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春一年級語文上冊 17 小猴子下山(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春一年級語文上冊 17 小猴子下山(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共42張PPT)
xiǎo hóu zi xià shān
小猴子下山
17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語文 一年級 下冊
猜一猜
家住深山里,
性情最調皮,
慣會模仿人,
樣子很滑稽。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
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3.標出課文段落序號。
17


1
2
3
4
5
猴 塊 結 興 掰 扛 往
棵 滿 扔 摘 捧 追
hóu

wǎnɡ
jiē
xìng
bāi
káng
zhuī
mǎn
rēng
zhāi
pěnɡ
后鼻音
翹舌音
學認字
kuài
jiē
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樹上結了許多蘋果。
jié
多音字

蜘蛛正在結網(wǎng)。
這個蝴蝶結真漂亮。
jié
jiē
植物長果實。
猴子 一塊地 結實 高興 掰玉米
扛著 往前走 一棵樹 滿樹
扔了 摘桃子 捧著 追問
hóu
zhāi
rēnɡ
jiē
bāi
kánɡ
mǎn
zhuī
pěnɡ
xìng
kuài
wǎnɡ
讀詞語

識字方法
字理識字
會意字,字從雙手(像兩只手),從分(像刀將東西分為兩半)?!胺帧币鉃椤耙环譃槎??!半p手” 與“分”聯(lián)合起來表示:用雙手把一物分成兩份。








動作演示
提手旁,和手有關。
追問 追跑 追趕
猴子 猴哥 猴戲
滿意 滿足 滿身
捧起 捧場 捧著
摘豆 摘瓜 摘下


滿


熟字
組新詞
結合插圖,按照順序說一說,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
玉米地
桃樹下
西瓜地
樹林邊
整體感知
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小猴子先來到 ,接著來到 ,然后來到 ,最后去了 。
桃樹下
西瓜地
樹林邊
玉米地
朗讀第1自然段,結合插圖,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課后第2題)
互動課堂
玉米地
同時具備兩個特點
手部動作
又紅又圓
又美又香
又聰明又可愛
詞語積累(又×又×式的詞語)


讀讀做做,用這兩個動詞各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掰:這個掰開的石榴散發(fā)著甜甜的氣味。
扛:爺爺扛著鋤頭去地里干活了。
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用肩膀承擔。
想象著小猴子的樣子再來讀一讀第1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的動作。
朗讀指導(課后第1題)
ɡāo
書寫:(1)兩個“口”寫得扁一些。
(2)橫折鉤的橫貼近橫中線。
組詞:高手 高臺
書寫:(1)第一筆點在左上格靠近橫中線,第二筆點在豎中線上,比第一筆短小,第三筆撇略長,在橫中線收筆。
(2)第四筆橫貼近橫中線。
組詞:興奮 高興
xìnɡ
書寫:(1)起筆的點和撇在豎中線的左右兩側。
(2)第五筆長橫貼近橫中線。(3)第六筆撇起筆在豎中線。
組詞:看著 聽著
zhe
書寫: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1)第四筆起筆與左邊第一撇同高。
(2)三橫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最后一橫要舒展,高于雙人旁。
組詞:來往 過往
wǎnɡ
復習課文內容:齊讀第1自然段,回憶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互動課堂
第二課時
結合插圖,讀第2-4自然段,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課后第2題)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手部動作
桃樹下
西瓜地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手部動作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樹林邊


讀讀做做,用這兩個動詞各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扔:我把香蕉皮扔進了垃圾桶。
摘:爸爸正在果園里摘蘋果。
拋,投擲。
采下,拿下。

讀讀做做,用這個動詞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捧:班長雙手捧著獎狀微笑著走下了臺。
兩手托著。

讀讀做做,用這個動詞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抱:弟弟抱著玩具小熊進入了夢鄉(xiāng)。
用手臂圍著。
蹦蹦跳跳 高高興興
認認真真 開開心心
詞語積累(AABB式的詞語)
結合插圖,讀第5自然段,說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
(課后第2題)
樹林邊
沒有追到兔子。
再次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小猴子失落、后悔的心情。
朗讀指導(課后第1題)
因為小猴子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最后只好空著手回家。
你來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去?
桃子
玉米
西瓜
桃子
小兔子
西瓜
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做事情要明確目標,始終如一。
結合插圖,借助“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心情怎樣,是怎樣做的”這樣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吧!
學寫字
書寫:(1)前兩筆均為撇,撇的方向不同。
(2)豎提的收筆高于撇的收筆。
(3)一捺起筆在豎提的下方,不與撇相連。
組詞:西瓜 南瓜
ɡuā


