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 I 卷(選擇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28 分)1.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下列情境中所涉及的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屬于業緣關系的是A.小萍和爸媽一起看電影《建黨大業》B.小偉和舅舅一起游泳C.小莉的爸爸與鄰居老趙下象棋 D.小啟和同學討論兩會熱點新聞2.下列有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①小強為方便個人使用將共享單車搬進自家樓道②小患乘坐公交上下學時經常給需耍的乘客讓座③小軒因上課外輔導班而不參加學校綜合實踐活動④小芳常利用周末時間到博物館做志愿講解員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某地依托“網絡問政”平臺,鼓勵群眾在網上提出建議、反映訴求。該做法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這說明網絡A.有利于結交新的伙伴 B.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C.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D.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4. 2024 年 4 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 2023 年中國正能加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揭曉結果,550件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精品脫穎而出,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A.提高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 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利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 D.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5.下列有關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正確的有①遵守規則,才能有自由②規則保障我們的自由③建立規則是為了限制我們的自由④自由就是不遵守規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6.在公共場所活動,應當遵守-定的秩序。下列行為符合維護公共秩序規定的是①有秩序地進入餐廳,不沖、跑、擠,不插隊,互相謙讓②生活自立,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按秩序上下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體現出的品質有A.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B.禮貌待人,與人為善C.換位思考,寬容待人 D.真心待人,大公無私8.2023 年,“質疑 xx,理解 xx,成為 xx”逐漸變成一個造句格式廣泛流行。比如:父母管教嚴厲,自己小時候不理解,甚至心生叛逆;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理解了父母;于是便感嘆“質疑父母,理解父母,成為父母”。“質疑、理解、成為”是心智成長、成熟的必經階段,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啟示我們①尊重差異,平等待人②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他人感受,理解他人③心智成熟之后才能理解他人,善待他人④人在社會課堂中不斷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9.以下圖示是某班同學們在學習違法犯罪的內容時所畫,其中正確的是10.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A.對同學負責 B.對朋友負責 C.對老師負責 D.對自己負責11.2024 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 20 周年。20 年來,西部計劃發揮共青團的優勢,有效推動 50 余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A.奉獻社會 B.學會感恩 C.關愛他人 D.體味親情12.2024 年 1 月 9 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3 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有 253 名民警、 164 名輔警因公犧牲,國家對這些英雄都予以緬懷、表彰。這告訴我們①很多人在為維護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②責任,都是法律規定的,無法推卸③要積極行使維護國家利益的權利④生命在勇擔責任、戰勝挫折、奉獻社會中延續升華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2024 年 4 月 15 日是我國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學校積極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活動。這有利于學生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②制定和完善國家安全相關法律③構建國家安全體系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界碑在我面前,人民在我身后,祖國在我心中,責任在我肩上。”新春佳節,祖國北疆零下 20 多攝氏度的低溫中,陸軍某旅三角山邊防連巡邏官兵行至國門前,目光堅定地望向哨所飄揚的國旗,瞭亮的口號在邊防線上經久回響。這一場景讓我們感受到戍邊官兵①守衛邊防、獻身邊防的使命擔當 ②平等待人、寬以待人的處世原則③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定決心 ④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崇高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 II 卷(非選擇題)15.【依法辦事】(9 分)案例一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案例二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最終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別判斷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違法行為類型。(2 分)案例三中學生王某,多次在校外聚集社會青年,搶奪學生財物多達 1000 多元。最終 被公安機關一舉抓獲。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判處 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三中王某違法行為的性質(類型)及判斷依據。(7 分)16.【造福人民成就夢想】(12 分)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字字溫暖人心:“我們的目標很宏偉,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 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我們要營造溫暖 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大家心情愉快、 人生出彩、夢想成真。”(1)從新年賀詞中,你能體會到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關系是怎樣的?(6 分)【實干創造未來】“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 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在 2024 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過去一年取得的重大發展成就,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致敏。(2)運用所學知識,以“向勞動者致敬”為題,寫一段 60-80 字的贊美詞。(6 分)17.【勇擔社會責任】(11 分)八年級(5)班以“我與社會共成長”為主題展開議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材料一為了讓同學們了解角色與責任的關系,老師讓同學們思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每個角色要承擔什么貴任,并讓同學們進行分享。下表是小北的分享。不同場合 扮演角色 承擔的責任在家里 兒子 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 學生 ①在村(社區) 居民 ②(1)請你補充小北分享中①②的內容,并談談小北的分享說明了什么道理。(4 分)材料二學校開展向社會福利院孩子獻愛心活動,八年級(5)班的同學們紛紛捐款捐物。小美把自己的壓歲錢和珍愛的書捐了出去。小齊一臉不屑,說: “獻愛心是大人的事,我 們小孩子還是以后再說吧”。(2)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小齊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7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 I 卷(選擇題)1 - 5 DDCDA 6 - 10 BCCCD 11 - 14 ADBB第 II 卷(非選擇題)15.(1)案例一中朱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2 分)(2)王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1 分)判斷依據:①多次在校外聚集社會青年,搶奪學生財物多達 1000 多元,其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這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②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對其進行判決,說明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說明他的行為應受刑罰處罰,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每點 2 分,共 6 分)16.(1)①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③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④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每點 2 分,答出三點得 6 分)(2)向勞動者致敬勞動者們,你們是時代的脊梁!在各自崗位上默默耕耘、揮灑汗水。建筑工人用雙手筑起高樓大廈,醫護人員守護著人們的健康,教師培育著祖國的未來。你們用勞動創造價值,用奉獻詮釋擔當,向你們致敬!(60 - 80 字,圍繞勞動者的貢獻贊美,語言通順即可得 6 分)17.(1)①遵守學校紀律,努力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②愛護社區環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關愛鄰里等。(每點 1 分,共 2 分)說明的道理: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2 分)(2)小齊的觀點是錯誤的。(1 分)①關愛他人、奉獻社會是每個人的責任,與年齡無關。②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只有積極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③服務社會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④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從小事做起,奉獻自己的愛心,服務社會。(每點 2 分,答出三點得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