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期末試題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5: D C C C B 6—10: A D C A C11—15: C D B C B 16—17: A C溫馨提示:評閱主觀性試題,應尊重考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特點,鼓勵創新。考生答案若與本參考答案不一致,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二、非選擇題:18.(8 分)(1)小敏只認識到了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沒有認識到還要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2 分)(2)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有資格有能力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2分)(3)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主動幫助和服務他人,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2 分)(4)因此,我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負責。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在激揚青春、勇于擔責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美篇章。(2分)(建議:觀點正確,層次分明,邏輯嚴密,分析透徹,表述規范,給 8-7分;觀點正確,層次比較分明,邏輯比較嚴密,分析比較透徹,表述比較規范,給 6-3分;觀點模糊不清,層次不分明,邏輯不嚴密,分析不透徹,表述不規范,給 2-1分;觀點錯誤,只作判斷不作分析或表述與主題無關,給 0分)19.(10 分)(1)①文化安全 ②經濟安全 ③國土安全 ④生態安全(4分)(2)①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②通過各種方式為維護國家安全貢獻智慧和力量。③我們要認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④嚴格遵守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6 分)20.(8分)(1)國家好,大家才會好,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國家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國際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滿希望,人民的內心就感到自豪與驕傲。(4 分)(2)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為維護國家利益貢獻力量;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生活中,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等等(4分)21.(10 分)(1)不同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職業要求。(2 分)(2) 2024 年 6 月,我國建成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 2024 年 6月,嫦娥六號順利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2024 年 10月,“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24 年 11 月,“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已突破 1000 顆,對理解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義;2024 年,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再創輝煌;等等(2 分)(3)此題為開放式答案。示例:20年后我將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現在我應該: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素質和能力;從實際出發,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積極承擔責任 ②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勞動觀念,熱愛勞動,追求卓越,擔負起歷史重任,為祖國的建設爭光添彩。(6分)2024~2025學年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本次考試是閉卷考試。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卷滿分為70分,測試時間為60分鐘,請準確把握。考生應首先閱讀答題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一、比較與選擇(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下面是八年級某班“行走的思政課”活動路線圖,據此推測,該活動主題可以概括為()的路線路線一:感受科技發展魅力—一許昌市科技館路線二:探尋傳統文化奧秘一許昌市博物館路線三:領略綠色發展之美—清溪河濕地公園A.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B.承擔社會責任,關愛他人C.參與社區治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D.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2.“互聯網+旅游”讓許昌多個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2024年“十一”黃金周,許多外地網友在網上看到“逛胖東來、看曹魏古城、著漢服簪花”的“許昌旅游打卡三部曲”后,紛紛慕名來到許昌。國慶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728.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約51.7億元,同比增長10.17%、12.43%。以上材料表明,網絡()①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②搭建新的平臺,促進文化傳播③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利用網絡④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某市教育局印發《2024年普通高中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工作實施規定》中指出,考生在校期間存在考試作弊、校園欺凌等行為的,不得推薦為指標到校生,并在錄取中最后投檔。這條規定()①會引發所有考生的擔心、緊張情緒,加大學習壓力②體現個人誠信體系日益受到重視,失信懲戒機制不斷完善③體現了規則明確秩序的內容,并保障秩序的實現④通過強化法律懲戒杜絕學生考試作弊和校園欺凌等行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以下是小明對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邏輯推導。對其邏輯關系推導合理的是()①做文明有禮的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儀表整潔舉止湍莊②散播謠言、謊報險情→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③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善用法律依法求助→采用非訴訟和訴訟手段④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自由邊界→自由是社會規則的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品.pdf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