組詞:兔子 白兔
書寫:(1)斜刀頭稍小,兩撇筆畫平行。
(2)“口”稍扁,長撇從“口”的正中撇出,豎彎鉤彎轉自然;勿丟最后一筆點。
書寫:(1)“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筆橫位于橫中線,第三筆撇靠近豎中線。
(2)“辶“第二筆寫得短小,橫中線起筆,最后一筆平捺要舒展。
組詞:進去 進入
jìn
扔玉米
桃子

桃子

西瓜

西瓜

小兔

空手回家
明確目標
始終如一
小猴子下山
梳理結構
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 ,然后看見 就扔了 去 ,看見 就扔了 去 ,看見 就扔了 去追 ,最后,跑進樹林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從小猴子的行為中,我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明確的 ,要 。
課文小結
玉米
桃子
摘桃子
西瓜
桃子
摘西瓜
西瓜
兔子
兔子
目標
始終如一
玉米(共37張PPT)
語文 一年級 下冊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小猴子下山
17
xiǎo
hóu
xià
zi
shān
任務:培養(yǎng)目標意識
整理行裝
和小猴子一起下山
第一課時
活動1
行裝 字詞錦囊
1
詞語我會認
猴子 一塊地 結出 高興
掰玉米 扛著 往前走 一棵樹
滿樹 扔了 摘桃子 捧著 追問
hóu
zhāi
rēnɡ
jiē
bāi
kánɡ
mǎn
zhuī
pěnɡ
xìng
kuài
wǎnɡ


jiē
jié
多音字我會讀
結尾
結識
結實
開花結果
這根繩子綁得很結實。
這篇文章的結尾寫得很精彩。
識記指導
猜字謎
兩手一分。

動作表演











選擇幾個動詞,各說一句話吧。
追問 追跑 追趕
猴子 猴哥 猴戲
滿意 滿足 滿身
捧起 捧場 捧著
摘豆 摘下 采摘


滿


熟字組新詞










滿

識字游戲

生字我會寫







書寫指導
10畫,上中下結構。
兩個“口”寫得扁一些。第七筆橫折鉤的橫貼近橫中線。
ɡāo
6畫,上下結構。
第一筆點在左上格靠近橫中線,第二筆點在豎中線上,比第一筆短小,第三筆撇略長在橫中線收筆,一橫貼近橫中線,最后兩筆分布于下半格的左右兩側,舒展平穩(wěn)。
xìnɡ
11畫,半包圍結構。
起筆的點和撇在豎中線的左右兩側,第五筆長橫貼近橫中線,第六筆撇起筆在豎中線,下面的部分是“目”。
zhe
8畫,左右結構。
左窄右寬。第四筆起筆與左邊第一撇同高,三橫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最后一橫要舒展,高于雙人旁。
wǎnɡ
5畫,獨體字。
第一、二筆均為撇,兩撇方向不同。豎提的收筆高于撇的收筆,最后一捺與第一筆撇相連。
ɡuā


