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季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同堂分卷,考試時間共150分鐘,本卷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座位號、考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請考生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航天員乘組由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3名航天員組成。他們在這次飛行任務中,確定的社會關系是A.血緣關系B.地緣關系C.業緣關系D.人緣關系2.右圖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課”活動路線圖,根據路線內容推測,該活動主題應該為路線一:探究傳統文化奧秘+桂平西山龍華A.走進社會生活,增強綜合素養寺→感受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B.參與社會實踐,完善社會關系路線二:領略綠色發展之美→麻垌鎮白石山C.關注社會發展,感受世界巨變+觀賞丹霞地貌之秀麗D.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3.掃碼點餐成為餐飲業的一種常見做法,但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生日、性別、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存在被過度收集和泄露的風險。對此,消費者的正確態度是A.數字化服務是大勢所趨,應無條件配合B.法律嚴格保護隱私權,無需擔心信息泄露C,這些信息對生活影響不大,不用過于敏感D.技術雖便利生活,但要加強信息保護意識4.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有人用AI技術“復活”已逝的親人,訴說哀思:有人用A虹生成圖片、文章;也有人為博眼球、蹭流量,蓄意編造傳播謠言,被依法處理。對待AI技術,我們應該A.辯證思考,提高媒介素養B.順其自然,發展AI技術C.親近社會,遠離AI技術D.嚴格執法,維護網絡安全5.生活中,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標志。下列標志提示我們電動自行車田禁入電第艾異 鑫甜禁止高空勉物A.建立規則的目的在于限制自由B.維護秩序靠規則C.規則一經制定就不能更改D.自由劃定規則的邊界6.歲末年初,桂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開展了“機動車禮讓行人”的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司機斑馬線前減速停車,禮讓行人。這一活動的開展①有利于讓司機形成文明禮讓的行車習慣②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③杜絕了汽車撞人的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④提高了所有司機的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某服裝網店店主說,“7天內無理由退貨”規定出臺后,個別顧客把衣服穿出去,沾上污漬,卻以吊牌未拆、未曾穿過為由,要求退貨。該現象提醒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①遵守規則,維護規則②勇于行使法定權利③格守誠實信用的原則④加強監管,主持公道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24年秋季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4頁)2024年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道法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36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D A B A B B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C D B D B D A二、非選擇題(共 4 小題,共 39 分)19.(1)①案例一中的劉某和賴某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案例二中的張某、李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2分)②兩者的不同點有:劉某和賴某的違法情節相對輕微,而張某某、李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劉某和賴某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而張某某、李某觸犯了《刑法》;劉某和賴某應當受到行政處罰,而張某某、李某依法應當受刑罰處罰。(每點 1分,滿分 2分)(2)①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自律;②增強守法觀念,做自覺守法的人;③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2危害,遠離違法行為;④杜絕不良行為,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⑤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0習氣,防患于未然;⑥認真學法,提高個人2道德素質等。(每點 2分,滿分 4分。言之有理、4 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20.(1)①關愛傳遞著美好的情感,給人帶來溫年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2分)②關愛他人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2分)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1 分)(滿分 5分。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2)張桂梅老師創辦女高,熱心教育事業啟示我們:①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青年主動擔責,為社會建功立業;②.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③.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熱愛勞動,愛崗敬業;④服務和奉獻社會,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 為將來成為合格的建設者做好準備。(每點 2 分,滿分 4 分。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21. (1)①“鄉親們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直播銷售農產品”體現了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②“我借助無線網絡開通了移動圖書館”體現了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③“親友聚會總是機不離手上網玩游戲”體現了沉迷網絡容易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每點 2分,共 6分)(2)①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②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更不可沉溺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網絡無限,自由法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每點 2分,滿分 4分,言之有理、符合治題意,可酌情給分)22.(1)①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②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關系人民幸福、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④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⑤今天,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⑥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⑦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等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每點 2分,本題滿分 4分)(2)①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②無私奉獻;③勇于擔當;④熱愛祖國;⑤奉獻社會;⑥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等。(每點 1分,本題滿分 4分。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3)建議一:①社交平臺慎發言;②在社交平臺上發言時,不能泄露國家機密、軍事機密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建議二:①工作資料妥善保管;②工作中涉及國家安全的資料要妥善保存,不隨意丟棄或轉借他人。建議三:①軍事禁區杜絕拍照;②軍事禁區屬國家安全的重要區域,拍照并轉發相片易造成軍事機密的泄露,嚴重危害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每點 1分,滿分 4分,能圍繞主題言之有理作答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秋季期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期末教學質量檢測.pdf 2024年秋期末八(上)道法科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