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存零用錢》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熟練掌握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并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存錢、購物等。2、通過分析淘氣存錢和購買書包的問題、小組討論計算方法、實際動手計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計算能力。3、讓學生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和節約觀念。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特別是小數點對齊的原則和計算過程中的進位、退位處理。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計算存錢總數、還差多少錢等。教學難點: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為什么要小數點對齊,以及在計算過程中如何正確處理小數部分的進位和退位。對于一些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分析,如多種商品購買時的總價計算和比較,學生可能會感到困惑。三、教學準備一些模擬的人民幣道具,用于課堂上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制作相關的練習題課件或紙質材料,包括小數加減法的基礎計算題和生活應用題,以及一些拓展性的思維訓練題。四、教學過程1、情境導入展示淘氣存錢的情境,并呈現淘氣兩個月的存錢數。1 月存 11.5 元,2 月存 3.2 元。教師親切地提問:“同學們,看了淘氣的存錢情況,你們能算出他兩個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錢嗎?” 通過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小數加法運算。知識探究方法探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 11.5 + 3.2。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將小數轉換為元角分的形式進行計算。即 11.5 元 = 11 元 5 角,3.2 元 = 3 元 2 角,11 元 + 3 元 = 14 元,5 角 + 2 角 = 7 角,一共是 14 元 7 角,也就是 14.7 元。教師對學生的方法給予肯定和表揚,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其他計算方法。豎式計算: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豎式計算的方法。將 11.5 和 3.2 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然后從最低位開始相加,即 5 角 + 2 角 = 7 角,11 元 + 3 元 = 14 元,得到結果 14.7 元。教師詳細講解豎式計算的過程和原理,強調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因為小數點對齊后,元就對元,角就對角,保證了相同數位相加。教師通過多次示范和讓學生練習,確保學生掌握小數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減法運算:教師接著提出問題:“淘氣想買一個 29.9 元的書包送給災區小朋友,他至少還要再存多少元呢?” 引導學生用減法計算,即 29.9 - 14.7。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豎式計算過程。同樣強調小數點對齊,從最低位開始相減,得到結果 15.2 元。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境理解減法的意義,即求出淘氣還需要存的錢數。3、練習鞏固玩具計算:展示樂樂購買玩具的情境,玩具小熊 15.40 元,玩具車 4.20 元。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樂樂買這兩個玩具共花多少元?玩具小熊比玩具車便宜多少元?” 讓學生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解答,并在練習本上寫出計算過程。教師巡視學生的計算過程,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綜合練習:在黑板上寫下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算式,如 6.9 + 1.7、3.6 + 3.9、17.8 - 2.8、0.4 + 5.1 等,讓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并請幾位學生上臺板演。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和講解,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詳細分析,如數位對齊問題、小數點忘記點等,強化學生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準確性。生活應用:在課件上展示購買杯子的問題。陶瓷杯 11.20 元,玻璃杯 13.60 元,塑料杯 6.10 元。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買一個陶瓷杯比買一個玻璃杯少花多少元?20 元買兩個杯子,可以怎樣買?分別需要多少元?如果每種杯子買 1 個,30 元夠嗎?” 讓學生分析問題,列出算式并計算,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課堂總結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加減法。誰能來說說在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再次強調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以及在計算過程中要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要在結果中點上小數點,確保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核心知識。5、課后拓展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同學們,課后請大家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并且,自己設計一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的生活問題,寫在作業本上,明天和同學們一起交流。” 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后繼續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淘氣存錢和購買書包的實際情境引入,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學習有一定的積極性。在講解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步驟,但部分學生在小數點對齊和進位、退位處理上還存在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對算理的深入講解,可以通過更多的實例和分步演示,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小數點對齊的必要性和計算過程中的細節。同時,增加針對性的練習,如設計一些專門針對小數點對齊和進位、退位的專項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漸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此外,在解決實際問題環節,要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