8畫,上下結構。
斜刀頭居上居中;“口”寫得扁一點兒;第六筆撇從“口”中穿出;第七筆豎彎鉤的豎段在豎中線上;最后一筆不能漏掉。
7畫,半包圍結構。
“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筆橫位于橫中線,第三筆撇靠近豎中線。走之第二筆寫得要短小,橫中線起筆,最后一筆平捺要舒展。
jìn
第 站 課文地圖
2
朗讀課文,思考: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里呢?
玉米地
桃樹下
西瓜地
樹林邊
試著結合圖片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恭喜你整理完成行裝!
語文 一年級 下冊
第二課時
小猴子下山
17
xiǎo
hóu
xià
zi
shān
觀察小猴子的行為
活動2
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圈畫課文的相關內容,填寫表格。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1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又大又多
扛、掰
2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又大又多
扛、掰
又大又紅
扔、摘
3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又大又多
扛、掰
又大又紅
扔、摘
又大又圓
扔、摘
4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又大又多
扛、掰
又大又紅
扔、摘
又大又圓
扔、摘
蹦蹦跳跳
扔、追
詞語拓展
又大又多
又大又紅
又大又圓
蹦蹦跳跳
又細又長
又香又甜
又高又壯
高高興興
安安靜靜
白白胖胖
小猴子下山的結果是怎樣的?
失落、后悔的心情
小猴子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呢?
演一演
結合文中的插圖及小猴子的心情、動作,
演一演這個故事吧!
幫助小猴子
培養(yǎng)目標意識
活動3
小猴子向你訴說了他今天的經歷,作為
好朋友的你會對小猴子說些什么?
小猴子,你做事情要明確目標,始終如一。
小猴子聽了你的勸說后,決定再次下山。請你發(fā)揮想象,說說小猴子再次下山會發(fā)生什么。
課外書屋
狗熊在玉米地里看到一個好的玉米,掰下來夾在腋下,又看到一個更好的,于是再掰下來仍然夾在腋下。可是,此時上一個掰的玉米就掉了,仍然只有一個玉米。狗熊不斷看著其他更好的玉米,于是就不斷地掰下來夾在腋下,夾一個的同時,上一個就掉了。最后,辛苦了一夜的狗熊就帶著唯一的一個玉米回家了。
狗熊掰玉米
練一練
1.媽媽( )著妹妹,站在正( )著書認真閱讀的爸爸面前,爺爺正好要出門( )垃圾。
①抱 ②扔 ③捧
2.豐收了,農民伯伯在田地里勞動,有的( )玉米,有的( )桃子,有的( )糧食。
①扛 ②掰 ③摘
一、選擇合適的動詞填空(填序號)。






例:小猴子什么都沒得到,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1)壯壯生病了,只好 。
(2) ,只好 。
二、仿寫句子。
在家休息
外面下雨了
改天去郊游了(共51張PPT)
xiǎo hóu zi xià shān
小猴子下山
17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語文 一年級 下冊
猜一猜
家住深山里,
性情最調皮,
慣會模仿人,
樣子很滑稽。
第一課時
點擊圖標,播放視頻
初讀課文
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圈出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3.標出段落序號。
17


1
2
3
4
5
猴 塊 結 興 掰 扛 往
棵 滿 扔 摘 捧 追
hóu

wǎnɡ
jiē
xìng
bāi
káng
zhuī
mǎn
rēng
zhāi
pěnɡ
后鼻音
翹舌音
學認字
kuài
猴子 一塊地 結實 高興 掰玉米
扛著 往前走 一棵樹 滿樹
扔了 摘桃子 捧著 追問
hóu
zhāi
rēnɡ
jiē
bāi
kánɡ
mǎn
zhuī
pěnɡ
xìng
kuài
wǎnɡ
讀詞語

jiē
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樹上結了許多蘋果。
jié
多音字

蜘蛛正在結網(wǎng)。
這個蝴蝶結真漂亮。
jié
jiē
植物長果實。
識字方法
字理識字
會意字,字從雙手(像兩只手),從分(像刀將東西分為兩半)?!胺帧绷x為“一分為二”?!半p手” 與“分”聯(lián)合起來表示:“用雙手把一物分成兩份。








動作演示
提手旁,和手有關。
追問 追跑 追趕
猴子 猴哥 猴戲
滿意 滿足 滿身
捧起 捧場 捧著
摘豆 摘瓜 摘下


滿


熟字
組新詞










滿

識字游戲
結合插圖,按照順序說一說,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
玉米地
桃樹下
西瓜地
樹林邊
整體感知
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小猴子先來到 ,接著來到 ,然后來到 ,最后去了 。
桃樹下
西瓜地
樹林邊
玉米地
結合插圖,朗讀第1自然段,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課后第2題)
互動課堂
玉米地
同時具備兩個特點
手部動作
又紅又圓
又美又香
又聰明又可愛
詞語積累(又……又……的詞語)


