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實踐——確定位置》選用內容選自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確定位置》。單元作業目標1.鞏固學生的基本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掌握用方向與距離去論述具體位置,其次能夠利用數對去表示具體位置,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2.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從而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以及學生“學以致用”的數學思維。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情感、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逐步讓學生養成利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的習慣。單元整體設計思路設計理念:“雙減”政策背景下面進行作業設計,減輕學生的作業量,提高作業質量,力求將數學核心素養滲透到作業中去,從而全面發展學生,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且作業設計難度梯度逐漸增加,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以及“培養補差”的教學方法。內容依據:雙減政策中對小學數學作業的相關要求形式特點:分課時設計作業,設計“基礎性作業”“綜合性作業”“拓展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四種作業類型,其中基礎性作業主要是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學生的數學基本素養。綜合性作業主要通過與生活問題綜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性作業主要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為主,拓寬學生的思維面。實踐性作業主要以實踐操作類的作業為主,從而去提高學生的動手思考能力。目標預期:基礎性作業90%的學生可以完成,綜合性作業70%的學生可以完成,拓展性作業60%的學生可以完成,這樣將學生進行分層。同時學生能夠從作業中去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詳細作業設計基礎性作業看圖填空建設大廈在學校的( )方向( )度( )米處,翔宇中學在學校的( )方向( )度( )米處。時代超市在學校的南偏東( )度( )米處。你覺得從翔宇中學去時代超市,途中經過學校,應該怎么行走呢?【設計意圖】利用給出示意圖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去進行填空,從而鞏固了學生的基礎知識,也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以及培養了學生的方向感。【完成時間】3分鐘2.制作地圖小明講述了他在星期天去醫院的一段行程。小明我先向北偏東行走了300米到達了城建局,讓后向正東方向行走了500米到達了服裝店,然后向南偏東行走了200米到達了花園,最后向正北方向行走了600米到達了醫院。【設計意圖】通過給出一段描述讓學生去利用學過的知識制作路線圖,反向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進一步將思維進行提升,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同時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更加緊密,增進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完成時間】5分鐘綜合性作業1.小明購買了一張地圖,其地圖上面總共有A、B、C三個地方,其中C地方被小明一不小心用墨水滴到上面看不見了。C在A南偏東的方向上,C同時在B北偏東的方向上,那么你覺得C的位置在哪里呢?請利用量角器以及直尺在圖中畫出。【設計意圖】利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從而去發展學生的模型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數學習慣。【完成時間】4分鐘下面的某雷達檢測到的潛艇的位置圖。其中潛水艇的位置在雷達站的什么位置?護衛艦在雷達站的什么位置?如果雷達站的檢測范圍為600千米,其中潛水艇正在以每秒500米的速度遠離雷達站,護衛艦正在以每秒600米的速度靠近雷達站,那么多久后潛水艇能夠脫離雷達檢測范圍?護衛艦可以接收到雷達檢測呢?【設計意圖】利用給出直觀的示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判斷其各個航艦的具體位置,從而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同時呢,也培養了學生對航艦知識的了解,發展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完成時間】5分鐘拓展性作業1.下面是A、B、C、D四個位置的具體示意圖。大家能否去說出D點在A的什么方向?【設計意圖】利用給出的示意圖,讓學生去根據示意圖去判斷并沒有明確標志的D點的位置,其實是在考察學生對四邊形內角和的知識,將知識融合進行考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完成時間】5分鐘2.經過大家學習了本課時的內容,那么大家能否去繪制一張地圖,并且注明重要建筑,以及陳述你從家到學校應該如何行走。【設計意圖】通過將知識綜合起來,更加將問題生活化,讓學生自制地圖,更加激發了學生的挑戰性,也培養了學生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發展學生。【完成時間】5分鐘實踐性作業大家在下課以后利用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去制作一張小小的地圖,以我們上課的教學樓為中心點,從而去確定我們學校操場、餐廳、多功能廳的位置。具體實施安排小組人員(4個人為一個小組)每個人的具體分工具體的操作步驟所用到的工具得到的數據制作的簡化地圖具體論述各個建筑物的具體位置每個小組交回上述表格一份。【設計意圖】利用接近于學生學校生活的現象進行出題,讓學生利用知識去確定學校各個建筑物的具體位置,從而將問題生活化,也進一步將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拉近,同時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逐步培養了學生“合作共贏”的思維方式,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逐步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思維思考現實世界的生活習慣。【完成時間】13分鐘作業實施過程說明其中基礎性作業、綜合性作業、拓展性作業以書面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察,實踐性的作業通過讓學生去實際操作根據學生的表現以及結果對其進行考察。書面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方式:以自評、互評、師評三種評價方式為主。師評:“優” :能準確進行計算,給出正確答案,有完整的計算過程,并能有條理、充分地說明理由;動手能力強,作品完成度和質量高。“良”□:能準確進行計算,給出正確答案,有完整的計算過程,說明理由表述不夠充分;動手能力較強,作品完成度和質量較高。“合格”□:能準確進行計算,有部分計算過程,但說明理由不完整;“不合格”□:不能準確進行計算,基本沒有計算過程,且不能說明理由;動手能力不足,不能做出完整作品。自評/互評:根據自己的表現涂一涂星星。實踐性作業評價標準以打分的形式進行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本次實踐活動,并且學生能夠合理的安排實施計劃以及能夠說出具體的思路和方法得6分。學生能夠完整的填充表格,并且所填的數據符合實際測量結果得8分學生能夠通過本次的實踐活動體會到本單元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以及能夠掌握如何去確定一個地方的具體位置的技能得10分。作業實施改進與反思預期效果作業類型 效果評價基礎性作業 有85%以上學生正確完成了,15%的學生在最后一題中出現錯誤。綜合性作業 有80%的學生能夠完成且步驟正確,但是20%的學生并沒有完成。拓展性作業 有60%的學生能夠全部完成,40%的學生沒有思路導致完成不了。實踐性作業 90%學生都可以完成,10%的學生并不能夠表格填充完整。結果使用及反思作業類型 結果使用基礎性作業 教學時候應該多多抓住基礎題目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熟練的去應用公式。綜合性作業 教師應該多進行數學題目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拓展性作業 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去完成題目,從而去培養學生解決此類題型的思維方式。實踐性作業 教師應該多多布置此類作業去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從而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