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學業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試時間 70分鐘 滿分 75分)注意事項:1. 本試卷共四大題,16小題。2. 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第Ⅰ卷 選擇題(共 24 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本大題有 12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1.2024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5 周年,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 70 周年。一年來十四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制定法律 5 件,修改法律 14 件,……對上述材料分析不準確的是(▲)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享有立法權B.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C.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D.我國已經實現全面法治2.“村超”“村 BA”全網火出圈,《黑神話:悟空》帶動了山西旅游的火爆……數字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經濟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眾多中小城市借助網絡傳播的力量和自身獨特的資源,正從“小眾”市場躍升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成為旅游消費的新趨勢和風向標。材料直接表明網絡(▲)A.為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B.會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C.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3.文化自信來源于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對下列古語解釋不正確的是(▲)A.“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訴我們尊重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醒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C.“良言一句三冬暖”告誡我們在交談中要不斷迎合別人D.“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警示我們生活中要樹立規則意識4.學校安排我們前往鄰近的養老院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部分同學為老人們獻上了精彩的表演,有的同學協助老人們進行日常洗漱,還有同學陪伴老人們進行溫馨的交流。學校組織這項活動旨在倡導學生(▲)A.傳承美好家風,增強家庭責任意識B.投身社會實踐,掌握勞動技能C.發揮個人才華,彰顯自身風采D.融入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5.北宋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鑒》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為開端。據其書的序言看是因為司馬光認為“三家分晉”是“禮崩樂壞”的標志。那司馬光所說的“禮樂”與下列哪種觀點類似:(▲)A.誠信意識 B.規則意識 C.法治意識 D.愛國意識6.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你認為右圖屬于(▲)A.憂國憂民、道濟天下B.勤勞勇敢、自強不息C.自尊互敬、助人為樂D.誠實守信、見利思義7.小陽利用課余時間對網絡搜集的法律案例進行了分析。你認為下列案件中能體現犯罪的本質特點的是(▲)A.陳某因在地里焚燒秸稈被舉報而受到罰款處罰B.王某因欠債不還,被債主告上法庭C.李某因非法獵殺、出售大量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判刑D.張某因噪聲擾民違反了噪聲污染防治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8.小秦將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為主題,播報一組中國科技新聞。下列可以采用的素材是(▲)①2024 年 2 月 7 日,中國南極秦嶺站正式開站。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也是新時代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常年考察站。②2024 年 3 月 20 日,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將架設地月新“鵲橋”,為嫦娥四號、嫦娥六號等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③2024 年 5 月 1 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駛出造船廠,赴相關海域開展為期 8 天的首次航行試驗。④2024年 5月 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寶”之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最近以來,某直播平臺的個別主播為吸引流量、直播帶貨,自導自演式造假,不擇手段蹭社會熱點、攻擊誹謗他人。下列是某班同學對這類事的評析,請問正確的是(▲)①傳播正能量,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③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④網絡是虛擬之地,個人利益凌駕于規則之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我國以占世界 9%的耕地,養育了世界近 1/5 的人口,有力地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這一非凡的成就主要歸功于(▲)A.黨的領導和制度的優越性 B.政府對農業的政策支持C.農業科技的大力投入 D.