讀讀做做,用這兩個動詞各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掰:這個掰開的石榴散發(fā)著甜甜的氣味。
扛:爺爺扛著鋤頭去地里干活了。
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
用肩膀承擔。
想象著小猴子的樣子再來讀一讀第1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的動作。
朗讀指導(課后第1題)
學寫字












左右結構
上中下結構
獨體字
上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ɡāo
書寫:(1)兩個“口”寫得扁一些。
(2)橫折鉤的橫貼近橫中線。
組詞:高手 高臺
書寫:(1)第一筆點在左上格靠近橫中線,第二筆點在豎中線上,比第一筆短小,第三筆撇略長在橫中線收筆。
(2)第四筆橫貼近橫中線。
組詞:興趣 高興
xìnɡ
書寫:(1)起筆的點和撇在豎中線的左右兩側。
(2)第五筆長橫貼近橫中線。(3)第六筆撇起筆在豎中線。
組詞:看著 聽著
zhe
書寫:左窄右寬。
(1)第四筆起筆與左邊第一撇同高。
(2)三橫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最后一橫要舒展,高于雙人旁。
wǎnɡ
組詞:來往 向往
hóu( )
rēnɡ( )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猴子

huó( )
扔下

rēn( )
.
.
jiē( )
pěng( )
結實

jié( )
捧著

běng( )
.
.
課堂演練
往( )( )
進( )( )
滿( )( )
高( )( )
進出
進門
滿分
滿足
高興
高臺
二、我會擴詞。
往常
向往
猴子 一塊地 高興 掰玉米 扛著 往前
一棵 滿樹 扔了 捧著 摘桃子 追問
第二課時
復習詞語。
復習課文內容:齊讀第1自然段回憶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結合插圖,讀第2-4自然段,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課后第2題)
互動課堂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手部動作
桃樹下


讀讀做做,用這兩個動詞各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扔:我把香蕉皮扔進了垃圾桶。
摘:爸爸正在果園里摘蘋果。
拋,投擲。
采下,拿下。
西瓜地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手部動作

讀讀做做,用這個動詞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捧:班長雙手捧著獎狀微笑著走下了臺。
兩手托著。
看見什么
做了什么
樹林邊

讀讀做做,用這個動詞說一句話。(課后第3題)
抱:弟弟抱著玩具小熊進入了夢鄉(xiāng)。
用手臂圍著。
蹦蹦跳跳 高高興興
認認真真 開開心心
詞語積累(AABB式的詞語)
結合插圖,讀第5自然段,說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課后第2題)
樹林邊
沒有追到兔子。
再次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的失落、后悔。
朗讀指導(課后第1題)
總結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結果怎樣
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
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
小兔子蹦蹦跳跳
空著手
回家去










因為小猴子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看到( ),就扔了( ),最后只好空著手回家。
結合表格,你來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去?
桃子
玉米
西瓜
桃子
小兔子
西瓜
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結合插圖,借助“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心情怎樣,是怎樣做的”這樣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吧!
拓展交流
學習了這幾篇課文,我們知道了養(yǎng)成好
習慣很重要。你還知道哪些好習慣?
作息規(guī)律
健康飲食
熱愛閱讀
敢于發(fā)問
……
學寫字
書寫:(1)前兩筆均為撇,撇的方向不同。
(2)豎提的收筆高于撇的收筆。
(3)一捺起筆在豎提的下方,不與撇相連。
組詞:西瓜 南瓜
ɡuā


組詞:兔子 白兔
書寫:(1)斜刀頭居上居中。(2)“口”寫得扁一點兒。
(3)第六筆撇從“口”中穿出。(4)第七筆豎彎鉤的豎段在豎中線上。
(5)最后一筆不能漏掉。
書寫:(1)“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筆橫位于橫中線,第三筆撇靠近豎中線。
(2)走之第二筆寫得要短小,橫中線起筆,最后一筆平捺要舒展。
組詞:進去 進入
jìn
扔玉米
桃子

