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九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A.科學立法B.嚴格執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健全法治領域為民辦事解憂長效機制。此舉推進“厲行法治”的要求是義,安徽省司法廳出臺關于常態化機制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法治訴求的實施意見,努力建立5.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提升一個領域。為深入踐行法治為民宗旨,促進社會公平正D.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B.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A.人大常委會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等報告。由此得出有關“人民民主”的正確認識是議了關于檢查企業國有資產法實施情況、黃河保護法實施情況、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4.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于2024年12月22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和審C.均衡醫療資源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 D.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A.我省已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B.我省城鄉發展還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戰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省隊水平”醫療服務。此舉說明下達8.4億元,支持布局建設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18個省級區域??漆t療中心,讓老3.為全面促進省內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升級和均衡布局,截至2024年年底,安徽省財政已累計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③創新是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④我國積極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系①我國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已建成創新型國家 ②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點任務之一。明確這一任務是因為2.“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2025年我國社會發展九大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③是實現新時代目標的必然要求④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①推動了我國社會發展行穩致遠②是引領我國社會發展第一動力年規劃呼之欲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引人矚目??梢姼母镩_放國經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頂風破浪,穩中有進;展望2025年,“十四五”規劃收官,新的五1.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回顧2024年,中是符合題意的)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其中“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4頁。1.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8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注意事項:(試題卷)道德與法治2025屆九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2025屆九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4頁)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③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現大國風范④中國制定與修改了全球的規則①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②中國發揮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用識是次會晤上提出建設“和平金磚”,做共同安全的維護者……據此對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正確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提出攜手推進和平安全的現代化,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12.回首2024年,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提出建設和平安寧的共同家園,在C.證明新時代是奮斗者時代,勞動成就未來D.勞動是一切幸福源泉,實干才能夢想成真A.旨在提高勞動者審美能力,提升藝術修養B.激勵勞動者發揚實干精神,演繹美麗人生會理解不當的是24年12月20日,“中國夢·勞動美”2025新年音樂會在北京舉辦。對舉辦這一主題音樂11.為展示廣大職工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營造溫暖祥和、歡快熱烈的節日氣氛,20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③推動了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④將飯碗端牢在中國人手中①解決了糧食安全的擔憂問題②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糧、有車運糧”。上述舉措做好產購預測、騰倉并庫、資金籌措等各項準備,切實做到“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10.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2024年秋糧收購以來,我省各地政府主動作為、協同聯動,統籌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③為世界文化大花園增添了光彩④為人們生活提供了多樣化選擇①彰顯中華文化蘊含的價值觀念②表明中華文化是最優秀的文化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申遺成功9.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③支持澳門地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④落實國家對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管制權①堅持“澳人治澳”原則和區域自治方針②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擾澳門事務度,必須長期堅持。澳門特別行政區落實“一國兩制”必須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8.澳門回歸祖國25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③保護能源僅是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④該法是我國保護能源的唯一法律依據①公民有保護能源、環境的權利和義務②違反能源法行為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見源的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br/>7.我國首部能源法(2025年1月1日開始實施)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法和其他有關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④意味著老齡化不會造成發展負擔③表明老齡化給社會帶來沉重壓力②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①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舉措漫畫)。發展銀發經濟老齡化社會,巨大的挑戰背后,也昭示銀發經濟的可觀前景(見右圖6.到2030年前后我國將進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級(2)結合所學,說說青少年能為解決“網絡水軍”問題做些什么 (6分)(1)閱讀材料,歸納“網絡水軍”屢打不絕、屢禁不止的原因。(6分)法治滯后和平臺管理等問題,也有網民自身原因。刷量控評、有償刪帖等突出問題。“網絡水軍”為何屢禁不止 其中有形式隱蔽、監管不力、15.(12分)2024年,公安部嚴厲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行為,聚焦造謠引流、輿情敲詐、【夯實法治基礎維護網絡安全】(2)結合實際,說說你是怎樣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程,促進知行合一的 (4分)(1)根據材料提示,具體分析“行走的思政課”是如何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 (6分)將所學轉化為行動的力量,讓思政課在知行合一里真正走進學生心中。英雄的故事;“講”感受,分享心靈的觸動;領悟“思”深意,挖掘精神的實質;“行”動實踐,體驗式的思政課堂——“行走的思政課”:“走”出校園,感受歷史的厚重;“看”展覽,聆聽培根鑄魂、啟智增慧,是思政課育人的根本目的。近年來,安徽師范大學打造沉浸式、14.(10分)閱讀材料,解決下列問題。【上好思政課程促進知行合一】請你對兩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辨析。(6分)來了中華民族光明前景。對于新的歷史方位,有下列兩種觀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13.(6分)閱讀材料,解決下列問題。