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作文模擬寫作:“沒有路的時候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導寫及范文展示【文題呈現】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人們常說沒有路的時候會迷路;然而,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這句話對你有何啟示?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審題立意】審題要點理解關鍵語句:材料中的核心語句是“沒有路的時候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需要準確把握“沒有路”和“路多”兩種情況下“迷路”的內涵。明確啟示指向:思考這句話對自己的啟示,即從這兩種情況中感悟出關于人生方向、選擇等方面的道理。立意參考面對“無路”,勇敢探索:當沒有路的時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要憑借勇氣、智慧和創新精神去開拓道路,尋找人生的方向。面對“多路”,謹慎選擇:路多的時候,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謹慎作出選擇,避免迷失在眾多的選擇中。堅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方向:堅定人生航向,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不被外界因素干擾,不誤入歧途,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寫法剖析】此題目適合寫成議論文。開篇可以通過引用與“路”相關的名言警句、講述有關迷路的小故事等方式引出話題,引起讀者興趣。然后對材料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中心論點。在本論部分,既要探討“沒有路時會迷路”的情況,又要分析“路多了也會迷路”的現象,再綜合論述無論“無路”還是“路多”,都需要明確的人生方向和堅定的信念。總結全文時,再次強調中心論點,即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都要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堅定信念,不被迷路所困,勇敢地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素材推介】人物類:張騫:在沒有明確通往西域的道路時,勇敢地踏上征程,開辟了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魯迅: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當舊的思想和道路無法拯救中國時,毅然選擇棄醫從文,探索新的救國之路。事例類:大學生創業:面對眾多的創業項目和機會,一些大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優勢,作出明智的選擇,成功創業;而另一些大學生則在眾多選擇面前猶豫不決,最終一事無成。科技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領域和機會不斷涌現,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人們在面對這些新的道路時,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名言類:“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但丁“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柳青【佳作示例】找準人生方向 綻放青春光彩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此言深刻啟示我們,既要努力習得真本領,更要在實踐中摸爬滾打。然而,“路”在何方?我們又將走向何處?敢問朋輩青年,是否常常陷入對未來的迷茫?是否深感空有一身力氣,卻無的放矢?當沒有路時,人們極易迷失方向。有西楚霸王項羽,垓下被圍、四面楚歌之際,深感前路渺茫,雖力能拔山,卻不知邁向何方,最終烏江自刎,但留千古嗟嘆;有一代名家梵高,在藝術之路上踽踽獨行,不被理解,在貧困與精神痛苦中自我了斷,徒留傳世畫作。“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些曾經的悲劇,如同一座座警示的燈塔,照亮我們的心靈——當我們身處無路之困境,絕不能被恐懼和迷茫吞噬,而要勇敢地去探索、去開拓。然而,路多了就一定是好事嗎?茂密森林中,曲徑會讓人迷失方向,不知該往何處去。每一條路看似都有誘人前景,卻又充滿未知風險。揆諸當下,人們總擔心選擇一個選項后會錯過其他更好的機會,于是在猶豫不決中浪費寶貴時間和精力。身處現代社會,青年朋友們享有前所未有的選擇自由,社會生活各領域皆充滿多樣可能性,以致許多人患上“選擇困難癥”。此癥使我們躊躇不前,迷失方向,無法確定目標與價值觀。療愈之法何在?曾記否,初入高中,我們面臨選科抉擇。同學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也曾惶惑,不知前路通向何處。但我們終究勇敢做出判斷,投身熱愛學科,在知識海洋中遨游。時光飛逝,大學畢業季來臨,新的迷茫將接踵而至:是繼續深造考研,探索學術更深領域,還是踏入社會,在激烈職場競爭中尋找一席之地,抑或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基層,為振興鄉村貢獻力量?每一個選擇都獨具魅力,又都伴隨著不同挑戰與困難。此時,我們還能否擁有當初選擇學科時的勇氣與魄力?我們必須清楚,時間不會因人類的猶豫而停留,機會也可能在我們的遲疑中悄然溜走。人生于世,終其一生都在尋覓屬于自己的道路,雖充滿問題與挑戰,卻也蘊含無限可能與希望。正如我們當初選擇高中學科一樣,無論選擇哪個學科,學習之路都不是徑情直遂的。由此觀之,一帆風順從來不是怯懦者的護身符,淚水與汗水才是勝利者的通行證——人生之路,注定是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奮斗征程。新時代青年,若想走好人生路,必須具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面對“無路”或“多路”,要找準目標,有的放矢,精準發力,不讓努力白費,避免患上人生夢想的“軟骨病”。羅伯特·弗羅斯特說:“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人生的航向至關重要。吾輩青年應秉持無畏勇氣,砥礪奮斗精神,化“無路”為“有路”,化“有路”為“定路”,胸懷遠大理想信念,勇做新時代的挺膺擔當者,讓青春在正確的人生方向上綻放絢爛光彩。點評:文章緊扣材料主題,深入探討了人生方向的重要性以及青年在面對“無路”與“多路”時應有的態度和選擇。通過項羽、梵高的例子闡述了無路時的迷茫與悲劇,又以現代社會的“選擇困難癥”分析了路多時的困惑,進而提出青年要找準人生方向,綻放青春光彩,立意高遠,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值得同學們學習的是,本文結合了高中選科和大學畢業選擇等現實問題,使文章更貼近青年生活,更具感染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