桃子

西瓜

西瓜

小兔

空手回家
目標明確
有始有終
小猴子下山
結構梳理
本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 ,然后看見 就扔了 去 ,看見 就扔了 去 ,看見 就扔了 去追 ,最后,跑進樹林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從小猴子的行為中,我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明確的 ,要 。
課文小結
玉米
桃子
摘桃子
西瓜
桃子
摘西瓜
西瓜
兔子
兔子
目標
始終如一
玉米
拓展延伸
關于專心的名言
1.一心一意萬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機。
——劉一鳴
2.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 ——蘇軾
照樣子寫詞語。
例:又大又圓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又大又紅
又紅又甜
又甜又大
又高又壯
課堂演練
1.積累和手有關的動詞,如:“掰、扛、扔、摘、捧、抱、捉、排、提、挑、拔、拍、搖、搬”,做成生字卡片,玩“你來做我來猜”的游戲。
2.編一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圖畫書。
課后作業(yè)核心素養(yǎng)目標
文化自信:了解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語言運用:歸類積累詞語,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思維能力:能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審美創(chuàng)造: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一心一意,有始有終。
課前解析
關注課文結構:《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經歷和結果,課文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做什么”的語言形式構段,比較有特色,在講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這個形式來理解課文。
關注字詞:此課的會認字以合體字為主,其中6個表示動作的詞“掰、扛、扔、摘、捧、追”中4個是提手旁。此課要書寫7個生字,其中“瓜”是獨體字。文中“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這種“又×又×”式的詞語較多,要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積累并運用。
關注對課文的理解:文中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較多,在理解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表演中理解。另外,可聯(lián)系課后第二題,進一步落實“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簡單推斷”這項能力訓練。
教學目標
1.認識“猴、塊”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會寫“高、興”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又×”式的詞語。(重點)
3.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能推斷小猴子最后“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重點)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1.認識“猴、塊”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會寫“高、興、著、往”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學習并積累“又×又×”式的詞語,認識并能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詞。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同學們,課前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朋友,請同學們一起來猜一猜。(出示課件3)
謎語: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調皮,慣會模仿人,樣子很滑稽。
學生交流討論。
教師過渡:同學們真聰明,就是小猴子。小猴子十分可愛,但是有時候又有點兒淘氣,今天老師帶大家來認識一只剛下山的小猴子。
(板書:小猴子下山)
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通過有趣的猜謎導入新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習情況,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教師出示課文朗讀視頻和朗讀要求,學生聽讀。(出示課件4)
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標出課文段落序號。
教師出示課文,標注自然段:這篇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你標對了嗎 讀過課文,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里面的生字和詞語吧!(出示課件5)
2.學習字詞。
(1)出示生字。(出示課件6、7)
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教師進行補充:“興、扛、往、扔、捧”是后鼻音;“摘、追”是翹舌音。
學習多音字“結”。
(2)出示詞語。(出示課件8)
教師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
去掉拼音,學生接龍讀詞語,教師檢查認讀情況。
3.識字方法。(出示課件9~11)
(1)字理識字:掰。
(2)動作演示:扛、扔、摘、捧。
(3)熟字組新詞。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前提和重點,因此,我采取多種識字方法,如結合圖片法、動作演示法,調動學生的感官與身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三、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結合插圖,按照順序說一說,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出示課件12)
預設: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樹林邊。
教師引導: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出示課件13)
預設:小猴子先來到玉米地,接著來到桃樹下,然后來到西瓜地,最后去了樹林邊。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后,借助有關地點的關鍵詞了解主要內容,再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說內容,降低了概括的難度,同時鍛煉了表達能力。
四、互動課堂
1.學習第1自然段。(出示課件14)
朗讀第1自然段,結合插圖,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黑板出示表格,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展逐步粘貼表格內容,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結果怎樣
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掰 扛 空著手 回家去
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 扔 摘 捧