【走進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6分)學科網(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5屆九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第4頁(共4頁)(3)請以“我與祖國共成長”為主題,與大家分享自己成長的故事。(4分)與祖國共享出彩人生。材料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每個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需要我們發揚奮斗精神,(2)材料內容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哪一特征 為此中國應該做些什么 (4分)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們要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材料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1)結合材料,從民主的本質特征、民主形式角度,分析“中國式民主行得通”的原因。(6分)向前發展,是內化在人民工作和生活之中的,是解決中國人民的實際問題的。民主沒有那種動不動就口若懸河、聲淚俱下的漫天承諾,而是腳踏實地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材料一中國式民主之所以行得通,因為它始終是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中國式1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追求民主價值實現民族復興】分)(3)結合“共圓中國夢”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青春路上,發揚奮斗與實干精神”的理解。(4未來奠定基礎。材料三美好生活離不開奮斗與實干。青春成長路上,我們要發揚奮斗與實干精神,為美好(2)辦好該產業博覽會對于安徽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4分)產力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顯著作用。肥舉辦。本屆博覽會將聚焦產業科技前沿成果轉化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展示新質生材料二2024年12月20日至21日,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在合(1)根據材料提示,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數字鄉村”的建設依據。(6分)安鄉村——搭建數字鄉村,構建公共安全網;數字農業——提供農業病蟲害情報及技術服務。路旁安裝智能攝像頭,提醒行人文明出行;智慧文旅——自動播報風土人情及旅游攻略;平材料一近年來,我省努力建設“數字鄉村”,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文明交通——在鄉村公16.(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創新驅動發展創造實現夢想】答案一、選擇題1. A。2024 - 2025年中國經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展,新的五年規劃推進改革,說明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社會發展行穩致遠,是實現新時代目標的必然要求,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②錯誤。2. B。我國還未建成創新型國家,①錯誤;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因為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國積極推進全面創新 ,②③④正確。3. D。安徽省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說明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未解決,A錯誤;材料未體現均衡醫療資源的根本目的,C錯誤。4. C。人大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不是基本政治制度,A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未突出協商民主,B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D與材料無關。5. C。安徽省司法廳健全法治領域為民辦事解憂長效機制,體現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A、B、D不符合題意。6. B。發展銀發經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但老齡化會給社會帶來一定壓力,④錯誤,①②③正確。7. B。能源法規定公民有舉報違反能源法律法規行為的權利,不是義務,①錯誤;該法不是保護能源的唯一法律依據,④錯誤;違反能源法要承擔法律責任,保護能源不只是政府責任,②③正確。8. C。澳門落實“一國兩制”要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防范外部勢力干擾,③④正確;澳門是特別行政區,不是區域自治,①錯誤;材料未強調“澳人治澳”原則,②不符合題意。9. A。春節申遺成功彰顯中華文化價值觀念,為世界文化增添光彩,①③正確;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華文化是優秀文化之一,不是最優秀的,②錯誤;材料未體現為人們生活提供多樣化選擇,④錯誤。10. B。我省做好秋糧收購工作,踐行了為人民服務宗旨,推動建設人民滿意政府,但沒有完全解決糧食安全擔憂問題,①錯誤,②③④正確。11. A?!爸袊鴫簟趧用馈毙履暌魳窌故韭毠わL貌,營造節日氣氛,激勵勞動者實干,與提高審美能力無關,B錯誤;C選項強調奮斗時代,未突出勞動意義;D選項表述不全面,A選項最符合。12. B。中國在國際舞臺提出建設和平家園等主張,展現大國風范,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但中國不能制定與修改全球規則,④錯誤,①②③正確。二、非選擇題13. 參考答案:兩位同學的觀點都有一定片面性。新時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踏上新征程的時代,也是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但不是實現同等富裕的時代,而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是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仍需全體人民共同奮斗 。14. 參考答案:(1)“行走的思政課”通過“走”出校園感受歷史厚重、“看”展覽聆聽英雄故事,讓學生了解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實現培根鑄魂;“講”感受、“思”深意,幫助學生挖掘精神實質,提升思想認識,啟迪智慧;“行”動實踐,將所學轉化為行動力量,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做到啟智增慧。(2)在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中,認真聽講,理解知識內涵;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歷;課后主動關注社會熱點,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社區志愿服務,將知識運用到實際行動中,做到知行合一。15. 參考答案:(1)“網絡水軍”屢打不絕的原因:形式隱蔽,增加了監管難度;相關法治滯后,無法有效約束其行為;平臺管理不到位,對不良行為的審核和處理不及時;部分網民缺乏辨別能力和法律意識,易被“網絡水軍”利用。(2)青少年可以提高自身辨別能力,不被“網絡水軍”的虛假信息誤導;增強法律意識,自覺抵制“網絡水軍”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網絡水軍”的違法活動;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提高網絡素養,營造良好網絡環境。16. 參考答案:(1)“數字鄉村”建設依據: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數字鄉村”有利于推動鄉村治理和農業發展創新;②互聯網改變生活,“數字鄉村”借助數字技術為鄉村交通、文旅、農業等提供便捷服務,提升村民生活質量;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數字鄉村”建設有助于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2)舉辦該產業博覽會對安徽發展的促進作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安徽農業產業升級;展示新質生產力在農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助力安徽綠色發展;吸引投資和人才,加強區域合作,提升安徽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3)青春路上發揚奮斗與實干精神,意味著要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與祖國共成長。17. 參考答案:(1)從民主的本質特征看,中國式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始終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切實保障人民利益,所以行得通。從民主形式看,中國式民主堅持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相結合,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民主實踐,能廣泛凝聚人民智慧和力量,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行得通。(2)材料體現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特征。為此中國應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夢,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青春路上發揚奮斗與實干精神,就是要在學習中勤奮努力,為未來建設積累知識;在生活中勇于擔當,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面對困難不退縮,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讓青春在奮斗中出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