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恩施市2024年秋季學期義務教育階段期末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請將答案填涂到答題卡相應位置)1.下圖是食物和圖書的生產過程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幅圖分別說明了印刷r知新書店圖1圖2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②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③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④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某校八年級(2)班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社會實踐活動(過程如下),受到各方好評。這一活動啟示我們要發現調查建議觀察到“餐飲浪費”等現象研究政策實施調查運用知識分析原因確定“光盤行動”研究主題了解情況做好記錄提出建議形成報告①在社會大課堂中成長②關心社會發展③積極參與制定法律④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互聯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現象與分析對應正確的是現象分析①王某在微信群發布虛假網購信息網絡豐富日常生活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公民在網絡上行使參與權、表達權、②設欄目監督權③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交流5G智慧應用網絡加速科技創新資源的匯聚與共享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服務群眾,滿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新平臺足群眾就醫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網絡建設仍然存在網絡遙言、虛假宣傳、泄露個人隱私、網絡惡意營銷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青少年要A,學會“信息節食”,不可沉溺網絡第1頁B.學習網絡技術,攻擊造謠者的電腦C.增強防范意識,對違法人員依法進行處罰D.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遵守道德和法律5.在社會生活中,“禮讓斑馬線”“在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禁止在高鐵上吸煙”等規則提醒人們規范自己的行為。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遵守社會規則只需自律B.違反社會規則都要受到刑罰處罰C.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D.建立社會規則的目的是限制自由6.刻4個字罰12萬元!游客陳某不聽其他游客提醒勸阻,執意在一處省級保護文物上進行刻畫。人民法院依據《風景名勝區條例》、《文物保護法》等規定,依法判決陳某承擔12萬元的賠償款。該案例給我們的警示是①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受法律約束③要加強自律,提高文明素養④遵守社會規則,主要靠監督、提醒、獎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3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開始施行。該意見對酒駕和醉駕酒精含量判斷標準進行了科學調整。這說明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②規則沒有權威性,可以隨時隨意更改③隨著社會的發展,規則需要調整和完善④規則應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在成都一家小吃店,只要說出“牛肉面不要牛肉”的暗號就可以免費用餐。山東某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羽絨服時避免統一款式…這些特別的照顧不僅贏得了受助者的好評,更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積極效應。這說明①受到尊重能夠讓人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②人們的自尊心越來越強烈③幫助別人越來越難、越來越麻煩④在尊重的前提下行善助人有助于提高社會文明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斑馬線禮讓行人,反映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一段發生在斑馬線前的視頻在網上引發關注點贊。車主正準備駕駛過斑馬線時,發現一位行動緩慢的老人正在過馬路。車主隨即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老人也停下腳步,脫帽鞠躬致敬。等走到另一個車道時,老人再一次脫帽鞠躬致敬。對此認識正確的是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