量線ABCD界線3與我國地勢第____、_____階梯的分界線即青藏高原邊緣線基本吻合,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一二地形地勢(或海拔)3ABCD(1)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界線1 ,確定的主導因素是(3)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分界線是界線3 ,確定的主導因素是(2)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是界線2 ,確定的主導因素是降水(夏季風)氣候(氣溫和降水)地形地勢(海拔)3、界線1、2、3確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秦嶺-淮河線400mm年等降水量線青藏高原邊緣線,即我國一二級階梯分界線321ABCD歸納小結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地處內陸,位于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水熱資源配合不夠協調,以畜牧業為主。人口稀疏,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雨熱同期,以農耕種植業為主。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把中國大致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部分。西北半壁東南半壁DCC3、馬同學在北大的食堂最常見的主食是( )A.米飯 B.面食 C.土豆 D.紅薯B南稻北麥4、馬同學感覺北京冬天比順德要冷得多,下列有可能是北京1月均溫的是( )A.15℃ B.10℃ C.0℃ D.-10℃D5、馬同學很想吃家鄉的水果,他應該去超市買( )A.蘋果 B.棗 C.柿子 D.菠蘿D6、下列樹木在北大校園可以欣賞的是( )A.木棉樹 B.椰子樹 C.楓樹 D.榕樹CCD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3~4題:3.甲、乙兩條地理區域分界線的確定,主要考慮的因素分別是( )A.降水、地形 B.氣溫、地形 C.地形、降水 D.氣溫、降水4.下列說法符合M區域環境特征的是( )①冬季河流結冰 ②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④農田多以旱地為主⑤主要種植小麥、柑橘等⑥民居屋頂坡度較小⑦交通運輸以陸地為主A.①④⑥⑦ B.①④⑤⑥C.②④⑥⑦ D.①③⑥⑦AA5.甲圖反映的環境是我國( )A.西北大漠 B.江南水鄉 C.青藏寒漠 D.北國雪鄉6.乙圖所示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是( )A.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內蒙古高原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圖為兩幀剪紙作品。讀圖完成5~6題。DB我國擁有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下圖示意部分農業文化遺產分布。讀圖,完成7~9題。7.以下文化遺產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的是( )A.滄州百年冬棗林B.安吉白茶生態園C.新化紫鵲界梯田D.芒康彩色古鹽井8.新化紫鵲界梯田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是( )A.皖 B.湘 C.閩 D.川9.為宣傳和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以下適合在文化遺產地建設的項目是( )A.商品住宅區 B.大型加工廠 C.兒童游樂場 D.主題博物館ABD1、秦嶺北坡山麓年降水量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為750—900毫米,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受秦嶺山地的阻擋,北坡地處背風坡,降水較少;二是雨季長短不同。秦嶺以南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以北正好相反。2、秦嶺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結冰,原因是什么?以北地區,冬季氣溫低于0℃,故河流普遍結冰;以南地區,冬季氣溫高于0℃,故河流不結冰。3、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為淮河兩岸的氣候不同,尤其是熱量不同,淮河以北熱量較低,淮河以南較高。集思廣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