廣大農民的辛勤勞動11.“生態保護紅線”是繼“18 億畝耕地紅線”后,另一條被提到國家層面的“生命線”。下列與這兩個對應正確的國家安全是(▲)A.資源安全 國土安全B.生態安全 耕地安全C.生物安全 耕地安全D.生物安全 國土安全12.把中國夢變為現實,創造美好未來,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需要每個人發揚實干精神,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辛勤和汗水。下列與“實干精神”相符的名言警句是(▲)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B.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D.百經挫折心不屈屢遭坎坷志不頹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 51 分)二、簡答題(本大題共 2 個小題,共 22分)13. 城市中的“一抹紅”近年來,我縣大量志愿者在上下學期間,于交通繁忙的路口及學校周邊地區進行義務執勤,他們的行為規范了交通秩序,便利了群眾的出行,守護了孩子們的安全,擦亮了“文明陽城”的底色。上述志愿者的行為,對我們中學生有何啟示 (6 分)14. 從“我學會”到“我會學”這是你們組齊齊同學在作業中遇到的難題,請你為他講解一下。下圖提供了 15 周歲的李某因違法而受到法律懲處的相關信息。據此,可以推斷李某的違法行為是( )A.謊報險情,擾亂治安 B.撿到錢包,拒絕歸還C.毆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攔路搶劫(1)請你用三個圓位置關系畫出“違法行為”、“犯罪”以及“一般違法行為”三者之間關系,并為小齊講解。(8分)(2)齊齊同學聽完你的講解后,豁然開朗,選出了正確答案(▲)。然而他認為李某的行為僅屬于一般違法,與犯罪有顯著差異,因此不應承擔法律責任。你認為他說得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8分)15.分析說明題(共 12 分)無障礙通道上的“障礙”材料一:近期,央視《新聞周刊》報道了一起事件。一位殘疾人士發布視頻,指出當地時代廣場前的無障礙通道被物業公司設置的隔離墩所阻塞,使得輪椅通行變得困難。此外,還有四個通道的盲道同樣被阻斷。盡管多次向市長熱線投訴,這些隔離墩仍未被移除或進行必要的整改。這種在無障礙通道上設置的“障礙”,給部分殘疾人士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第二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無障礙設施的用途或者非法占用、損壞無障礙設施。對于該物業公司的做法你怎么看 (12分)四、實踐探究題(共 17分)16. 模擬法庭開庭了!某班積極回應學校“做中學”的課程改革號召,在學習法律相關知識時,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1)下圖“法庭二”的“公訴人”由誰來擔任 (2分)下面是他們準備的庭審的一個案例:廖某是某小區 02 室業主,儲某是 03 室業主。兩室入戶門相隔距離 60 厘米左右,儲某安裝的可視門鈴攝像頭,其監控范圍覆蓋了 02室入戶門前的走道區域。廖某認為該攝像頭能夠監控其個人隱私,影響其生活,遂報警要求拆除。經公安機關及物業調解,雙方協調未果,廖某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儲某拆除該攝像頭。(2)上述案件中,儲某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 (2 分)應該在上述哪個法庭中進行審理,請說明你的理由。(3分)(3)—名同學擬寫的審判結果如下:借某安裝可視門鈴攝像頭的初衷雖出于保護自身安全,并無意窺探他人隱私,但可視門鈴攝像頭所具有的錄像和存儲視頻的功能已對廖某的合法權益構成現實妨礙。故廖某主張拆除該可視門鈴攝像頭,于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請你用遵守社會規則的相關知識分析這位同學判決是否合理。(6分)(4)模擬法庭的活動讓大家得到了很多收獲,請圍繞“善用法律,依法維權”談談自己的感悟。(4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4 分)1-5 DCADB 6-10 CCBAA 11-12 BA二、簡答題(共 22 分)13. ①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②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維護公共秩序。③我們要關愛他人,傳遞社會正能量。(每點 2 分,共 6 分)14. (1)畫圖略。違法行為、犯罪和一般違法行為的關系是:違法行為包括犯罪和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2)B.(2 分)不正確。(2 分)①雖然李某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有顯著差異,但他仍然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撿到他人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否則構成非法占有,屬于違法行為。李某的行為不僅違反了法律,也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理由每點 2 分,共 4 分)15. ①物業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②物業公司應該尊重和保障殘疾人士的合法權益,確保無障礙通道的暢通。③我們應該提高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共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每點 3 分,共 12 分)四、實踐探究題(共 17 分)16. (每點 2 分,共 2 分)(1)公訴人由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擔任。(2 分)(2)儲某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該在“法庭一”進行審理,因為這是一個民事糾紛案件。(3 分)(3)①這位同學的判決是合理的。②儲某的行為侵犯了廖某的隱私權,違反了社會規則。③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每點 2 分,共 6 分)(4)①我們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個守法公民。 (每點 2 分,共 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