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考試1--12題答案ADCADD BCACBC13題【答案】(1)背景:腐敗的清朝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封建剝削,導致國內階級矛盾激化;自然災害嚴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加劇了階級矛盾。標志:金田起義。(2)著作:《資政新篇》。目的:振興太平天國;反對清朝統治;實現國家富強。(3)事件:天京陷落;意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14題【答案】(1)戰爭:鴉片戰爭;罪魁禍首:英法聯軍。(2)原因:統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遠離世界發展潮流。(3)含義: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理解:這里的勝利不單是軍事上的勝利,是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勝利(或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勝利)。(4)感悟:林則徐虎門銷煙,不畏強敵,勇于反抗,不怕犧牲,不屈不撓,我們應該學習林則徐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15題【答案】(1)農民問題;進行土地革命。(2)“農民交租交息,地主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原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舊的土地政策已不適應中國的實際情況;團結各階級聯合抗日的需要。3( )目標: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戰爭:人民解放戰爭4( )出發點:使農民擁有土地,得到農民階級的支持。啟示:國家統治者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贏得民眾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16題【答案】觀點:辛亥革命促進了國民思想的解放。論述:辛亥革命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打倒了皇上,否定了皇權,使人們認識到陳舊落后的東西可以推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一律平等,辛亥革命后人們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子民,而是國家的主人。結論:總之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分析】本題以文字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依據材料“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中國人的思想也由此而獲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可知,材料論述的是關于辛亥革命后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所以觀點可以概括為:辛亥革命促進了思想的解放。論述時圍繞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潮流的閘門,展開論述,得出辛亥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的結論,注意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等知識。陽新縣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滿分120分,其中道德與法治60分,歷史60分。2.考生在答題前請閱讀答題卡中的“注意事項”,然后按要求答題。3.所有答案均須做在答題卡相應區域,做在其他區域無效。第一部分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1.2024年12月8日,黃石半程馬拉松賽鳴槍開跑,20000名跑友從黃石市人民廣場開跑,一路用腳步丈量大美黃石,用激情點燃冬日暖陽。在賽道的起終點、檢錄處、能量補給點、醫療保障等多個崗位,1908名志愿者穿梭其中,提供熱忱服務。志愿者們的行為有助于其()①依靠團隊合作,缺乏獨立精神②從社會中獲得更多的物質支持③在社會實踐中鍛煉、發展自己④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當今世界,互聯網已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下評論正確的是()過去現在評論購物方式去商場超市等實體店全網比價,快遞送貨①網絡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學習方式在教室內聽教師授課海量資源,精準推送②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通訊方式打電話、發短信即時通訊,視頻聊天③網絡讓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出行方式路邊等待過往出租車滴滴出行,上門接送④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對于網絡交友,同學們有不同的觀點。正方認為“網絡讓朋友更親近”,反方認為“網絡讓朋友更疏遠”。如果你是正方,可以用于反駁反方觀點的是(A網絡上存在個人信息“被共享”的現象B網絡上會出現一些虛假或者不良的信息C網絡可以打破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D老百姓可以通過互聯網提出意見和建議4.學校舉辦漫畫創作比賽,八年級(1)班推出了如下作品。在確定作品主題時大家意見不統一。你認為下列最合適作為這三幅過馬路章看紅綠q.目保護環境,垃圾分類漫畫的共同主題的是(只有綠才是行號垃坡分類好先來后到,有序排隊地球美丹A.珍愛生命要遵守規則B.垃圾分類讓生活更美好C.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D友善待人,從小事做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5.《荀子》中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下列同學的行為與文明有禮的要求相符合的是()A.小紅做錯事情后,能夠主動去承擔責任B.小麗參加家庭聚會時總會請長輩先落座C.小冬每次到老師辦公室都直接推門而入D.小龍與人相處時,說到做到,從不食言6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詩詞與誠信有關的是()①言行信果馥蘭馨,矢志不渝撫素琴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④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為了提高學生法律素養,增強法治觀念,某班開展“刑事案件模擬法庭”活動。下列案件可以用于模擬法庭的是()A劉某過年期間非法存儲煙花爆竹,警方給子行政拘留5天B.出版社未經張某同意發表其作品,被判賠償張某損失2000元C.胡某因醉酒駕駛,被判處拘役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D.鐘某在體育館觀賽時,擾亂比賽秩序,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罰8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分析小東的成長經歷,你認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①小東用親身經歷告誡他人要防微杜漸,防患未然,遠離犯罪②小東仍不知悔改,為搞錢上網,和他人攔路搶劫,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③小東不接受教訓,經常偷竊財物,聚眾鬧事,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0天④小東自從結識社會上“朋友”,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霸凌同學受學校紀律處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9小贛在看他喜歡的漫畫時,看到了下面的情境,這也是時下很多中學生的真實寫照。你想對漫畫中的主人公說(我每周從家里帶5雙干我每周末再帶5雙臟襪凈襪子!子回家讓媽媽洗A.自擔其責,告別依賴B.習慣良好,需要堅持C學優就行,不管其它D.依賴媽媽,天經地義10鄭州某大學利用大數據功能,向困難學生餐卡發放餐費補助、山東某學校為家庭困難學生發放羽絨服時避免統一款式…這些“體面”的照顧不僅贏得了受助者的好評,更在社會產生了巨大的正向效應。這說明()①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②網絡時代大數據無所不能③體現關愛與尊重他人并行④文明有禮是立身處世之本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56>891011121314答案DABBDABDDC二、非選擇題:15(4分)(1)①適度玩游戲可以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鍛煉思維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拓寬社交圈。(2分)②但沉迷網絡游戲,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虛擬的交往疏離現實的人際關系。(2分)(判斷不給分)(2)(6分)①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了新平臺:(2分)②我們要善于利用網絡獲取有益信息,豐富我們的生活:(2分)③在利用網絡時,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傳播正能量。(2分)16(4分)(1)①誠信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本:(2分)②誠信能夠促進社會進步。(2分)(2)(6分)①規則是保障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2分)②法律具有強制性和威懾力:(2分)③要增強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2分)17(2分)(1)答案:提出現象或問題(2分),至少從兩個不同角度分析原因。(4分)【示例】問題:學校食堂浪費現象嚴重原因:①飯菜不合胃口;②打飯分量不合理;③就餐時間緊張:④學生節約意識淡薄:(2)(6分)等級賦分等級水平等級描述水平四(5-6分)能從三個角度作答,建議切實可行,語言規范水平三(3-4分)能從兩個角度作答,建議可行,語言基本規范水平二(1-2分)僅從一個角度作答,建議基本可行水平一(0分)未作答,或建議根本不可行等【示例】①通過學校領導與餐廳負責人交涉,做出符合中學生胃口又干凈、營養豐富的飯菜②通過主題班會、宣傳海報等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飯菜的量,推行按需打飯。④科學、合理安排學生用餐時間。⑤開展獎勵活動,對節約糧食的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樹立榜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參考答案.pdf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 參考答案.pdf 排版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