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 扔 摘 抱
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 追
(1)教師引導:小猴子在玉米地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件15)
預設: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
教師提問:小猴子為什么高興
學生回答:因為玉米又大又多。
教師講解:“又大又多”說明玉米既大又多,同時具備兩個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積累詞語:“又×又×”式的詞語表示一種事物同時具備兩個特點。你能看圖說一說嗎 (出示課件16)
學生交流討論。
(2)教師追問: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后,做了什么呢
預設: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板書:掰玉米)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圖做一做“掰”“扛”兩個動作,并用這兩個動詞各說一句話。(出示課件17)
學生演示動作。
教師提問:小猴子為什么要扛著玉米往前走
預設:因為玉米很大、很重。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能得到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時的心情一定很高興。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象著小猴子的樣子再來讀一讀第1自然段,體會小猴子的動作。(出示課件18)
2.學寫字。
教師逐一示范,講解“高、興、著、往”的書寫要領。(出示課件19~22)
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
1.會寫“瓜、兔、進”3個字。
2.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能推斷小猴子最后“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知道《小猴子下山》揭示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異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一、復習回顧
教師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猴子下山》。
二、互動課堂,學習生字
1.學習第2~4自然段。
(1)教師引導:齊讀第1自然段,回憶小猴子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出示課件23)
預設:小猴子去了一塊玉米地,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2)教師引導:結合插圖,讀第2~4自然段,說說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課后第二題)(出示課件24)
(3)教師引導:小猴子從玉米地出來后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出示課件25)
預設:小猴子走到一棵桃樹下。他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板書:扔玉米 摘桃子)
(4)教師引導:讀一讀第3自然段,小猴子又來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出示課件26)
預設:小猴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板書:扔桃子 摘西瓜)
(5)教師引導:讀一讀第4自然段,小猴子把西瓜抱回家了嗎 (出示課件27)
預設:沒有。小猴子看見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板書:扔西瓜 追小兔子)
(6)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做動作,完成課后第三題。(出示課件28~30)
(7)教師引導:小兔子怎么樣 (出示課件31、32)
預設:蹦蹦跳跳。
教師講解:像“蹦蹦跳跳”這樣AABB式的詞語有很多,誰能再說幾個
學生舉例,教師給出示例。
2.合作學習第5自然段。
教師引導:結合插圖,讀第5自然段,說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課后第二題)(出示課件33)
(板書:空手回家)
教師出示課件:小兔子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出示課件34)
教師引導:小猴子下山本來想干什么 結果怎么樣
預設:小猴子下山想找吃的。結果空手而歸。
教師引導:是山下沒有吃的嗎 為什么會空手而歸
預設:山下有很多吃的,但是因為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所以空手而歸。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心情:小猴子此時是什么心情
預設:后悔、失落、難過。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再次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小猴子失落、后悔的心情。(出示課件35)
3.總結課文內容。
(1)教師引導學生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去 (出示課件36)
指名讓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指導并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做事情要明確目標,始終如一。(出示課件37)
(板書:明確目標 始終如一)
(2)教師引導:結合插圖,借助“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心情怎樣,是怎樣做的”這樣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吧!(出示課件38)
(3)教師總結:老師相信通過這次經歷,小猴子一定吸取了教訓。我們也要吸取小猴子的教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專心做好一件事。
  設計意圖:教學時結合插圖,借助“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心情怎樣,是怎樣做的”這樣的句式,引導學生學習,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簡單推斷出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4.學寫字。
教師過渡:學完小猴子的故事,我們再來學寫字。
教師逐一示范,講解“瓜、兔、進”的書寫要領。(出示課件39~41)
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
三、梳理結構,課文小結
1.梳理結構。(出示課件42)
2.課文小結。(出示課件43)
課文結構淺顯明了,但是運用了很多動詞,如“掰、扛、扔、摘、捧”等,這些動詞也表達了小猴子當時的心情。一年級的同學比較難分辨它們之間的細小差別,所以在字詞學習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結合圖片,邊朗讀,邊演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體會小猴子高興的心情,引導學生厘清文章脈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腾冲县| 保山市| 滦平县| 四子王旗| 武宣县| 阿克| 日照市| 务川| 榆林市| 东丰县| 全南县| 婺源县| 冕宁县| 嘉荫县| 宾川县| 汨罗市| 博爱县| 定日县| 巴马| 黑龙江省| 左权县| 绍兴市| 平湖市| 通榆县| 新化县| 杂多县| 百色市| 上虞市| 互助| 天峨县| 乐清市| 安西县| 哈密市| 靖宇县| 镇平县| 收藏| 化德县| 迁安市| 延边| 紫云|